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可谓教育孩子的黄金档,且看干货!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需要我们认真解读。
教育是了解了解再了解,杜绝“一厢情愿”杜绝“我认为,我以为”!
一个孩子下雪天,多么想和小朋友去打雪仗,可是妈妈怕孩子着凉,把他关在屋里,孩子苦家长说:“妈妈让我玩一会儿吧,玩一会儿就回来”,妈妈却说:“外面天太冷,他们比你大,会欺负你的,你有这么多玩具,在家自己玩”。家里熟悉的玩具和憋屈的地方怎么能与小伙伴打雪仗相比呢?家长要做的应该是做好保暖措施,提醒玩的注意事项。
有的孩子非要用自己的电动机器人换别人的小泥人,有的孩子下雨偏要在外面淋着,看到水坑偏要去踩,这些在大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对孩子来说是正常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在思想观念、感情、感受、快乐、不安、忧愁方面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谁能了解孩子的心理,谁就能赢得孩子的心,就会取得教育的主动权;反之则产生“顶牛现象”,遭到孩子的怨恨费力不讨好。
作为合格的家长,要对孩子察言观色,只有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洞察孩子的喜怒哀乐,才有机会与他沟通。比方说孩子板着脸不高兴的回家,应该猜测出一定受了委屈,如果此时能够真诚的问,是不是心情不好啊?孩子一定会深感爱意,自然会主动倾诉。
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前提!
了解要用心。你只注意孩子的行为时,就等于没有了解孩子,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时,你就开始了解孩子了,当你关心孩子意图背后需要和感受时,你就真的透过你的心了解孩子的心了。例如:孩子用粉笔在车上刻画,暴脾气的妈妈追出去就是一耳光。回过头来看才发现写的是“妈妈,我爱你”。先看行为,再想为什么有这样的行为?再想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再去说道理定规矩来引导。
尊重孩子,杜绝“他只是个孩子”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要了解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着强烈的成人感,有强烈的独立和自尊心,是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渴望别人理解自己,希望得到尊重,当家长理解并尊重他们,孩子就会主动打开心扉,变得无所不谈,愿与家长沟通,这便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
倾听并模拟孩子的心声,以下场景熟悉么?
有时考试成绩不理想——明明自己心里很不好受,可父母偏说我不在乎,没完没了的唠叨我好心烦
我的学习成绩不好——经过努力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好,可我的父母还是批评我,我多希望他们对我微小的进步给予鼓励啊
哪怕芝麻大的一点小事——父母都要刨根问底审问,我有什么错,他们还要跟外人说,搞得我没脸见人
很多家长觉得“他只是个孩子”,没有足够的用心和尊重。碰到事情总是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高高在上,那么此时讲的话对孩子来说都是“拉仇恨”。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这些心理了如指掌并给予尊重,在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妥当。
疫情在家记得多读“孩子”这本书——了解与尊重!
孩子的个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