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教育的初次邂逅
文/阳羽
这几年,虽说教学成绩也很优秀,但是学生疲于应付的状态,教师自身的职业倦怠,让我觉得非常疲惫,似乎没有了新鲜的活力,教育生活和师生的生命少了一份了它本应有的光亮色彩。我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走出去,学回来,才能有效的改善当前的不足。带着对当前的这一份自身教育现状的不满,我抱着看一看的想法,和同学一起踏上了新教育学习之路。没想到,与新教育的初次邂逅,让我眼前一亮,顿生相见恨晚之感。
一、晨诵诗歌:诗意盎然每一天
“你的好,我知道”,当喜喜老师略带童稚的声音从幕后响起,这首诗歌就如一股电流,瞬间击中了我的内心,又像是一位久违的朋友,走进我的心田,我的眼中顿时濡濡的。我不禁感慨,诗歌,你好!喜喜,你好!
在诸城的三天中,我们每天不是听诗歌,就是诵读诗歌。读一读童喜喜老师充满哲理又诗意盎然的诗歌,内心会荡起一阵阵涟漪,深深为之打动。与诗歌相伴,感觉生活美如画,更有了前进的力量。我想:每天我们为学生送上一首贴近他们心灵的诗歌,一定会也会让他们“沉醉于美的熏陶,创造一个幸福明亮的状态”。
通过学习,我知道诗歌的朗诵形式多种多样,有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诵诗,情境诵诗等等,这些诵读会给学生的生活抹上一抹亮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趣味感、期待感和仪式感。德育和美育化无形为有形,化简单为丰富,化枯燥为生动,擦亮每个日子,呵护每个生命。
二、课外阅读,丰富多彩让人恋
说起课外阅读,以前我们也做。可我们只是常常叫学生看书,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并没有真正的与他们交流,想起来真是惭愧。带这一届学生的时候,我就让天天他们上台说一说文本章节梗概并谈谈自己的感想,老师也坚持阅读,并不时抛出问题给学生,利用课堂时间适当进行讨论。我发现一部分同学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可是还有一些同学,并不是很喜欢看书。
这一次参加新教育学习,我发现阅读形式可以丰富多彩。有阅读推荐、阅读指导、阅读和看电影结合、读写结合等等。尤其是课本剧表演让我豁然开朗。课本剧表演能够让学生更加细致入微的理解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心灵与作者共鸣,而且这种形式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形式。既能培养他们深入地思考、丰富的想象和肢体表达能力,也能激发孩子无限的潜力,这对于孩子们学习语文是大有益处的。上学期我们学了《愚公移山》,然后元旦时我们班表演了课本剧《愚公移山》,报名的同学十分踊跃,大家的投入非常认真,人物形象把握恰到好处,让台下的观众连连称好。加上大家诙谐幽默的创造,师生都笑疼了肚子。同学们都是满满的自我成就感。可我为什么就没有想着把课外阅读与课本剧结合起来呢?
回想我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学语文的呀。我常常把自己带进文本,想象着自己就是其中的人物,绘声绘色的朗读、表演,常常会把自己感染得一塌糊涂;有时候也天马行空,根据文本吟诗作画,无比陶醉,虽然小时候没有什么课外书可读,但是我的理解能力就在这种形式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三、读写手帐,切实可行不迷茫。
我已经读了喜喜老师赠送给我们的图书,读书手杖《不一样的日子》,感觉书本有很强的操作性。书本所选的节日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小朋友一定很喜欢看。每一篇都有词语积累,片段仿写,阅读感悟和多个口头作文指导。老师、家长与孩子一起拥有一套这样的书籍,可以很好的指导孩子阅读和写作,写作肯定不再是难事了。因为文本会让孩子读得兴趣盎然,指导能让孩子说得不亦乐乎。
新教育的晨诵、午读、暮省的教学方式开阔了我的视野,为完善我的教育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同时它的六维度四境界也再次提醒我们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贴合学生生活实际。
总体来说,新教育体现出了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践行着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理念,以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最终实现学校内外联系、课内外结合、各学科渗透、教学做合一、德智体和谐发展。
作为一项教育改革,新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遥不可及。从缔造完美教室开始,我愿做一只萤火虫,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
儿童文学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 童喜喜著
引导儿童 自主学习 自我教育
为儿童赋能 为父母分忧 为教师助力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网、中国作家网、现代教育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各大权威媒体报道推介
上市两天热销13000册
荣获《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
各大网络书店均有售
各界专家真诚推荐
童喜喜: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
说写课程创始人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十余次
1999年起资助35位失学儿童
2003年捐稿费成立“童喜喜春蕾班”
迄今率队举办公益活动7000余场
个人讲座900余场
只身走遍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喜阅同心 我到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