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研习社区块链研究井英俱乐部
【社区观察】格莱珉银行-基于社区构建可复制的信任组织

【社区观察】格莱珉银行-基于社区构建可复制的信任组织

作者: 沛文沛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22:49 被阅读480次

    因为社会学的关系对于社区研究对于社区内裤 多了一份儿兴趣。我对社会学的入门儿是从乡土中国开始,而乡土中国观察中国现实社会的一些方法和角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日常存在的,但是它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把这个东西描述出来。那么对于我们现在日常存在的一些,组织方式我们又该如何解剖如何研究?

    本期要讲的社区观察对象是格莱珉银行,也是我们近期将要去考察的一个银行。他被称作是穷人的银行,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它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商业银行。上个月在北京活动上听了尤努斯教授的现场演讲,有非常多影响深刻的地方,再加上社会学的关系,很早就开始关注这个组织。他完全不同于现在的金融机构,有很多独特的地方。我们先通过一篇实地考察的文章,开始了解。

    区块链、分布式商业与农村普惠金融-格莱珉银行考察记(一)


    区块链与农业看似毫不相干,但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在孟加拉国,有个人就开始了去中心化的金融实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人就是孟加拉最大的银行格莱珉农村银行创始人,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小额贷与P2P金融之父,穆罕默德 尤努斯。目前,格莱珉银行已成为100多个国家的效仿对象和盈利兼顾扶贫公益的标杆。尤其在美国,因为克林顿夫妇早在20几年前就将其引入美国,格莱珉美国成为了孟加拉以外最成功的国家。

    这里我们引用尤努斯的话来大致了解下格兰珉银行的运行机制。他说:传统银行的贷款主要面向城市中的男性精英,银行拥有大量的会计、法律专业人才,对风控特别敏感,通过严谨的中心化金字塔式组织来运作,董事会被少数几个人或机构控制。但葛莱珉则完全相反,她的贷款对象主要面向农村缺乏教育的弱势妇女,工作人员都是社工,并不需要太多的会计、律师人才,银行不太关心风控,组织上采取分散式的社区形式,所有贷款人都是葛莱珉的股东,共同民主选举董事会。

    这些有悖常理的机制,让葛莱珉银行在70年代刚开始时期,一直没有得到主流银行和政府的承认,但随后,葛莱珉银行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成为了全球不良贷款率最低的银行之一。他的股东不参与分红的机制,但却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之一。他以消灭世界贫困为使命,团结了世界上最多的产业资源,打造了全球性的金融生态圈,并垄断了孟加拉国的能源、通信、教育等行业。

    作为一名区块链工作者,在查阅了一些葛莱珉资料后,隐隐约约有种感觉:在葛莱珉银行创办40多年后的今天,区块链似乎正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着相同的事情。

    带着这个疑问,我于4月19-20日赴河南开封兰考县的葛莱珉中原中心考察,与葛莱珉中国负责人高战先生以及来自于孟加拉国葛莱珉总部的多位专家交流,试图寻找到格莱珉模式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点。尝试从区块链行业的角度来观察葛莱珉模式,并试图探索新时代下,技术与葛莱珉模式的结合点。这些考察结果将成为笔者在分布式商业领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对使用区块链技术推动我国的三农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区块链与葛莱珉模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经过交流,笔者总结了以下十点:

    1、社区建设

    与其说格莱珉是一家银行,不如说他是一个个社区。根据格莱珉的规定,每5名妇女组成一个小组,这就是一个小社区,5个人之间就能产生10个连接。人与人之间除了创业经营方面是朋友,同时在生活方面也是亲密的姐妹。

    与此同时,格莱珉规定,每周需要开会,开会的时候相同的小组内,不同小组间汇聚在一起进行交流。这种定时的会议,让社区关系更加融洽。另外,更重要的是,这种每周会议制度,是格莱珉了解创业者,降低坏账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国内很多人想模仿却无法做到的关键点。

