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病由心生

百病由心生

作者: 梦梦一一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14:16 被阅读0次

古代医家对此有许多论述。如《东医宝鉴》中说:“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一切妄念,一切不平,一切入我悔悟……顿然解释,则心地自然清净,疾病自然安痊,能如是则药未到口,病已忘矣”。

明《本草经疏》中说“以识遣识,以理遣情,此即心病还将心药医之谓也。吴师机《理瀹骈文》中说:“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创立和积累了许多心理治疗的科学方法。

1)情志相胜疗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与《素问·五运行大论》都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这种纠正情志异常的方法,是中医精神治疗的原则,也就是“情志相胜”的基本精神。就是有意识地采用另一种情志活动去控制或调节因某种刺激而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2)移情易性疗法

移情易性,目的是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或者改变其周围环境,避开不良刺激所在,使其从某种情感转移到另外的人或事上,或者通过谈心、学习使其改变情操,这就是所谓移情易性。《临症指南医案》中说:“情志之郁,由于隐性曲意不伸……盖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具体方法则因人因病而宜,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如用唱歌、书法、绘画等陶冶情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3)顺情从欲疗法

《素问·移精变气论》指出:“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这也是心理疗法之一。在人类社会中,衣食住行等是必要的生活物质需求,而这些必要的生活物质愿望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精神情志的改变,在治疗中仅靠说服开导,移情易性则达不到治疗目的,还需得到社会必要的支持,朱丹溪曾说:“传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从焉,所关甚大,饮食之欲,于身尤切”。在当前优越的社会制度下,“顺情从欲”这条治则,社会为我们创造了可行性条件。如天灾人祸造成情志失常,通过集体的关怀,社会的救济等,这都是顺情从欲的治疗措施。

4)语言诱导疗法

《素问·移精变气论》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就是说,要关好门窗,首先取得病人的信任,对病人以同情的态度,向病人详细询问病情,利用劝说开导,使病人如实地吐出真情,将痛苦诉说出来,也是一种“心理疏导”方法,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如若能调治其神,使患者面色光华,脉息和平,神气旺盛,则预后良好,否则,患者面色无华,脉不应时,神气丧失,对治愈疾病缺乏信心,则预后不良

相关文章

  • 百病由心生

    古代医家对此有许多论述。如《东医宝鉴》中说:“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一切...

  • 百病由心生

    人由身体和心灵两部分构成。当今80%的疾病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心理障碍影响阴阳失调,导致生理机能发生不良变化。百病由...

  • 百病由心生

    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得,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杂念,绝...

  • 【第07节】奉献自己 圆满人生》(总60节)

    第四讲 病由心生 中医讲“百病由心生”,病由喜怒悲哀得,过喜会得病,过悲也会得病。那我们怎么办?如果能定住位,就不...

  • 百病皆由痰作祟

    中医有“百病皆由痰作祟”、“痰生百病”的说法。

  • 2022.5.4~晴~(1063)

    俗话说,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 这世间之事,比不完,争不尽,凡事都要计较个对错,心有千千结,自会种下病根。 学会...

  • 2022年002

    现代医学理论也认为,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 世间最好的养生之道,不在于颐...

  •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

    《黄帝内经》讲:最好的养生,是养心。百病由心生,百病从心治。养一个好心态,就能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凡事都有两面,学...

  • 心修生心

    爱由心生, 恨由心生, 喜由心生, 悲由心生, 心生修心, 心修生心。

  • 【百病由闲生】

    【百病由闲生】 一、闲人多忧愁 闲不一定是福气,常常是灾难。空闲久了,才会知道:闲的发慌多可怕;闲的无聊多遭罪;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病由心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sa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