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笔记怡然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如何启动思维的进化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如何启动思维的进化

作者: 知复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13:10 被阅读172次
    第二章思维导图.png

    第二章 如何启动思维的进化

    10 | 认识心智模式:辨识防御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说: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关于它们的意见所困扰。

    意思是说,世界的样子尽管只有一种,但真正如何影响我们,取决于我们的想法。

    例如,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从外部找原因有人从内部,有人习惯找问题有人习惯想办法。

    这就是心智模式,它是我们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心智模式不断发展和进化的过程。

    心智模式的两个作用

    第一,它塑造了我们的经验,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注意乐观情绪不见得是好的,比如阿Q精神我们就不认为是好。

    第二,引发行动

    有效的行动是一种积极循环,拖延做不到则是一种消极循环。

    觉得人好,接近他可能会真觉得好;觉得人差,排斥他,就真觉得他差。

    成长型思维和防御型思维

    推动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主要有三个因素:安全感、自主性和胜任感。

    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尤其是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

    自主性体现了对世界的自由探索。

    胜任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体现了不断成长。

    有这三种因素的人,说明是成长型思维。

    反过来,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容易陷入另一种心智模型——防御型思维模型。

    他不愿探索世界,他追求可控,他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一直在不断寻求安全感的循环中无法抽身。

    成长型的心智模式,就是通过改变我们对世界、他人和自己的角度,发展出对世界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它是人类的智慧之光。

    在行动上,我们要改变世界;可是在思维上,我们要让世界改变我们。不是变得简单,而是变得深刻而复杂。这就是自我发展之道。

    本章内容简介

    这一章的第一部分,讲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第二部分,讲成长型思维的一些特征,以及帮助你从防御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的有用工具。

    最后一节,讨论思维进化的辩证法,也就是成熟的、有弹性的思维是如何进化出来的。

    小结

    世界是客观的,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主观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防御型思维,而更成熟的是成长型思维。本章的内容就是帮助我们发展出成长型思维。

    感悟

    一口气读来,逐渐感觉陈老师的课程越来越成体系,更关键的是针针见血。

    我曾经听到过类似的话:

    你所看到的世界,并非真实的世界,只是你想象中的世界。

    当时理解的模模糊糊,与这里讲的心智模式一对照,就更加清晰了。

    如果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对于不同的人,在每个人的不同阶段,给人的感觉都是不同的。这是由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心智模型所决定的。

    学生时代没钱不觉得有啥,工作了工资低难受的很,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后更会感觉压力很大,而到了四五十岁的状态又会不同。

    少时不能喝酒,青年时喜欢小醉,再大一点又讨厌喝酒,到了中年也许又能品酒了。

    人有环境和时间所塑造的思维变化,也有自身经过反思感悟所造成的思维变化。

    我想,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爱的人,愿意拥抱这种变化,乐意让自己更加成熟。

    看世界花开花落,我心中宠辱不惊。

    11 | 僵固型思维:为什么你会活在别人的评判中?

    这一讲是防御型思维的第一天王———僵固型思维。

    智商测试会给出一个人的智商。高考成绩决定能上什么大学。有些企业招人会要求985或211高校毕业。

    那么人的智商是否是固定的呢?能力是否固定不变呢?人是否能够根据能力分为三六九等?

    这节课主要意思是说:能力并不能预测一切,而且能力可以改变。

    僵固型思维导致“脆弱的高自尊”

    有个高考考了名牌大学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却开始挂科,然后一蹶不振。

    做心理咨询时,他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全靠运气,其实自己很水。现在的挂科把他打回了原形。

    这类人遇到一点挫折很容易一蹶不振。他们常有一个共通的特点:他们的“自我”是很重的。

    他们顺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厉害,遇到挫折又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更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很重的证明自己的包袱。

    陈老师把这种心理状态叫做“脆弱的高自尊”。

    他们在成长经历中,可能并不缺表扬和赞美,那么究竟为什么会导致如此呢?

    夸孩子“努力”比“聪明”更重要

    有一个教育实验:

    被夸聪明的孩子,接下来不愿再选择更难的题目;被夸努力的孩子却愿意。前者更容易撒谎以求表扬。

    该研究的结论是:

    跟我们所想的不同,夸孩子聪明不仅不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还会削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因为两者带给孩子的心智模型不同:

    • 被夸聪明的孩子接受的是能力固定思维,他们会刻意维护聪明形象。
    • 被赞努力的孩子接受的是成长思维: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关注自我证明,还是关注能力成长,是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重要区别。

    僵固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可耻,就算努力也会偷偷努力;成长性思维的人以努力为荣,认为努力是激发能力的手段。

    僵固型思维的人不愿接受批评,成长型思维的人善于从批评中找到有益于自己的建议。

    与真实世界的互动促进自我发展

    僵固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防御心态。这种人过于关心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却忘记了关注怎么做事。

    他们认为自己的价值是由别人来评价的。这其实也是不安的一种表现。

    我们应该在与世界的真实互动中发展自我,而不是死守着一个僵化的自我概念。

    如果你相信变化,那么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会怎么发展才重要。

    小结

    僵固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实际上并非如此。他们习惯于依赖于别人的评价行事,被别人的表扬所困扰,把时间都花在了维护虚伪的聪明形象上。放下架子,去拥抱努力,才是成长的真谛。

    感悟

    我就存在典型的僵固型思维,这在学生时代尤为严重。

    我自小很聪明,也不怎么勤奋:

    • 初中时除了在学校的时间几乎都在玩,但仍然名列前茅,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轻松拉第二名一大截;
    • 高中时更努力了些,但明显还是不如其他一些学霸,因而成绩不稳定,最后发挥的不好也不差,上了还不错的大学;
    • 大学时没人管了,基本上不怎么努力,还常常有平时不好好学临考突击就能拿高分的经历,于是平时老是翘课。

