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殿栖凰失美色,香帕吸汗,甚难镇定。片刻,天子驾到,凤鸟失色。
皇后行礼祈愿,侍从伏地屏息,秋寒未至,冬冷笼罩。
“皇后耳目聪颖,朕烦请皇后代劳整肃后宫风气。今在朝堂之上与文武百官参议军政事,不想半刻之时,太后悉数尽知,太后议政有据可依,只是孰人挑起却无从得知。皇后统领六宫,理应知,无问政事是为后宫贤德,而今有人挑拨,朕心烦忧,皇后能否为朕分忧?”
皇后立于皇帝身侧,嗫喏言:“臣妾无能,令后宫生此祸端。臣妾定严正后宫之风,为皇帝解忧。”
皇帝抬手,意在执后玉指。后会意,满面欣喜。
“朕自知,成婚之后你我亲密甚少,个中缘由,皇后应当清楚。朕登基未久,朝中党势互争,朝纲不稳。后宫之人皆系前朝,宠爱有失,朝纲将乱。”
皇后不语,难掩怨色。
“臣妾不敢。”
“罢了,罢了。”
天子起驾,摆道“文政殿”。
西山雨飘,山枫火烧,百里阴云,不见飞鸟。
阮儿卧榻,闭目思计,不知雨止之时,城垣能否安好。
宏宇立于雨中,慨叹:“玄朝之西,如此雨露,倘或举国植草,定能马膘。彼时,我铁蹄之军踏平四方,岂不弹指之间。”
宏宇谋士为其遮伞,道:“大汗准备何时攻这玄朝边隘之城?北蛮之人已被拦截,何时掠夺全在大王。”
“何时雨歇,何时一齐举动。”宏宇步入雨中,仰面观天,喜笑不止。
将军坐账,轻启书信。信言若战败,阮将军以叛国之名斩,若战捷,阮将军欺君之罪与其战功相抵。信末太后文印。
将军叹息,心下恻隐,不知如何两全。虽心喜阮儿,却未爱之极致。于其心意,虽明知却不可表意。
为太后子侄,承太后恩德,立本家事业,为家族而无所惧。
将军取舍之时,阮儿谢伞帐外,匆忙入里。
见将军眉目严紧,疑惑道:“将军有何烦恼?”
将军回神,笑意袭容,“阮儿身感如何?可否痊愈?”
“吾无碍,此来献计,愿可退敌。”
“何计?”
“汇合四方,主动出击。烽烟既燃,不日援军将至。几日来值此秋雨作障,边隘之城尚存,为得支援延时。比博宏宇骁勇善战,此番按兵不动不知何意。若待秋雨收,天清明,恐铁蹄之下无完人。借雨之势,城河之屏,进可攻之,退可守城,探敌虚实,挫敌锐气。”
将军深思,拍案而起。
“按阮儿之意行之。”将军笑逐颜开,眉头舒展,阮儿欣喜,骤晕倒地。
将军轻起玉体,放于床榻,覆之貂裘,理其鬓发。
“来人,召集众将,帐中议事。”
“是。”
军靴裹泥,帅帐人集。
“今夜奇袭,诸将何意?”
“不可,我军疲惫,逢雨作战,大不利。”
“可,拖延愈久,我军只会愈疲,乘风乘雨,一鼓作气。”
“援军将至,何不待时而动,以求稳胜?”
阮儿苏醒,闻其争论,心急气躁,高声阔论。
“不可?为何不可?雨落天下,浸润万物,不利我军,尤利铁蹄?援军将至,何时将至?来者几人?千人?万人?十人,百人?”
众将闻言,悉垂头不语。阮儿起身,立于人中,神色无戏,不卑言辞。
“比博宏宇作何打算,孰知晓?北蛮贼人前日被铁蹄之军所阻,时下危在旦夕。倘若我军不作打算,无有作为。雨停虹霁,血染边隘。”
“那要有何作为方可避之?”
“迎头痛击,自证实力,教其班师。”吾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