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叹,于连的命运

作者: a玉洁 | 来源:发表于2022-06-29 21:37 被阅读0次

(经典电影)

《红与黑》剧照

观看法国电影《红与黑》,对于小人物于连的命运,深感哀叹。

镜头开始,法庭正面坐着一排法官,大法官宣读于连向市长夫人开枪的罪行。

于连穿一件黑色礼服,不惊恐不紧张甚至有点淡定优雅地站在受审者的位置。

他面对大法官,不紧不慢地说,看看你们每一个法官,哪一个是工人或农民,你们中间全是财主。你们审判我,只因为我要和你们这些“上等人”讲平等,因为我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一个下等人要和你们讲平等,这就是我的罪过。

话刚说完,时钟敲响,中午12点。于连便坐下,不再说什么。法官宣布休庭。

于连在法庭上很放松,说话不卑不亢但振聋发聩,有高贵、尊严的一面。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镜头回溯到他从做市长的家庭教师开始。

于连是一位英俊非凡、聪慧过人的青年,他曾经用拉丁文背诵了整本《圣经》而轰动小城,被推荐做了市长家的家庭教师。

那天,做木匠的父亲赶着马车将他送到市长家。

他的箱子里装有一帧最为珍贵的照片,是他儿时,舅舅在拿破仑时代做军官时穿红色军服的留影。舅舅是那个“红色”年代里资产阶级革命的英雄,起码在他心目中是一个英雄。现在,拿破仑遭遇了滑铁卢惨败,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全面复辟,堵塞了非贵族出身的青年在社会上崭露头角的出路,“黑色”年代已然来临,周围人对他珍藏一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红色军人的照片视为大逆不道,但他不以为然,想方设法藏在身边。

于连心中有无限梦想。

他在市长家教两个孩子轻松愉快,孩子们喜欢他尊敬他,连市长夫人也喜欢并愿意与他交流。

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在一棵菩提树下,市长夫妇和他一起坐在桌边谈天说地。偶然,德瑞那夫人的手碰到了于连的手,他想了又想,决定试探着伸手去抓住夫人的手。那会儿,他一定不全是情欲所驱使,更多是受野心的驱动。他几次伸手,终于,抓住了市长夫人的手。

在他心中,既爱慕夫人的美貌纯真,更多是一种尝试,一种征服欲,一种在上流家庭敢于越界的心理在作祟。

德瑞那夫人在遇见他之前,贞洁纯净,自从和于连相爱,才品尝到爱情的美好。

她和他经常幽会。

不幸的是,这一切被市长家的女佣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女佣也爱于连,但被他拒绝了。

于连和德瑞那夫人相好得到了好处。

他当上了仪仗队的队员,按说他的下层人身份是没有资格的。于是,有人写了一封匿名信给市长。市长从来高高在上,与夫人的婚姻没什么真情,对于家中发生的丑事一无所知,现在纸包不住火了。于连在市长家待不下去,便趁机请一位主教推荐他去神学院读书。

于连走了,穿上教士黑色的长袍在神学院准备学习四年,他打算毕业出来日后成为一名主教,仍然是好事。

在他心中,谈不上什么信仰上帝,但相信只要依靠奋发努力,成为令人瞩目的人物还是没有问题。虽然他没有生在拿破仑时代成为“红色”英雄,但“黑色”复辟时期从事神职工作,只要能晋升上流社会,也行。

于连在神学院成绩特别优秀,被神学院院长喜爱,院长离任前推荐于连去巴黎一个侯爵家做秘书。

巴黎的侯爵家比起先前小地方的市长家更加豪华气派,不仅有大洋房、私人图书馆,更有大群的男仆。

他给侯爵做秘书忠于职守,帮助侯爵处理各种业务,高效完满,经常受到侯爵夸奖。

侯爵家有位小姐叫马蒂尔德,是侯爵的掌上明珠。她为人傲慢任性,在家庭的大型舞会上,是贵族公子青睐追求的对象。但是此小姐不以为然,她喜欢上了于连,并主动与他约会。

于连起初是被动的。

马蒂尔德约会于连的方式有点奇特。

她给他写纸条,让他晚上架起一个长梯直接搭在二楼闺房的窗户上,然后爬梯进入她的房间。

于连收到这样的纸条有些踟蹰,为什么要架一个梯子爬进二楼呢?是戏弄,是考验,还是她以高傲在向他挑战,他想来想去有无必要去冒这个险?但,他的野心占了上风,他要利用女人向上爬。他决定冒险一试。