    这几个阶段,我都有这样的心理,我并不需要太努力,只需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这个成绩是不稳定的。

    别的家长羡慕我父母培养出这样成绩出色的学生,我父母却回答:

    孩子很聪明,学习很轻松,我们从来没逼他努力。

    我心中也有同样的感觉,我也认为我就是聪明,没必要太努力。而且我会鄙视那种努力了成绩还比不上我的同学

    这种思维让我在大学学习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大学的学习成绩由一入学的前几名一直下降到快毕业时的中游。我的学习力甚至可以说一直在下降。

    我为了维护自己内在聪明的形象,以及遵守自身的信条,鄙视着努力,终于,渐渐的不再那样“聪明”。

    突然有点“伤仲永”的感觉。现在的我,并不算差,但明显感受不到学生时代那种名列前茅的感觉。这意味着,我的能力退步了。

    就在最近几个月,我依然能感觉自己有比较严重的僵固型思维。

    我的文科一直偏弱,阅读和写作都水平一般。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最近不得不进行一些必要的写作。当我感觉自己写作很吃力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能力太差,是不是太晚了,没救了。

    但我所接触的知识,还有我老婆,都坚定的告诉我,写作的能力都是能练出来的。我半信半疑。

    但我现在完全相信写作的能力是能够练出来的,不论年龄多大,都不晚

    我现在一直在坚持写作,每周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我能感觉到自己写作的流畅度,思维的逻辑性,有了一定的提高。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进步。

    不仅写作是如此,说话、演讲、搞研究、人情世故等等,只要刻意去努力,就一定能够成长。

    成长的过程,比起固定的聪明,更能让人快乐。

    12 | 突破僵固型思维:如何“正确地”犯错?

    成长性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不断成长的,因此会把注意的重点放到通过努力来获得能力成长上。

    而僵固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会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聪明和维护自己的聪明形象上。

    那么,怎么从僵固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呢?

    改变对错误的认知

    人要成长,只做熟悉的事情,肯定是不够的。能力的成长,来自于挑战。

    挑战意味着尝试能力范围外的事情,即使努力解答问题,也有可能答错,这时环境会反馈给我们。但不管如何,最终结果是对问题有了更深了解。

    所以聪明和能力所形容的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方式能否促进能力的成长。

    适应是一种强大的学习机制,僵固型思维的人不敢面对挑战,失去了这种机会。

    克服僵固型思维的核心是:改变对错误的认知。

    面临未知问题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会犯很多错误,但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机制。越早犯错,越快修正,才成长的越快。

    注意错误不等于失败,错误与能力无关,再厉害的人也会犯错。错误说的是事情的结果,而失败就引向了个人评价。

    管理错误的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就是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

    《原则》一书作者所掌管的桥水基金鼓励员工犯错,甚至记下来供别人学习。他们还注重对错误原因的讨论。

    这体现了一种对错误的开放态度。

    阿里云总裁王坚说当年阿里云犯了很多错,但多亏犯的早,能承受的起。他说,学费是一定要交的

    第二个方法,是突破自己不会犯错的形象

    新人常不好意思请教老人,他们会觉得可能遭到鄙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问我?

    这就是为了维护什么都会的聪明形象,而把自己封闭起来,结果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

    其实新人完全没必要如此。即使是高人,也可能犯错的。而且就是高人犯错,别人也不见得就无法接受。没有人一辈子不犯错。

    第三个方法,是制定犯错计划

    陈老师竟然建议一位怕犯错的来访者每周犯5个错误。然后记录下这些错误,反思错误的后果是不是真的那么严重,并思考从这些错误中能学到什么。

    当然,有些错误的代价太高,犯不起。比如说有的错误会导致你一无所有、家破人亡,那你就要小心了。这其实是赌博。

    通常,年轻时的试错成本低,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试错成本低,所以早点犯错吧。

    要更正对错误的认知,错误是人生的一部分,有时人生会因为犯错而更丰富。有一本书叫《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其中无限的游戏其实就是基于犯错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种无限游戏,错误并非游戏的终止,而是必要的点缀。你甚至可以有意识的犯一些错误,来让人生变得更有趣。

    小结

    不要怕犯错误,错误是成长的必要条件。错误不等于失败,在能承受的范围内,越早犯错,成长越快。

    作业

    你应对错误时,除了这三种方法,还有什么独特的心法吗?

    感悟

    我是一个害怕犯错误的人,尤其是因为我有维护自己聪明形象的思维模式。

    这体现在,面对挑战时,我很容易被一个小小的绊脚石挡住,不能前进。

    譬如原来读研时,一度比较爱玩,课题进展就比较慢。而导师地位又比较高,我就常害怕找他。

    我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会遭批评,因此一直逃避找他。于是拖到最后,问题积攒的比较多,课题就做的不是特别好。

    我爱面子,同时还担心拒绝。

    在与领导汇报,或者与陌生人提出请求时,怕自己表现不好,心里很容易有莫大的包袱。仿佛一旦遭到拒绝,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法混了一样。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自己也能明白,就算犯了错又如何呢?根本就不会怎样的。

    突然想起来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我上台当六一节日演出主持人,我死命不上,害怕面对众人。

    初中有一次学吹笛子,老师让我上台吹,我明明也能吹简单的,但就是不好意思吹。

    大学的时候,参加名人的讲座,从来不好意思站起来提问题,就怕提问的那一句话说不好,被人笑话。

    原来我是一个如此内向的人,那种惧怕犯错、怕丢面子的心理是那么根深蒂固。

    但好在我一直在成长。尤其是最近的一两年,讲PPT和与人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我的表达也变得越来越流畅,没有原来那么紧张了。

    最近上英语课,我敢主动站起来唱一首英文歌了,尽管有一点跑调。

    Lose face,又如何呢?

    就在前几天,有几个人在说我唱歌好听,原来我唱的那首英文歌,还不错呢。

    关于作业,应对错误的独特心法,我倒是也有一条:

    告诉自己,犯个错又不会死,明天照样过,怕啥?