    之所以把“社区建设”放在首位,是因为格莱珉的成功核心在于“社区”建设,而不是很多人所说的“联保约束”。国内自从知道了格莱珉银行模式后,就将这种模式引进,并把重点放在了“五人联保”制度上。素不知,这种联保制早在2000年就已经被格莱珉抛弃。如果认为通过联保能够约束村民创业,把款放出后就不管不问,到时收款,就太幼稚了。

    与格莱珉一样,区块链也是基于社区,大到比特币、以太坊几十万人的社区,几万人的开发者大社区,小到一个项目近百人的小社区。有很多项目测评标准,将社区的人数、活跃度作为重要的考察指标,很难想象,一个只拥有小规模社区的项目会得到迅速发展。

    2、分布式记账系统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格莱珉基层的中心经理们,在于农户打交道时,仍旧采用者40多年前的手工记账方式。每次记账都在小组成员面前公开,任何人都不能作假。这种记账方式当然与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有很大的不同,规模也小的多,但是已经具备了原始的分布式记账理念,即:通过操作公开账本,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不可篡改性。

    3、P2P

    P2P金融是格莱珉银行和尤努斯在40多年前创立的一种小额贷款模式。也是目前风靡全球的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之一。

    比特币的底层技术之一是P2P,即通过点对点的信息互通,来达到整个网络的分布式治理以及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交易与流通。

    4、共识系统

    在格莱珉,从上至下遵循着一个共识,即:消除贫困。在这个共识下,我们看到了一家与众不同的银行。在各个支行,看不到高大豪华的办公场所,员工穿着与村民一样的朴素,没有现金的IT设备、电脑、手机等等,即使尤努斯本人,也永远穿着千篇一律的民族服装,即使在诺贝尔奖获奖大会上,即使在和各国领导人会谈时,永远如此。这些都源于以“消除贫困”为使命的共识,一切铺张浪费都是对这个共识的违背。

    同样的,区块链也基于共识,通过共识算法,将分布在全球各个角落的节点数据进行统一一致。但与格莱珉不同的是,区块链的共识基于算法而不是理念和使命。

    5、面向传统金融届不可接触者

    格莱珉银行做的是非主流人群,即农村贫困妇女。这些人绝大多数不受普通的银行待见,甚至没有在银行开过户,没有信用记录。但这并不代表这个人群不讲信用。

    很多人认为,格莱珉银行是穷人的银行,这也是外界对他的一个形象的说法。但是尤努斯教授纠正了这个说话。他说最好不要用穷人来形容他的客户,因为他们不希望被贴上“穷人”标签。格莱珉银行的客户是:传统金融界不可接触者。也就是说,凡是商业银行、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服务的人群,就是格莱珉银行最好的客户。

    同样的,区块链技术中最主流的一个应用是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瑞波币,最大的应用场景就是主流银行不支持的支付场景。因此,无论是葛莱珉还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他们的使命是一致的,都是在拥抱占世界总人口80%强的“传统金融界不可接触者”。

    6、信任体系

    当深入了解格莱珉银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况。在普通银行,面对的是精英人群,但银行非常担心这个人群发生信用违约,因此设立了极其严谨的风控体系。在中国农村,曾经试点过类似的模式,但是客户对象却没有面向底层人群,最后把农村的信用环境搞得乌七八糟,那些能从银行骗到贷款的都是当地的牛人,反正欠的是国家的钱又不是个人的钱,在思想道德上完全无压力,甚至还有那么点优越感。甚至有些内部工作人员都被拖下水。

    而在格莱珉银行,面对的是看似穷困潦倒的妇女,但彻底取消了风控体系,结果却成为了全球最低坏账率最低的银行。这个就是基于分布式的信任体系。通过格莱珉的实验,可以看出分布式信任系统要比中心化信任系统的抗风险能力强的多。格莱珉的分布式信用体现在社区的日常生活中。每周一次的会议,通过交流,工作人员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的苗头,从而及时修正。如果拿到贷款后,同组的人突然发现有人开始参与赌博了,或者家里添置了一些豪华家电,就会主动关心是否挪用了创业贷款。

