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赵氏孤儿》
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将军屠岸贾设计陷害忠臣赵盾一族,后假传君令抄斩赵氏满门。一夜之间,赵盾全族上下共计三百多口人被屠杀殆尽,赵家横尸遍地,血流成河。
赵盾之子赵朔的妻子庄姬,为了保存赵氏一族最后的血脉,于千钧一发之际,请大夫程婴催产生下麟儿赵武,并将他藏于程婴的药箱,请求他将赵武托付给门客公孙杵臼。而庄姬为了让程婴顺利脱身,毅然自裁拖延时间。为了斩草除根,屠岸贾下令封锁城门。全城搜索赵氏孤儿未果,屠岸贾宣布将杀光城内所有新生儿。
阴差阳错下,程婴之子与赵武互换了身份。最后为了保全赵武和城内百余名无辜婴儿,程婴被迫告发公孙杵臼救孤藏孤,并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代替赵武死去。
此后,程婴背负着卖友求荣的罪名和丧子丧妻之痛,将赵武培养成文武全才,待他成年后,告知他身世真相。最终,赵武杀死屠岸贾为赵氏一族报仇雪耻。
这个荡气回肠的复仇大戏,感人至深,它塑造了屠岸贾这样的奸佞小人,也成就了庄姬的贞洁刚烈,公孙杵臼的舍生取义,程婴的忠肝义胆,赵武的孝悌勇毅。
但是电影中的内容是历史中所记载的那样吗?
《左传》中记载的《赵氏孤儿》
《左传》以其惜字如金的风格,被认为是春秋史料最靠谱的第一手资料,赵氏一族的悲剧最早便记载于此。
公元前600年,赵盾寿终正寝。他的儿子赵朔接替他,成了晋国军政大权的掌控人,而且还娶了成公之女、景公之姐庄姬公主为妻。但是在赵盾死亡之前,将本来是赵盾的公族的位置,转给了同父异母的弟弟赵括,赵括一支成了赵氏宗族的掌门人,赵朔虽然掌控军政大权,但在宗族中的地位却不如赵括、赵同两位叔叔,而赵括、赵同也不满现状,于是内斗与纷争就不可避免,并且越来越激烈。
公元前589年,齐晋鞍之战以前,赵朔英年早逝,而赵庄姬在在这样的情形下,只能依附与赵婴齐,因为赵婴齐当时在赵括、赵同、赵婴齐三兄弟中,只有赵婴齐是比较聪明的,意识到了眼下赵氏家族中的外患。于是独守空闺的赵庄姬与丈夫的叔叔赵婴齐(赵同、赵括同母胞弟)僭越伦理,勾搭成奸。公元前587年,这叔媳乱伦的奸情就败露了。作为家族掌权人的赵括、赵同,无法容忍这种辱没门庭的乱伦之风,但赵庄姬毕竟是晋景公的姐姐,于是便将赵婴齐流放到齐地去。怎料,公元前583年,被流放到齐地的赵婴齐死了,庄姬把这件事算在了赵同、赵括两兄弟头上,为了报复他们,也为了保全自己,便釜底抽薪,向晋景公诬陷赵同、赵括要起兵造反。
这时,赵氏政敌栾氏和郤氏闻风而动,纷纷跳出来落井下石,为庄姬作证。晋景公为削弱赵家势力,立刻出兵灭了赵同、赵括这两支赵氏血脉,史称“下宫之难”。庄姬带着年幼的赵武住在宫里,并没有受到影响。准确来说,“赵盾-赵朔-赵武”这一支的赵氏血脉都没有受什么影响,一来庄姬检举揭发有功;二来到底是自己的亲姐姐、亲外甥;但最重要的,还是赵武年幼,这一支赵氏血脉还不成气候。
这便是《左传》中与《赵氏孤儿》有关的史料记载。《左传》中并没有记载屠岸贾与程婴这两个角色,而这两个角色也只在史记中有记载。其中还有多处不符,但在此便不详细展开了。
时至今日,《赵氏孤儿》这个忠肝义胆,动人心魄的故事,仍旧在不断被转述与传播,人们陶醉于它的文化内涵,感动于它的精神力量。它非凡的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毋庸置疑,但在为之震撼之余,也要辨清,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