    13 |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总看不清现实?

    我们常会想改变不符合自己预期的现实:

    父母应该更懂我们,子女应该更听话,读书时应该更努力读书,工作应该赚更多钱……

    这就是第二种防御型思维———应该思维。其本质,就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规则,如果不符合就会怨恨、恼怒、焦虑或沮丧。

    应该思维分两种:

    • 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 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

    这节课先将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

    消极情绪背后的应该思维

    有个妈妈总嫌自己儿子不够聪明乖巧,然后她就很生气的想矫正,结果关系更僵,儿子更不听话。

    她儿子就一定应该聪明乖巧吗?

    另一位来访者刚换了工作,其他同事都对他表现的很善意,只有一个对他爱理不理,他请教问题时常流露出“这你都不懂”的傲慢。他发誓要超过这个同事。

    他同事就一定应该对他很好嘛?他就一定应该超过同事吗?

    愿望和应该思维的区别

    这两个例子中来访者的愿望都是合理的。

    但是,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应该思维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那位妈妈的愿望超过了现实。那位职场新人也忘记了其他的可能性。

    愿望和应该思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当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是愿望的主人,我们支配着我们的愿望。

    注意,我们的愿望并不是必须的。那位妈妈的儿子有他自己的个性,那位新人也不用非得超过那同事啊。

    如果说愿望是一个可完成可完不成的东西,不是必须做的,那我们是不是就能偷懒了呢?

    首先,一个人要做到,其实说的是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只是关于他自己的。但他决定不了外在世界,所以努力了做不到也可以理解。但没努力的话,就主要是自己的问题了。

    第二,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成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变得更灵活。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世界不是为你设计的,人生就是有很多的苦难和不如意。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记住,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如果我们只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就常常没法多看看那些美好的东西。

    感悟

    越来越觉得陈老师的课针针见血。

    生活中我遇到过无数的应该思维,我自己有,我遇到过的很多人也有。

    婚姻也许是应该思维最经常发生的地方。妻子希望丈夫干净,丈夫希望妻子温柔,一旦没有符合自己所期望的样子,就很容易发生矛盾,甚至不可收拾。

    希望爱人完全符合自己的想法是一种愚蠢的执念。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模板来改造对方,可能是婚姻走向坟墓的根源。

    但完全迁就对方,也是有问题的。放纵的时间长了,发现离自己的期望越来越远,反而会使问题更严重。

    所以婚姻的本质,应该在于寻找一种平衡:既享受和欣赏对方让我满意的地方,也包容和接纳对方暂时没有被我所喜欢的部分。

    我和老婆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或许应该算是找到了一个基本的平衡。不再非要一下子改造对方,但注重细节和逐渐的迭代沟通,一点一点的磨合改变。

    教育孩子的家长们常常有更多的执念,我也不例外。

    儿子比我小时候皮的多,还有他独特的执拗。我常常本着严父的考量,坚决的训斥他不守规矩的行为。

    这导致的结果是他常常奔溃的哇哇大哭,以至于排斥与我单独在一起。

    有一天,我突然顿悟,为何一定要按照我的模板,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的模板去严苛的要求他呢?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初衷是爱,他只不过是有他自己理解事情的独特方式而已,没必要一定纠正他啊。

    后来我就不那么纠结了,他不是说非要应该是一个听话的小孩。他有自己的个性,他只要不触犯底线,比如作恶,他就是一个好孩子,一个有个性的好孩子。我应该用我的爱去积极感受他接近他,只有我们的心走的更近,我才有可能把我心中有益的原则影响给他。

    与他人的相处中也是如此,别人不欠你的

    我原来的研究生导师,我与他并没有那般融洽。或许因为太忙,给他发的短信有时收不到回音,即使见面也常是匆匆忙忙。

    我心里一度埋怨他,也总觉得与他交流有些困难。直到有一天,与别人再次聊到与导师的关系时,我说他太严厉太忙,我跟他交流不好。别人一语点醒:其实是你自己的问题啊!

    我突然醒悟:

    没错,我总觉得他应该更耐心、更温和,可实际上他的这种风格并没有太大的毛病,毛病主要是出在我与他沟通的方式不对。

    应该思维,造成了多少无谓的抱怨。即使上天生你为穷人,父母不那般完美,你经历的是多有挫折,你处过的朋友也没有那么完美,但上帝仍然是公平的,你仍旧有很多方面是可以控制的。草根也能创造奇迹,朋友也常可以选择,亲人亦能逐渐引导改变。

    努力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不去纠结无法控制的事情,有智慧分辨这两者

    14 |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为什么我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

    第二种应该思维是对自我的应该思维,这是对“自我”的暴政。

    自我烦恼的背后是应该思维

    很多人会有自我烦恼,比如需要准备一项考试,但自己总是拖延,然后又很难改变,因此很讨厌自己。

    他们的背后都有一套思维逻辑:我应该做的很好,我不应该有拖延症,哪怕是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因该全力以赴。

    对此,陈老师说: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我们关于自己应该怎么样的假设,也许本身就是偏见。

    我们当然应该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但我们要搞清楚,这个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它来自于你的内心,还是外在的设定?

