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档定位离婚女明星的综艺节目《怦然再心动》引起了广大观众不小的关注。
我觉得参加这个节目的女星比参加“浪姐”的要有勇气很多,而且其中还不乏倪萍、宋丹丹这样的重量级人物。

上网查了相关资料:
2020年离婚率43.83%。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从1987年的0.55‰上涨到2017年的3.2‰,期间,除了1998年、1999年和2002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
2003年以来,中国离婚率已连续17年上涨。
2020年各省离婚率出炉,全国平均离结率39.33%。离结率39.33%,也就是说每十对夫妻结婚,同时就会有四对离婚。
(网络统计数据)

离婚这个词,在2021年的今天,已经不是讳莫如深让人色变的词汇。
随着80后进入中年夫妻生活,90后成为初婚主力军,离婚率逐年攀升已然是被公证的社会现象。
其实身边朋友中也不乏走出围城的。结束一段婚姻,只有当事人心里清楚是什么问题,而且甚至个中缘由无法对外人言明。
今天我并不想探讨婚姻结束的原因,我觉得我们也没有资格去谈论任何他人的婚姻。
但是,从未婚到已婚,到再一次回归单身,离婚之后的女性,该如何面对生活,如何让自己活出一个人的精彩,我很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诚然我没有离婚,但从朋友们身上看到感受到的,加以自己的一些认知观念,我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她们”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01 挥别过去 充实自己
《三十而已》里面的钟晓芹和陈屿的离婚,按照父辈们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但是两个三观并不同步的人很难走得更远,所谓性格不合的离婚也是很多。
选择离婚是因为一眼就望到了头的不和谐。而这个时代,大家都有选择不将就,为自己后半生负责的自由。
我们看到的是陈屿离婚后的遗憾和后悔,与此相反的是钟晓芹乐观而积极的生活态度,让自己的单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也许你会说,这都是影视作品,哪有实际生活那么复杂和沉重?他们没有孩子,年轻人的婚姻说散就散何其简单?
但正如我开始说的,婚姻的终结,有太多不为外人所道,外人也无法感同身受的原因。
每一个失恋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最可怜的,每一个离婚的人也同样都会陷入自我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特别是女性,在经历了人生重大打击和失望之后,常常变得消极和逃避。
之前看到一句话很有道理:离婚,只代表一段婚姻的结束,并不代表婚姻的失败,更不能说是人生的失败。
可悲的不是婚姻结束,而是自我放弃。
无论是短暂婚姻的结束,还是拖儿带女深度纠缠婚姻生活的终结,既已选择完结,不管主动还是被动,都代表这一段人生经历已经成为过去式,何苦沉溺,拿往后的日子填补过去的伤痛和怨恨?

