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贾静雯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组照片。
配文说咘咘与波妞两个女孩子,抵不过公主风,在出门前擦口红、涂指甲。
从朋友家回来,两个小调皮显然没有尽兴,要继续化妆,于是换上公主裙,偷偷的把贾静雯的化妆品拿出来,一个泯着嘴很认真的涂口红,一个睁大眼睛有模有样的画眼影。
结果,涂口红的把口红涂到了鼻子上,成了大嘴怪,画眼影的把眼影画到了眉毛上,成了红眉大侠。
不过,画完妆后,俩人自我感觉良好,自动切换公主模式,开始向贾静雯发号施令。
贾静雯看着她们搞笑的装扮,又喜又气,让俩人站墙壁罚站。
网友评论,看不出来是在罚站,就感觉她们臭美的样子,太可爱,太漂亮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她们的爱美之心,臭美之举,原本就是每个女孩内心深处的追求,所以,当孩子追求审美时,父母可以适当给予孩子支持。
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教会我们爱美”,美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东西,而孩子爱美则是件好事。
02
爱美的孩子,更具有幸福感
提到孩子爱美,让我想起了戚薇的女儿Lucky,她很喜欢化妆,还经常抢妈妈的裙子穿。
在一期综艺节目中,戚薇说她不让女儿擦口红,Lucky竟套路她,说要亲亲妈妈,然后嘴上就涂上了口红,脸上尽是满足的幸福感。
其实,Lucky爱美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正常的必经的成长阶段。
对孩子来说,接近美,拥有美,可以让孩子产生发自内心的安全感。
因为他们模仿父母的样子擦口红,照镜子,还要穿妈妈的高跟鞋,这样做让他们感觉自己是和父母在一起的,而这源于对父母有着生物起源的依附心理。
班杜拉的儿童理论提出:“对父母进行观察,是孩子安全感塑造的重要渠道。”
所以,当孩子偷穿你的衣服跟鞋子时,不要打断他,尽情的称赞他,孩子越爱美就越有安全感。
而安全感十足的孩子,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幸福感。
所以,孩子越爱美,就越幸福。
联邦儿童基金会曾做过一个实验,一个6岁的女孩穿着不同衣服,站在同样的场所,测试路人的反应。
第一次实验在街头,当小女孩穿着时尚漂亮的衣服,站在广场上,很多人过来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忙,并给予她热情的态度与泛滥的爱心。
当小女孩换上一身脏衣服,脸上脏兮兮的站在广场上时,没有一个人搭理她。
后来,工作人员采访了这个女孩,女孩说:“当我的脸黑黑的,脏脏的......他们都叫我走开。”
调查发现,外表美丽时尚确实能给女孩带来更多的自信与快乐。
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出:“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的综合感觉,而美好的外在形象能大大提升这种幸福感。”
所以,爱美的孩子,更快乐更具有幸福感。
03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培养孩子的审美
有远见的父母,面对孩子的爱美之心,都懂得鼓励与支持他们,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
1、 生活的细节,是审美的最佳训练场
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说:幼儿时期出现的审美意识,将影响他一生的气质和审美能力。
所以,父母要从小积累孩子对美的感知,在孩子的审美敏感期,从生活的细节中,给予孩子更多选择的空间,锻炼孩子的审美意识。
前些日子,在一期亲子类观察节目中,包文婧表示会给女儿自主选择权,饺子的衣服全部都是自己挑,包括内裤,袜子,里面的衣服,别人挑的,她不穿。
有一次,竟然因为饺子对自己的穿衣打扮很有想法,审美意识很强,惹外婆生气了。
外婆对包文婧说:你这孩子,我管不了了,内裤都得自己选,才3岁半。
而包文婧自豪的表示,饺子能自己选衣服,有自己的想法,特别好,这样大人也不会累。
3岁多的饺子,就懂得自己挑选衣服,穿搭爱美也是有一定境界了。
而包文婧给予女儿选择衣服的权利,给女儿试错的机会,饺子才会有如此境界。
为人父母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个人的事情,在外表形象、穿衣打扮上,适当得让孩子自主去做选择,从生活细节做起,在衣着品味,审美意识上培养孩子,从而提升孩子的对美的鉴赏能力。
2、 陪孩子一起追求审美
前段时间,夏克立在微博发了一组照片火了。
9岁女儿夏天,因为爱美想打耳洞却又怕痛,夏克立自告奋勇,献出了自己的耳朵当实验品作示范。
夏克立打完耳洞后,向夏天反馈说:“不太痛,就像打疫苗的感觉”。
随后,夏天鼓起勇气,打了耳洞,夏克立则成功的缓解了女儿的紧张与害怕。
夏克立冲锋陷阵,甘当小白鼠,以此满足女儿对美的渴望,更能激发女儿将来对美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所以,当孩子开始追求审美时,父母可以身先士卒,陪孩子一起体验,这样做是对孩子追求审美最大的支持,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 感受艺术的熏陶
美不只是外表的美,优秀的品格、好的生活习惯,都是一种美。但很多孩子往往很重视外表美,忽略内在的修养,这时需要父母引导孩子正确爱美。
带孩子去参观艺术展览,博物馆,也可以让孩子多接触绘画、音乐等活动,培养孩子丰富的审美层次。
曾经,一个网友自述,在美国的时候,就常带孩子去博物馆,而且总在博物馆里看见老师带着一群孩子们,坐在一起欣赏名画与雕塑。
后来,她慢慢才发现,原来这样的参观和体验就是美国小学艺术鉴赏课的一部分,孩子们每周都会来博物馆参观!
这些八九岁的孩子,对美的东西,分析的头头是道,小小年纪就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
美的事物是相通的,父母平时节假日多带孩子参观各种画展,艺术展,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美育培养,提升审美能力。
其实,孩子爱美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的需求,父母可以从生活的细节出发,给予孩子爱美的自由,陪孩子一起追求审美,带孩子感受艺术的熏陶,尊重与呵护孩子的爱美之举。
童庆炳先生说过:“审美像节日一样,是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东西。”
而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所以,如果说要给孩子一种能力,我会赋予孩子审美的能力。
当孩子富有审美情趣时,更懂得在生活中找寻快乐源泉,更热爱生活,最终,通向美好的未来生活。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