    真正自然努力的人,他们心里有一个目标,但他们自身其实并不关心努力不努力本身。他们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事情上,而努力是一种自发的状态。

    觉得自己“应该要努力”的人,会根据应该的规则行事,比如读书、听讲座、学习,但他内心并没有真正想做成的事情,他只是想要努力这种状态本身。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模仿

    应该思维的本质,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了我们自发的行动。

    应该思维遵从的是他人的想法和期待。比如偶像们的做法、结婚的时候拍什么婚纱照、平安夜要送苹果等。

    那些“应该”的努力,常常实践起来就像一场行为艺术,买了很多书但是很少看,办了一年的健身卡去了几次就没去了,做了很多计划但没有好好执行。

    从真正的努力,到追求努力的状态,到追求努力的感觉,努力逐渐变成了对努力的模仿。

    应该思维导致非黑即白

    应该思维不止会妨碍我们真实的情感表达,更会影响我们的思维,造成思维上的非黑即白。

    有位来访者自觉很善良,有次碰到一个乞丐没给钱,她就一直内疚,觉得“我没给乞丐钱,我就不善良了”。

    这就好比,被老板批评了意味着自己工作能力不行,失恋了就没人爱,偶尔放松一些就不努力。这是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它忽略了人本身的复杂感受。

    心理学家霍尼认为:

    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从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理想的自我,当然不是真实的自我。我们常为了保护这个幻想中的理想自我,变得非常死板,排斥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如何跳出应该思维的暴政呢?

    答案并不复杂,这就是找回自己的感觉。

    作业

    你有没有平时没有意识到的,但一直影响你的应该思维呢?

    感悟

    我对自己最大的应该思维,就是我讨厌非理想的自己。

    我讨厌拖延的自己,讨厌不算非常聪明的自己,讨厌自制能力差的自己,讨厌不够能说会道的自己,讨厌不善人情世故的自己……

    其实有时明明也知道,这就是一种执念。个人性格是从小形成,能力不足与努力不够有关。

    最关键的是,人自己到底能不能控制自己呢?我觉得这件事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悖论。

    若人能控制自己的大脑做完全理性的事情,那岂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努力,能够高强度的要求自己,达到自己最大的期望值?

    大脑控制大脑本身,是一种自循环,本身就不符合逻辑。

    另外,我们每个人的拖延、懒惰、不够优秀、追求享受,其实都是有内在原因的,感性的目标有它们存在的意义。

    想通了这些,也许就更容易接纳自己那些非理性的行为。

    努力成为想要成为的人,但不是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活出有特色、精彩的自己,就已经非常棒了。

    接纳自己的现状,努力为自己的心智汲取营养,升级大脑操作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寻求积极的改变。

    15 |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第三种防御型思维是绝对化思维。

    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两群狗被赶到A和B两个笼子里,承受电击,A笼子有切断电源的杠杆而B笼子没有。
    很快A笼子里的狗就学会了切断电源,B笼子里的狗则一直很无助。
    后来两群狗被放在C笼子里,C笼子没有杠杆,但是很矮。通电时,原A笼子里的狗很快就学会跳出去,而原B笼子里的狗却趴在笼子里,呜呜的经受着电击。

    习得性无助是对伤害的抽象

    B笼子里的狗在无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信念:

    我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

    这叫“习得性无助”。

    人也很容易陷入这种习得性无助:

    • 失恋后觉得再也无法找到好的爱情了。
    • 工作没做好觉得自己能力太差,以后再也没信心了。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绝对化思维,实际上是对伤害的抽象化、夸大化。

    绝对化思维的程度不同。比如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员工被这家创业公司开除了,他受到的伤害可以是:

    • 我不适合在这家公司工作。
    • 我不适合在创业公司工作。
    • 我不适合在公司工作。
    • 我不适合工作。

    被开除对他的伤害越大,他心中的信条越抽象,他的思考方式越绝对化,他防御的范围也会越大。

    悲观思维的三种抽象方式

    塞利格曼提出,悲观思维会从三个方面对挫折做绝对化加工: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

    第一种是永久化。就是觉得会一直发生。

    • 工作总是没完没了。
    • 老婆总是爱跟我吵架。
    • 我总是很倒霉。
    • 我做不完工作,我能力不行。(这段时间比较忙,任务较难)

    这些事情真的一直发生吗?还是只是暂时的,跟某段时间状态有关?弄清了这些,就找准了改变的契机。

    第二种是普遍化。从特殊推广到普通。

    • 一个男人不可靠,所以天下男人一般黑。
    • 我做不好这个工作,所以我什么工作都做不好。

    第三种是人格化。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

    • 打电话推销遭到拒绝,认为是针对自己的。
    • 最近比较倒霉,认为自己受到了诅咒。

    判断是否是针对自己的,可以多观察一下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的情形,也许自己很可能是在背锅。

    三种思维方式的内在联系

    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可能同时存在。

    例如,父母夸孩子聪明,可能会导致:

    • 孩子陷入维护聪明形象的僵固思维;
    • 孩子觉得自己应该表现的聪明,否则别人就不喜欢他了,这是应该思维;
    • 一次考试失败,就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做什么都没用了,这是绝对化思维。

    感悟

    绝对化思维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抽象,帮助我们迅速认识世界。

    有一个词叫做“脸谱化”,说的是人们喜欢带着面具去评判别人。

    • 比如说黑人,我们对他的印象是穷、会打篮球、文化素质低;
    • 对北大毕业生,我们会觉得他聪明、有才气、有点傲慢;
    • 对纹身者,我们的印象可能是吸毒、打架、有个性等。

    这有点像直觉思维,我们在没有具体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之前,仅仅根据一些基本特征,就拿我们过去的经验往上面套,以求迅速对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这种直觉,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有合理性的,它减少了我们认知的成本,而且常常能符合真实的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它会导致偏见。比如美国白人对黑人的偏见,认为黑人素质低和笨,事实早已否定这一点。而我们给一个北大毕业生所上的标签,也可能遭遇一个比较笨的学生。

    偏见在现代社会比比皆是,公司招聘只要985和211就是最好的证明。可见偏见也是有合理性的,关键是,认识到偏见后,能不能及时修正。

    这其实也是对绝对化思维的纠正。比如课程例子中被开除的员工,他对自己就有了一种偏见,觉得自己不适合在公司工作。

    为了克服偏见,他需要勇敢的进行新的尝试,而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去试试别的创业公司,别的公司,别的事业单位,等等。仅凭一个甚至几个例子是不足以证明他不适合在公司工作的,他仅仅得到的是片面的信息。

