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一位哲学家在一次有几万名听众的演讲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快乐由心而生,心由事而定,事由人来做。全然的快乐是一种单纯,它来自于简单的心灵,心如果负荷得太多,事事想得太复杂,烦恼和忧愁就会随之而来。”
演讲完后,很多人都上前问哲学家:“快乐真的就这么简单,这么容易获得吗?”
哲学家回答是肯定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正确,他把一个小孩、一个数学家、一个物理学家同时请到一个密闭的房间里。
黑暗中,哲人吩咐他们:“请你们用最廉价又最能使自己快乐的方法,尽快把这个房间装满东西。”
物理学家马上伏在桌上开始画这个房间的结构图,然后埋头分析这个季节哪是光照最佳的方位,在哪堵墙哪个位置开扇窗最合适。草图画了一大堆,但绞尽脑汁的物理学家还是不能确定在哪堵墙上开窗。
而数学家在听到吩咐后,立即找来卷尺丈量墙的长度和高度,之后伏案计算这间房的面积,苦苦思索能用什么最廉价的东西恰到好处地把房间迅速填满。
只有那个小孩不慌不忙,他找来一根蜡烛,从口袋里掏出火柴点亮它——昏暗的房间一下子明亮了。在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还皱着眉头设计种种方案时,小孩已经在屋里围着摇曳的烛光幸福地跳舞和歌唱了。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看着盛满烛光的小屋,看着那个不费吹灰之力就简简单单获胜的小男孩,不禁面面相觑。
哲人问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你们难道没听说过用烛光盛屋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吗?”
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回答:“我们知道,可我们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啊,怎么会用这么简单的方法。”
哲人叹了口气:“简单的心一旦复杂起来,欢乐和幸福就离你们越来越远了。
南环瑾先生说:“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被人世间一切的烦恼感情捆缚着,要解脱三界的情欲、烦恼、妄想,脱开一切的黏缚,回到自己本来的面目,这就是佛法的究竟。所以佛法讲了半天,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这个,要把那些黏着的、捆着的,都彻底解脱了,这就是佛法的精要。
南师观点是,杂念不要除,杂念本身即是空。如果有了去除杂念的想法,杂念便会生根,越出越多,去杂念就像抽刀断水,水是砍不断的,杂念当然是去不掉的。如如不动,不是空无一物,而是不为所动。
只要我们的内心不为外境所动、不管世间有多大的变化、一切荣辱 是非 得失都无法左右我们。对于一切事物、不去追求也不刻意摆脱、缘起性空、当体即真。
其实没有那么多非思考不可的问题,生活完全可以不经缜密地规划而自行其是,人只要把想做的事情都做了,做不到的就忘掉、不去想,也就能收获快乐和平静了。
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而事从何来?事从眼耳鼻舌身意来。眼耳鼻舌身意此为六根,六根清净,境随心转,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让生活简单,让思想简单,则欲望减少;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则友情会长久;让自己的工作简单,则容易从事业上找到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