    同样的,区块链之所以会成为近些年倍受关注的技术,也是因为他实现了分布式的信任体系。《经济学人》杂志更是把区块链定义为:信任的机器。中心化的计算机系统是无法被充分信任的,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却可以轻松建立起一个信任的网络。在这点上,区块链与格莱珉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7、分散的股权

    在孟加拉,每个参与到格莱珉系统的妇女都是格莱珉银行的股东,这些来自社会最底层的妇女控制了格莱珉银行90%以上的股权。以至于前些年,当格莱珉的竞争对手孟加拉银行以尤努斯年龄太大,要求法院判决尤努斯离开格莱珉时,遭到了来自社会层面上极大的反对。

    这种分散式的股权结构与普通商业银行有很大不同,但是却与区块链(特指比特币,而不是圈钱的代币)非常接近。

    8、生态圈理念

    很多人非常奇怪,为什么一个专门做穷人的银行能够迅速成为孟加拉第一大银行,不仅如此,还垄断了通信、能源、教育等多个产业。这就是生态圈的力量,从金融入手,建立起农村广阔天地的网络后,任何行业都能迅速切入。以太阳能发电为例,很多企业想将太阳能发电打入农村市场,包括一些跨国公司。他们找到格莱珉,格莱珉以小额贷款帮扶的模式迅速将太阳能发电设备铺设到了全国农村各个角落。

    这种生态圈的理念在区块链行业也非常重要,以太坊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就是因为他们通过智能合约,打造了一个生态圈。如何想法都能通过以太坊平台来方便的实现。

    9、小额贷款

    有句俗话:如果你欠银行一千块,那么你有麻烦了;如果你欠银行一百万,那么银行有麻烦了。

    格莱珉只做$1500美金以下的小额贷款,而且通过社区的方式,将借款人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创业,同时互相之间

    10、公约即规则,与算法即规则

    在格莱珉官网首页上,明确强调了16条公约,这16条公约如同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样,简单通俗可行。但却是40年不变,一直坚持了下来。

    在兰考,当问及高战,“这些年您认为格莱珉在中国实践过程中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是什么”时,他结合自己过往的经验和教训,毫不犹豫的说:“坚守公约,不要轻易创新”。尽管16条公约在各个国家实践中会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理念保持着一贯性,一致性。

    区块链技术离不开智能合约,对于智能合约,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算法即规则。所谓算法就是通过程序描述并执行的一系列规范。这些算法一旦被写到区块链上,就成了谁都无法改变的“公约”,几年甚至几十年运行下去。这个理念与格莱珉的公约极其类似。

    以上谈了10点格莱珉模式与区块链相似的地方,作为一个在全球成功运行了40多年的金融实验,将以上10个特点总结成一句话:格莱珉是一个分布式银行。

    无论从股权结构,还是社区建设,或是信任体系、公约等等,都体现了分布式商业的特点。而这些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以及区块链上,又再次得到了技术上的实现。

    本文是《格莱珉考察记》第一篇,过两天会有第二篇放出。

    作者:古千峰,现任美国区块链媒体BTC Media亚太区CTO,前Ripple开发者,分布式商业的理论建立者与实践者,十五年外贸与企业管理经验,高级经济师,区块链讲师,PMP项目管理专家,软件业协会认证区块链架构师。