    即使他进行过多次尝试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他仍然不能得出他不适合公司工作的结论。这时候他要去找原因,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是不是他选择的领域有问题,是不是他工作的态度有问题,是不是他的积累不够,等等。

    我最近发现女性似乎更倾向于有绝对化思维。(并非歧视女性)

    拿我老婆举例子:

    • 前段时间滴滴顺风车强奸杀人案曝光后,她气愤的卸载了滴滴,说再也不用了;
    • 强东涉嫌性侵事件曝光后,她又愤愤的卸载了京东(她其实特别习惯用京东购物);
    • 身边有朋友离婚,她就说天下男人都靠不住。

    我朋友的老婆也有类似的表现。所以可能女性的情绪化倾向比男性更为严重。

    男人与女人的相处中,应该格外注意这一点。也就是说,当女人表现的很愤怒或者有一些似乎比较极端的行为时,男人应该明白这其中情绪化的成分比较大,他应该像山一样保持冷静,而不是根据表象来进行回应。

    估计老婆这两天已经偷偷把京东又装上重新用了。

    16 | 与自我辩驳:如何突破防御型思维的操控?

    这节课介绍一种突破防御型思维的方法,叫做“与自我辩驳”。

    举一个例子,小王是创业公司程序员,公司新来的女生很活泼,对他似乎也有好感。七夕他鼓起勇气约女生吃饭,但女生犹豫了一下,拒绝了。小王一下子特别愤怒和沮丧,甚至没说话就走了。

    注意并非事件本身,而是小王解读它的方式,导致他有这样多的负面情绪。

    从防御型思维的角度看,小王可能:

    • 觉得自己与女生交往的能力是固定的,他魅力不行,这是僵固型思维;
    • 觉得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不应该被拒绝,这是应该思维;
    • 觉得没有女生喜欢自己,不会再谈恋爱了,这是绝对化思维。

    与自我辩驳的三种方式

    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对于不理性的思维,可以从三个方面辩驳:

    第一种是实证式的辩驳。就是找与不理性结论相反的证据。

    其实姑娘可能只是矜持一下,或者七夕不适合作为交往开始,或者小王约晚了。而且第二天姑娘还主动跑过来跟小王说话。

    从这些证据来看,事实没有那么糟。关键是找到这些证据。

    第二种是逻辑式的辩驳。重点是推理的合理性,纠正过度推理。

    从一次被拒绝,根本就推不出他魅力不行,更推不出不可能有女生喜欢自己啊。

    第三种是实用式的辩驳。问问自己,现在的想法有没有用。

    这种消极的想法,对小王只有负面作用,一点积极意义都没有啊。所以这想法没用,所以不能这么想。

    三种错误的思维倾向

    大多数人的思考方式背后有一些错误倾向:

    第一种倾向,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所谓事实真相,一个正确的认识。

    实际上,像“我有没有魅力”这种事,是没有所谓真相的。

    第二种倾向,是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事实真相,而很少去容纳其他可能性。

    “我自己的事自己知道。”真的是这样吗?

    第三种倾向,使我们也知道自己的想法非理性,但是很爽、很带劲,所以就这么想。

    比如把背叛自己的女友想象成一个婊子,把批评自己的老师想象成一个恶人。

    这种想法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可以帮助我们释放情绪。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心里得明白。

    心智模式的功能

    好的心智模式,善于产生积极的情绪,能够产生有效的行动。

    对于一种想法,我们要问问自己:

    • 这样的想法会引发我什么样的情绪呢?
    • 这种情绪我想要吗?
    • 它会触发我怎样的行动?
    • 这种行动我想要吗?
    • 我这么想,有没有效果?

    这就是一种实用式的想法。

    我们脑子里常有两种思维,一种是情绪化的,一种是理性的。前者常声音很大,后者则很小。

    我们自己是头脑中两种思维的裁判。我们站那一边呢?

    作业

    试着找出自己的防御型思维,并和它辩论一下吧。

    感悟

    我身上典型的防御型思维有两个:

    • 一是缺乏做任何事只要好好做就能做好的自信;
    • 二是在严格管理自己与放松自然天性之间的矛盾。

    相信这两种防御型思维在很多人身上同样存在。下面我针对第一种防御型思维进行辩驳。

    第一回合,实证式辩驳

    正方:拿写作和演讲来说,这一年来,对这两方面能力有一些刻意训练,确实有所提高。为人处世、沟通交流方面也在有意识的训练,有所提升。

    反方:英语口语也练了一年(每天说几分钟),但仅仅是略有进步。在自我管理方面,比以前是好了一点,但是常容易掉入原来的恶性循环。尤其是打篮球方面,一直在坚持,但技术没有什么进步。

    结论:刻意训练显然有一定效果,但也许方法不对,想赢的愿望还不够强烈,逼自己的还不够。但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第二回合,逻辑式辩驳

    反方:有很多事情我做不好,所以我存在能力短板,甚至整个人的能力就有比较低的天花板,突破比较困难。

    正方:有些事情做不好不代表整体能力不行。有些事情短时间没做好也可能跟努力程度不够有关,并不见得是能力不够。

    结论: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盲目否定。至少不笨。

    第三回合,实用式辩驳

    正方:说自己做不好,相当于否定了自己努力就能做好的可能,打击了自己的自信,也给自己的偷懒找了借口。所以一定得对自己信心满满。

    反方:人的精力有限,承认自己努力能够做好事情,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去努力吗?万一努力的目标真是个死胡同呢?或者有些方向确实是事倍功半?

    结论:一般情况下,都轮不到拼天赋,努力总会有进步。所以做任何事,都可以去努力。但是人确实精力有限,所以一定要分担好精力,在主业上投入最多的精力。同时,在一些需要长久积累的技能上,比如写作和英语,每天投入少量但必要的精力。

    17 | 创造性思维:行动的张力从哪里来?