只有挥别过去,才能和未来相遇。能疗愈自己的除了时间,还有积极面对人生的心态。
往后的日子长而悠远,你不坚强,没人能替你坚强。不如对过去释然,重塑自己,把一个终点,当成新的起点,开启无限可能的将来。
心理学书籍《成长的一万种可能》,在最后的章节里将“幸福”定义为思想愉悦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思想愉悦的状态:
1、活在当下;
2、有积极的自我形象;
3、表达感激和同情;
4、不让负面自动思维乘虚而入;
5、将消极无益的情绪转变为相同状态下更有益的情绪;
6、挑战和改变那些导致消极情绪的无益信念。
【英】安迪·巴克 贝丝·伍德《成长的一万种可能》
因此,是否幸福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信念和自我负责。我们可以选择尽量充实自己的生活,不要因为失了婚姻就以为失去一切。
当代城市女性,很多已经不是因为找个男人依靠而结婚。
那么同样的,离婚也只是从二人世界回归到单身生活而已,我们还有自己的工作事业,自己的朋友闺蜜,自己的孩子家人,自己的生活要继续,而且要继续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即使经济上不是那么宽裕,更有作为单亲妈妈的,确实会比单身多一些负担和压力。
但还是要有信心和信念,在自身能承受的范围内,对自己好一些,首先要让自己走过心坎,不自暴自弃,笑对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出色。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02 相信爱情 谨慎选择
之前跟同事饭后闲聊的时候,说到离婚的话题,一同事发出这样的感叹
“很奇怪,为什么有些人选择了离婚,还要再婚?婚姻有过一次还不够吗?”
说这话的是一位男士。也许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婚姻真的是一样的,无论结婚对象是谁。
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会发现很多离婚后的男性大多会再婚,有调查显示这个几率高出女性再婚好几倍。
究其原因有几点:
1、人们对二婚男的接纳度高于二婚女,源于社会价值观和男性经济实力的优势
2、男性生活中始终需要有一个伴侣照料自己和照顾家里,才能让他无所顾虑的发展事业。
所以这也很好的解释了那位同事的问题,也正是因为婚姻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是无区别的,所以男性再婚的比例又高于女性。
然而,从女性的思维和角度出发的话,我认为婚姻是有区别的,因为和你一起生活的那个人只代表他个人,并不能代表所有人。
一段婚姻结束,只是告别了一个错的人以及和他的这段共同生活经历。如果是另外一个人呢?离婚并不是必然的结果。
女性是感性多于理性的物种。和一个人的结合以及分开多数是因为情感的驱使。
那么,离开一个错的人,也不要从此拒绝一切感情,所谓再也不相信爱情,那是对自己的惩罚。
爱情本身是美好的,它无罪可言。谁也没有规定,离婚的女性不配重获爱情。
但正如上文所说,男性再婚比女性容易,有社会眼光和传统观念的驱使。另一方面,女性也自然变得更加谨慎。
谨慎并无错,而且很有必要。我指的并不是因为旁人的眼光,而是出于对自我的情感保护和对未来生活多一点理性的考虑。
离婚后重遇爱情,大可不必抗拒和排斥,你若足够优秀,怎会缺乏爱慕者?爱情来的时候,欣然面对,给双方多一点了解彼此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对方是值得深交之人,不妨坦诚一点,分享彼此的过往。
一个能接受你的过往,理解你的决定,并从内心真正关心爱护你,不让你受委屈,愿意与你面对往后风雨人生的人,这难道不是福报吗?即使旁人有异样的眼神,那又何所惧?
当然,这需要缘分,也需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和试炼,等待那一份值得考验的真爱的到来。

03 善待孩子 未来可期
孩子,是无法回避的一个存在。
其实我们都知道,两个人从结合到分开,无论是因为何种缘由,是非对错都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而孩子,是两个人之间最亲密也是最无辜的关联。
既然当初一起选择赋予他生命,那也注定了要共同为其人生负责。
作为母亲,女性在离婚后,多数会选择自己带孩子,即使再累再辛苦也在所不辞,我想母性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存在。
在现实中,不可否认的一个现象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和安全感缺乏,以及成年后婚恋观的不完整。
我想,对孩子负责不仅仅是对他的身体负责,最重要的恰恰是对他心灵的负责。孩子的人生刚刚开始,他有权利接收到阳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母亲,我们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给孩子,为他们挡掉所有的不堪和阻碍。那么,当婚姻结束的时候,最应该保全和保护的也是孩子不是吗?
我在大儿子六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很认真的跟他说到大人离婚这个问题,因为他的班级也有单亲家庭的孩子。
我和他说,孩子,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爸爸妈妈因为各种原因分开了,那只是我们不能再一起继续生活了。但是,你还是有爸爸和妈妈的孩子,只是爸爸妈妈分开住了而已,我们对你的爱不会减少。
他若有所思了一会儿,表情凝重的回应我,妈妈,我知道了。但我还是希望你们不要分开。

在孩子眼里,最完整的爱始终是一个完整的家,相互爱着彼此的爸爸妈妈。
但作为大人,我们知道有些时候,确实无法给到孩子如此完整的爱。那就将对他的伤害尽量减少到最低,即使父母不再相爱,但是不影响对他的爱。
要做到不影响,对大人其实也是一种挑战。回到第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还是需要自己能走出阴霾,出离愤恨,不要因为自己的情绪发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仇恨的种子,从而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
善待自己,善待孩子,善待共同的未来。
离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离婚后的心态失衡和自暴自弃,让自己失去了变得更好的可能。
很高兴看到自己身边的几位女性朋友,正如我从她们身上总结出的这些感悟,努力生活,用心充实自己,向爱而生,积极面对。
有重获幸福婚姻的,有一个人活得精彩等待爱情再次降临的,也有带着孩子过着平淡生活的……
用朴实无华的心态过热气腾腾的生活。
人生还有无限可能,活得精彩,未来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