    个人愿景:让数字资产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设定边界:建立熟人信任网络

    之前的金融传统金融信贷体系中是基于资产作为信用背书。更多需要抵押需要信用背书,那么对于。无产阶级社会底层群体,他们缺少一个最少的原始的,可以建立社会协作关系的支点。也就是说他们很难走入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中。金融制度的这种设计其实把很多人排除在外。这种设计其实是把。财务以上的资产作为整个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人作为使用财产的工具,相当于是说把人物化了。那么在一个陌生的银行和他的客户之间去建立信任。这个信任建立的过程更多针对于中产或者资产群体。对于无产这部分群体现有的金融制度设计无法让他建立在生产的能力。所以现在国家提倡的整个扶贫工作其实是。抛开现有金融制度设计之外的。一个行政手段来让更多的人能够纳入到这种。社会生产,交换协作网络中来,让他们从一个无法走入正循环的圈外群体通过一个原始的力量,通过国家行政,财政的帮助,让自己人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人力资源。这种循环超过了正常的金融制度设计,在一个更大的国家框架下来完成。而对于国家来说其实是不以挣钱为目的的。

    在社区里面提供金融服务,而不是通过金融服务建立社区

    回归微观的层面来看,微观的层面来看,与其说格莱珉是一个银行不如说他是在社区里面去提供金融服务。我相信格莱泯即便不是提供金融服务,提供其他的商品销售服务,依然会是比较成功的社区。这里面最核心的部分离不开信任的建立。信任其实是一种网络的建立。那么格莱抿的这种周例会制度。其实是建立了一种协作网络,协作网络对于信任的评估和建立是有天然的诉求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五人小组的设计最终强信任关系的建立是一种。协作社区产生的副产品。如果这个协作小组是50个人,那么都很难产生一个强协作的社区。是群成员之间很难互相都做到彼此熟悉。

    People should not go to the bank,,bank should go to the people!——尤努斯

    在区块链与社会学的这篇文章中,我借用了郑也夫教授的观点。基于人格构建的信任体系,那么,这个体系是有一个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邓巴数150人。一个比较密切联系的社交人数大概是20几个人。把人这个强协作社区的人数限制在五个人以内,其实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那么这五个人社区所组成的协作网络也是一个基于人格信任的体系构建出来的信任组织。

    社交是人的刚需

    之前我一直挺不明白微信群这种存在,还有BBS的衰落。显然,从学习的角度。论坛会毕业微信群的灌水更有效率。但是微信群的这种火爆和BBS的衰落是两个已经出现的现象,我们不能因为旧有的世界观来去解释新的世界,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那么背后的。真实的逻辑是什么?后来听梁宁老师的课,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是教室人地刚取。很多人在微信群里面儿不只是说。看消息学习这么简单,它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交仪式,它可以很快的把两个人联系在一起。在格莱珉的五人小组,高战先生也分享过一个案例,最小的贷款是50块钱。然后每周来还一块钱的本金两毛钱的利息,他及时让不缺这50块钱,那么他贷款的目的是为了加入这个五人小组,他想来开会来参加大家的活动。所以社交是人的刚需,这个是不分圈层而存在的。

    为社区提供操作系统

    格莱珉的十六条公约相当于是为提供了一个操作系统。那么原来分散的这些零件通过操作系统连接在一起,可以对外形成一个有序的组织,可以和外界形成生产交换。所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或者这些。嗯。传统金融覆盖不到的这些服务群体,他们有劳动能力。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储备。本身也是资源只是这种资源需要一种新的方式的组织来发挥更大的价值。用计算机语言来讲,相当于是把五个配置比较低的计算机链接在一起重新装上新的一个操作系统,那么这五个机器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比原来单个个体五倍的更多的一个价值输出。

    那这个对我们的启发意义是说,我们如何开发一套属于自己社区的操作系统的,然后可以让对这个兴趣社区文化感兴趣的人,自己选择装上这套操作系统,加入这个社区的协作网络体系,享受这个社区的价值创造红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龚严18017743212:模式相当好
        格莱珉模式相当好。它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建小康就需要《格莱珉模式》。
        龚严 宣2018-09-03日

      本文标题:【社区观察】格莱珉银行-基于社区构建可复制的信任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ye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