    河流要流动,需要三个条件:

    • 河流落差产生的张力;
    • 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
    • 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

    与河流流动类似,思维也是可以发展的。下面的三课中,将分别从目标(张力)、方法(河道)和与现实的接触(源头活水)三个方面来讲。

    这一讲是说说目标(张力)对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有位读者觉得自己很颓废,便制定计划改变,第一天还行,后面逐渐越来越拖延,执行不下去了。然后她又去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如此,最后依然活在这个恶性循环中。

    她的问题在于,她需要有一个好的目标。

    她其实是有目标的,这个目标是“我不想让自己这么颓废”,但这个目标没法给她带来持续的动力。

    创造才能制造持续的张力

    罗伯特·弗里茨在《最小阻力之路》中提到,有两种产生张力的结构:创造的结构和解决问题的结构。

    只有创造的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解决问题的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创造的结构是有一个确切的东西,比如作家想写一本书,画家想画一幅画。

    而解决问题的结构则是“别这么颓废了”这类问题本身带来的焦虑。只要一有成效,焦虑就会缓解,张力就会消失。然后问题又产生焦虑,张力有出现。这就是从打鸡血到颓丧的不断循环。

    创造的结构能带来持久的张力,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想做某一件事情,因而困难就没那么可怕,努力也就没那么消耗精力。这体现了一种对工作的热爱。

    为什么创造型的思维会产生足够的张力?罗伯特·弗里茨给出的答案是爱。

    陈老师说他做事也有拖延,但准备这门课的时候,突然不拖延了。后来想想,是因为这种强烈的知识传播的渴望,让他对这件事无比热爱,因而产生了持久的张力。

    解决问题当然是必要的,但它不应该成为行动的动力。你内心真正热爱的目标才是这个动力的来源。

    创造型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型思维把事情分成了简单的两部分:

    • 我想要完成的作品;
    • 我所面临的现实。

    很多人面临暂时没钱追求梦想的现实。创造型思维鼓励我们正视现实,但它会让我们用一种不同的目光去看待现实。

    面对没钱追求梦想:

    • 创造型思维的人会想,钱确实是读书的前提条件,所以先去挣钱,然后再实现梦想;
    • 解决问题思维的人会想,我没钱所有没法深造,所以放弃这个梦想。

    所以两种思维的区别在于:

    • 创造型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然后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
    • 解决问题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根据环境能够提供的东西,确立实际的目标。

    大部分人都是解决问题思维,他们当然无法突破现实的限制,也就没有持续的张力了。

    创造一个东西就像生一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努力,你只要爱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努力。

    感悟

    我的思维完全符合课程中所讲的解决问题思维。

    缺乏远大的梦想,只想着解决眼前面临的问题。一直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循环中跳不出来,甚至有时候以应付的姿态面对现实问题。

    首先,缺乏远大梦想是个硬伤,这导致我所作的很多努力不是自然而然的,而很容易让身体感觉痛苦。

    怎么办?一是不断尝试和发现自己真正所爱,二是让努力的行为成为习惯,使其不那么痛苦。后者需要强大的心智不断鞭策自己。

    其次,习惯了解决问题思维,而且很容易陷入焦虑+颓废的怪圈。

    不再不切实际的奢望能够一下子变成理想中的样子,而是一点一点改变,稳定的塑造新的经验和习惯。

    只要一直在进步就好,不管这进步是不是比较慢。用心感受进步和改变带来的更高层次的快乐。

    18 | WOOP思维:张力如何变成行动力?

    仅仅是张力,有时不足以产生持久的行动力,因为现实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可能很大。

    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的张力可能会随着进展而不断消减,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

    有人说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幻想。而有对比研究发现,乐观幻想的人反而更可能惧怕挑战,而提前设想困难的人相比之下却更可能成功。

    但没有乐观的幻想,对未来只有悲观,那肯定也不行。

    心理对照法:先想好处,再想障碍

    心理学上有一种把乐观与悲观结合起来的方法,叫心理对照法,其实就是:

    先想象乐观的前景,再想象实现愿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注意这先后顺序是很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心理对照法比单纯乐观与设想困难,所产生的行动力要大得多。

    心理对照最大的好处,是即通过乐观幻想保留了张力,又与现实结合了起来。

    有个由技术想转型做产品经理的朋友,他可以先想象转型成功的种种好处,然后设想各种障碍,这样就发现了转型的真实路径:学习新技能、改变思维方式、寻找新的职业机会。

    不过心理对照法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克服困难,这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执行意图:治疗拖延症的有效工具

    一个很简单的工具:

    如果……就……

    就好比“场”一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线索暗示。比如说:

    • 如果我吃完晚饭,我就看几页书;
    • 如果我感觉困了,我就看会kindle然后睡但不是手机;
    • 如果我有浪费时间的倾向,我就冷静一分钟思考一下。

    一旦熟悉之后,这个“如果……就……”将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大脑会乐于遵从这样的规则,习惯也就建立了。

    WOOP思维:克服障碍的习惯

    以上两个工具是一对夫妻分别发明的,他们决定把工具结合起来,这就是WOOP思维:

    • W(Wish),愿望;
    • O(Outcome),最好的结果;
    • O(Obstacle),可能遇到的障碍;
    • P(Plan),计划(如果遇到了什么障碍,就怎么做)。

    有个事业单位的朋友想考心理学研究生,他很清闲,但无法集中精力。

    他的愿望是美好的,障碍也很明显,然后他制定了一个计划,其中主要的两点是:

    • 如果他情绪不好,那就找朋友聊聊,或者写写日记;
    • 如果我觉得自己反正考不上,所以不用好好学,那我就跟自己说,无论考不考得上,我都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一次。

    后来他效率好多了。

    WOOP思维是一个让我们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的工具。

    陈老师希望大家在学这门课的时候,能够亲身实践:

