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那些电影中的奇妙情节,都有真实的成分。

初次遇见
我的青春年少里,有过这样一个人,他和我的距离,就像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记忆略显模糊,也许是燥热的夏季,班级的氛围活跃,我懒洋洋的看着下一节课的课本,那个故意把纸团放进我的帽子又假装无所事事和后桌同学打闹的同桌,似乎在刻意引起我的注意。肆虐嬉闹,过度调皮,话唠附体,个子不高却十分灵活,与我的性格完全相反,那时的我对这活跃的同桌并无好感。
伙同后桌同学一起的刻意挑衅,像一颗炸弹一般“砰”一声的炸进我的青春里,相处不到几日,我私下向班主任提出换同桌的请求,在某个燥热的午后,班主任叫他出去,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一丝慌张。他一改常态的乖巧,低着头双手背在身后,背对着我,虽然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我似乎能够想象,紧张又迷茫。班主任的脸充满了怒气,听不清他们说了什么,猛然间,听见一声脆响,班主任动手扇了他一巴掌,我的心随之一震,脸火辣辣的,惊恐的看向走廊,油然而生的愧疚和歉意,这场景超出了我的预料,我并没有如此恶意。
他若无其事的走回座位,我低下头不敢直视他的双眼,愧疚,害怕,心情紧张,不敢言语。我以为至少会质问我,或者用恶狠狠的眼神盯我一眼,但都没有。越是这样心里的愧疚越是肆无忌惮的疯狂生长开来。
从教室的第二排搬到了教室最后一排,我也如愿以偿的和我朋友做同桌。只是,从那以后,我都对他深怀歉意且不敢靠近,后来他回忆说,那之后他开始堕落了,本就不好的学习更是雪上加霜,教室最后一排往往是班级娱乐区,几乎与学习无关。
一直走过了整个初中,我们鲜有交际,只是当时QQ的盛行,空间留言和空间踩一踩在某些节日偶尔会有他的足迹。
毕业之后,某个晚上,手机“滴滴”的提示音显示收到一条消息:“我喜欢你”。听着“扑通、扑通”的心跳声,像一壶烧开至沸腾得要炸开的开水,炽热而滚烫,脸麻麻地,盯着屏幕迟迟不敢相信,不知如何回复。“滴滴”的提示音再次响起:“别误会,我是说朋友之间的喜欢”。青春,青涩,年轻且倔强。心照不宣,我懂得他的心思,算是最后的告别了。也许以后,再无交集。小心翼翼又鼓起勇气回复:“谢谢,我也喜欢你。”手心冒着细汗,那一刻所有的热烈一不小心就猛地发酵起来,撑得心里鼓鼓的。
初次的遇见,是青春最好的礼物,带着夏天的味道,悄然结束……
原来有的人,终究是一场梦,亦或是一阵风,来去匆匆,却在青青里留下了最深刻的回忆……
再次相遇,是四年之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