他的冒险成功了。赢得了侯爵小姐的芳心,两人热恋起来。

侯爵知道了他俩的事,大为光火。他不知于连的来历,不明他的身份地位,坚决反对他们在一起。可是,他的掌上明珠不干了,她义无反顾要与之结婚。侯爵只好将于连送到军队先做一名军官,建立功业,让他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

正当于连穿上红色军服,神气活现,以为梦想就要实现了。可是,一封揭发信使他的梦彻底破碎了。

信是德瑞那夫人写给侯爵的。侯爵接到信无比震怒……。

于连在气愤和绝望中,去教堂向正在忏悔的市长夫人开了两枪。

枪声大作,并没有伤及夫人。可是,于连被捕,被送上法庭。

镜头,把观众拉回到开头一幕。

法庭建议,如果于连向社会公开忏悔,并回到神学院继续学习,他将被赦免一死。

于连没有答应,他拒绝忏悔,拒绝向所有人忏悔,决心赴死。

主教大人去监狱同于连谈话,无果。

德瑞那夫人来了,要求见他一面,也想挽回他的性命。

在狱中,两人相见,德瑞那夫人说揭发信是被人逼迫写的。

她的到来,出人意料,并没有引起于连的仇恨,相反,两人紧紧相拥,互诉衷肠。

德瑞那夫人连半句劝他忏悔的话也没说,只说,她不会比他活得更长。

于连始终没有妥协。临行前,他双手被反剪绑起,穿一件带点污渍的白衬衣,高昂起头颅,修长俊朗的身形映衬在铅灰色的天空下,一步步走向断头台。

(于连死了,三天后,德瑞那夫人抱着孩子自尽身亡。)

电影结束了,我心中久久无法平静。于连的命运,令人嗟叹不已。……

相关文章

  • 嗟叹,于连的命运

    (经典电影) 观看法国电影《红与黑》,对于小人物于连的命运,深感哀叹。 镜头开始,法庭正面坐着一排法官,大法官宣读...

  • 《红与黑》:一个带着假面的青年最后用生命殉葬了真我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作品,讲述了木匠之子于连的奋斗际遇,最后于连输给了时代命运,他的头颅安葬于荒凉的山...

  • 你嗟叹的不是命运,是时光呀!

    想把我的故事告诉你,想把我听到的故事告诉你,想听你讲给我的故事。 昨天,和大学同学聊了会天,她的考研成绩比一战的时...

  • 红与黑 司汤达

    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经历和遭遇反应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普遍命运。于连生性聪颖、高傲、热情、坚毅,但又自私、多疑。...

  • 嗟叹

    白云如苍狗,怨怼莫言殇; 秋水逶迤长,素手煮茶汤。 薄暮风月琳琅,霞染天光; 时光不负人,人不负时光。 洗尽铅华,...

  • 嗟叹

    怎会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比如看看云和云边掠过的一只飞鸟; 比如看看流水和南山的一枝梅花。比如随便写点不是诗的文字,和...

  • 嗟叹!

    襁褓之儿,破涕为笑, 不知而后难寻糊涂。 无邪孩童,吃为快乐, 难知往后天真难有。 翩然少年,意气风发, 难测将来...

  • 嗟叹

    一早好友终于回信息了,连着三条: “我不在徐州” “回老家了” “我爸去世了” 当时手机正拿在手里,看到最后一条信...

  • 嗟叹

    嗟叹韶华已被偷,唯余霜染鬓间愁 昔时身轻如飞燕,今日病躯何堪忧, 莫言无情语不通,轻梦亦曾浓如酒。 晏晏欢笑音犹在...

  • 嗟叹

    回忆总伤人,叹时光匆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嗟叹,于连的命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sz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