    如果我到了家,我就会做到书桌旁,拿一张纸,按照课程的做法,来向我没有达成的愿望和可能的障碍,然后制定计划。

    小结

    若有想实现的愿望,可以先想象好处,再想象实现过程中的障碍,然后制定计划克服障碍通向目标。

    感悟

    想象好处带来动力,想象障碍带来对现实的掌控,制定计划脚踏实地的实施,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感觉这个课提供的好的工具确实非常多,有点用不过来了。这个工具虽然也很简单好用,但先放在脑子里备用吧。

    19 | 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有个大学生想成为科学家。他想,当科学家最好去国外读博,读博要读很多文献,发很难的paper。回国组建实验室很也难。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差错就功亏一篑了。所以他很焦虑,于是眼前的事就很没意义了。

    他这个远大的目标虽然给他带来了张力,然而他这个计划容错率太低,像一个很容易坏的精密仪器。

    这节课介绍另一种增加动力的思维方式,控制两分法。

    控制的两分法:两个步骤

    控制的两分法:

    • 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
    • 不要妄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

    前者讲的是专注精进,后者讲的是顺其自然。

    我们的烦恼很多来自于控制不了的东西:

    • 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过去、环境、原生家庭;
    • 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 我们控制不了我们会碰到意外,会死;

    我们也有一些部分是能控制的:

    • 如果想锻炼身体,可以每天跑步、散步,控制饮食;
    • 如果想追求远大理想,可以每天脚踏实地努力;
    • 控制自己对发生的事情的看法。

    控制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你所担心的事情里,哪些能控制,哪些不能,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能控制的事情上

    第二步,有的事情既有能控制的部分,又有控制不了的部分,那么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做成计划

    比如有个博士生觉得他的科研工作很难,陈老师给他的建议是:

    • 不知道这次实验数据是否理想,那就多做几次实验;
    •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灵感,那就多读几篇文献;
    • 不知道老板有没有时间帮该论文,那就多催他几次。

    这位博士生还是疑惑,他说工作都找好了,就差要按时毕业,他担心自己毕不了业。

    这就是重要的事情会让他变得更焦虑,进而破坏了他的行动力。如果冷静的用二分法来思考,他就会知道他能控制的就是认真做实验,好好写论文,多与导师沟通。

    小结

    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

    作业

    想想生活中你是否在试图控制控制不了的事情呢?为什么这种想法很难放下?

    感悟

    有的人没心没肺,有的人每天焦虑,不同人面对人生的态度不同。

    我认为,控制两分法就是把这两种人生态度结合起来:

    • 既保持一定程度的焦虑,让自己有更高的动力,控制能控制的部分,让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 同时又不过于对未来焦虑,只专注于当下的快乐与充实就好,结果不完全是我们能控制的。

    所以这个方法的核心是重过程不重结果。

    或许反对这个方法的人会说,有很多牛人想做什么事情,只要下了决心就能成功啊,那他们是不是就都能够控制呢?

    还有,说不能控制的部分,也许无非是努力不够,这恐怕是一种逃避心理吧?

    陈老师在另一节课里对这些疑问进行了回答。大意是,我们能控制的是自己内在的心,而不是外在的环境。

    对于那些牛人,他们也会有失败,但天赋加上多年经验的积累,让他们成功的概率更高。

    而再怎么努力,也总会因为客观环境的原因,有一些目标仍然无法达到,这时候,我们可以说努力了,无所愧疚。

    再者,很多时候,没有必要拼了老命为了一个目标去努力,可能并不值得。适当的享受生活,找到一个努力与放松之间的平衡,享受过程中的美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为经济。

    不是谁都可以成为牛人的,有时候做一个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也未尝不幸福。

    我们每天只要充满正能量,每天都有一点点新的进步,创造出一些美好的生活,就很棒了。

    关于作业,我前面提过我有拖延症,我常痛苦自己为何不能完全控制好自己。有时越是想控制,反而越是陷入恶性循环。

    难以控制的原因是,自己的头脑控制自己的头脑,本身就是一个自循环,就像我们自己深刻认识自己一样,这个循环可能是一个无底洞。

    所以人控制自己应该借助一定的外力。我现在的思路有两点:

    • 一是借助一些好用的方法,比如从这门课中学到的;
    • 二是不对自己做过于刻薄的要求,接纳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就好。

    20 | 正念思维:如何活得不焦虑?

    前三讲说了让河流流动起来的前两个条件:创造性目标带来的张力和让张力变成行动力的方法。

    这一讲来说第三个条件———源头活水,也就是与现实接触。

    近的思维方式:与现实接触

    现实世界是永不落幕的戏剧,随时都有新鲜事发生,走近去看它,感受它,就是一种近的思维方式。

    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属于远的思维方式。但他们有存在的合理性,通过抽象和加工,让我们面对的世界有了更多确定性。

    但这些远的思维可能会限制我们的成长,框柱我们的思路。

    正念思维强调专注当下,强调此时此刻。

    正念思维的三条原则

    如何运用正念思维呢?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语言

    因为评价性语言是经过加工的,它可能会掩盖事物的真相,限制了探索的空间。

    比如说这个妈妈骂了孩子,评价性语言可能会说这个妈妈脾气不好,但事实不见得如此。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学员常问:

    • 我很内向怎么办?
    • 我容易紧张怎么办?
    • 我有拖延症怎么办?

    请注意,这些都是很抽象的,很远的语言。这样的问题很难回答。

    只有用近的语言,才容易聚焦问题,比如:

    • 遇到那些人容易紧张,那些人不会?
    • 在什么场合容易紧张,那些场合不会?
    • 在与人相识的那个阶段容易紧张,那些阶段不会?
    • 现在跟谁交往,感觉如何?

    只有在具体的相处中进行观察和分析,才能看到你能够控制的部分,从而解决问题。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事,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问自己两个问题:

    • 你现在能做什么?
    • 你愿不愿意去做?

    既然远的东西容易让自己产生焦虑,那就多关注现在愿意做并且能做好的事情,脚踏实地的干。

    作业

    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对话中哪些反映了近的思维,哪些反映了远的思维呢?

    感悟

    踏踏实实做好现在的事,关注眼前的具体的事情,减少用抽象和评价性的语言来给自己套一个框架。

    例如觉得自己写作能力一般,很苦恼,想学好写作。用近的思维考虑,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确立一个具体的目标。

    想学好写散文、小说还是自媒体文章?抑或是只想通过写作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工作?甚至仅仅把写作当做一种兴趣,想记录生活?当然还有人想把写作变成谋生技能手段。

    人不能太贪,眉毛胡子一把抓肯定不行。以我自己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它的都是附加效果。

    第二步,现在具体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显然最大的问题是写的太少。所以首要的是要多动笔写。

    另外动笔时感觉素材不多,这个原因是读书少,记录少。所以要多读书,写读书笔记。

    再就是兴趣不足,写作的时候经常感觉累或者懒的动笔。可以通过参加一些组织,制定计划等强迫自己。

    那么时间不够怎么办呢?还是要挤时间,但也不能占用主要工作的时间。

    有没有必要报写作班?试过一两个,感觉没有太大用。多写更重要。

    第三步,制定具体的计划措施,但不用太关注结果。

    现在有一个每周写作的组织,我基本上按照这个节奏来,每周写一篇比较高质量的文章。读书笔记也有,思考感悟也可。

    遇到有讲写作方法的书或者文章,就当下来找时间看。

    在工作上,也强迫自己多动笔写,培养写作的习惯。

    仅仅输出的效果并不好,需要结合输入。多读书,吸取养分,然后用输出固化为自己的思想。

    21 | 思维弹性:思维是如何进化的?

    本章第一部分讲了三种防御型思维,第二部分讲了四种帮助你从防御型思维转向成长型思维的工具。

    最后一讲,讨论:思维究竟是怎么进化的?

    倾听的要诀:答案在别人心里

    倾听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使你看起来是在认真的聆听,却不一定能听懂说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原因是倾听者总是试图把说话的内容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知框架中去理解,这就容易造成曲解。

    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一个好的倾听者,心里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同时他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自己心里,而在别人心里。

    如果没有这种“不知道”的谦卑,他就总是觉得自己听到的是自己心里想的那些事,而拒绝接受新的经验。

    在心理咨询中,倾听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

    思维发展的三重境界

    佛教禅宗有一种说法,用来形容思维的不同境界:

    •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人的思维就是这样一个从简单,到复杂,又回归简单本质的过程。

    这种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螺旋深入的方式,是一种有弹性的思维。

    就好比这门课中讲的知识,刚开始可以把它当成局部的真理,然后批判其错误,最后内化为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知识。

    敏感内向曾经是陈老师的标签,他对这个标签的认识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认识到自己敏感内向,也毫不怀疑;
    • 第二个阶段,发现自己在有些环境下、跟有些人交流也能放得开,所以不再用敏感内向来形容自己;
    • 第三个阶段,知道了敏感内向也有其优势,而且自己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本质上是敏感内向的,所以“看山还是山”了。

    这是一个对自己性格认识的一个螺旋上升过程,一开始把这种局部的认识当真理,然后发现其问题,最后又回归到本质并真正升华了认识。

    思维的发展应该是有弹性的,首先承认我们自己的限度,然后探索其他的可能性,进而补全知识成为真正内化于心的成熟的认知体系。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对环境有两种基本的适应方式:

    • 一种叫同化。就是用已有思维方式去理解新事物,当发现不符合时,就修改新事物以使其符合。
    • 一种叫顺应。不改变新事物,而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适应新事物。

    改变原有的认知体系是痛苦的,但只有认为自己原有的认知是局部的、有限的,才能拥抱新的知识,思维才会如流水一样前进发展。

    思维的进化

    所以,思维是怎样进化的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承认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局部的只是,并探索其他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的来源有很多,有新的理论、新的体验以及别人的想法等。

    下一章讲别人的想法带来的巨大的可能性。

    感悟

    这三种境界,总结的实在是太棒了。我想也可以归结为这三个词:幼稚、叛逆和成熟。

    最近一年,我的思维体系一直在发生改变。不得不说,改变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同时也带来快乐。

    简单谈谈我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的一点小小的改变吧。

    最近学会了一个词,叫做尊重。我意识到,这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词,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

    过节看领导,没事给朋友打“骚扰”电话,在吃饭和做事的时候端茶倒水伺候,等等,这些事情放在以前,我是不太喜欢做的。因为我确实是一个偏内向的人。

    最开始是幼稚,知道这些道理,但基本上不太会去做。

    然后是叛逆,尽管表面上可能做,但内心却极度排斥,也并不明白其中道理。

    再后来也不能说就算是成熟了,但心里的确有些东西想通了,做的也比较自然。

    比如过节看领导,其实不在礼物轻重,而在尊重和认可领导。同时过节也可以问候要好的朋友嘛。

    再比如没事给朋友打“骚扰”电话,这实际也是一种尊重。因为我们只有看重这个朋友,才会没什么事的时候也去“骚扰”,希望保持联系,增进感情。

    端茶倒水是年轻人必学的技能,有些人身处经商家庭或官员家庭,通常这方面就学的早。但很多普通家庭就不会这些。实际上,勤快一点,伺候老同志和领导,完全是应该的,体现出的也是一种尊重。

    只有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更尊重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逍遥真龙哥哥:感谢分享
      • PKU王彩凤:鑫凤也超喜欢陈海贤,我还木有看,你的读书笔记记得好认真。收了 !:wink:
        知复:@PKU王彩凤 嗯嗯,徐颖也在学,推荐你也看看~

      本文标题: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二章 如何启动思维的进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lo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