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都经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啥样孩子就啥样”特别是这个时代,为人父母们更是在现实生活中解读着这句话。我有两个孩子,生活中天天都经历着比别人多的成长,经历着比别人多的挑战,经历着与孩子斗智斗勇的点点滴滴,也享受着镜子天天照着我们美妙而复杂的过程。
案例一将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
早上刚要与老大出门,就听到老二在房间喊“妈妈----”,每天早上能够在老二醒来前出门是头等大事。脑袋“嗡”的一声,完了,又要迟到了,因为她醒来我肯定要哄上半天,才能出门。直接悄悄走,又有些于心不忍。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卧室,告诉她妈妈要上班去了,下午回来去托管接她,现在爸爸陪她起床。
按照惯例肯定要撕心裂肺一阵,然后我抱起来哄一下,然后再给爸爸,最后还是要她哭着我出门,结果当然是儿子和我都迟到。
当我正准备硬着头皮说这样的话时。老二用没怎么醒的声音说道:“妈妈陪我,陪两分钟?”。我当时一惊,这话咋这么熟悉。不是平时我对她说的话么。“看手机五分钟,五分钟后你关还是妈妈关?”等之类提前预定的语言。好家伙,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至身!我没有现由拒绝。抱着试试的态度,陪她两分钟,当我说两分钟时间到了时,老二说“妈妈,再见!”当时那个心啊,又惊又喜,使劲地亲了亲那还没睡太醒的小脸,飞快地撤离现场。生怕她一会反悔。没想到竟如此顺利。
案例二青出于蓝胜于蓝
周末的早上,老公上班了,我一个人负责照顾两个孩子,老大赖在床上不起,还要求我给他讲故事,我正为他俩做早饭,对他的要求当然未能满足,然后各种挑战就来了。
我的大脑盖子一下子打开了,开启说教模式,站的床边“我现在给你讲故事,那我们得几点才能吃早饭,你看看都几点了,本来就起晚了,我肚子都饿了,还别说妹妹呢。。。。。。”这时老二过来了也站在床边,开启听不懂的语音模式“@#¥%&……%¥#@~.......”一个字也没有听懂,但是说的却非常流畅,一点嗑都不打。我都说完了,她一个人还站在床边对着他哥哥嘴和倒豆子一样,一点没有词穷的感觉。和那个电视脱口秀演员比有过之无不及啊!
后悔当时当时没录下来,没准这小家伙都能成网红。
我和老大吃惊地看着眼前的小家伙,有模有样的像个大人训小孩,顿时都笑翻了。可小家伙那表情一点也没受我们影响,继续嘚啵嘚.......,最后一句听清楚了。“赶紧起床,做作业,听见没?”说完自己出房间,留下我和哥哥面面相觑。
儿子说:“妈,妹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以后日子可不好过啊!”
案例三孩子的模仿能力无穷
家里窗户旁边有一个图书角,跟前放了一个小书架和一个小地桌,我们经常会在闲时围着那个小桌看会书,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看,会给老大讲讲故事。老大经常有事没事自己在那边翻会书。
昨天中午,老大让我给他讲《中国地理故事》,我就坐在地桌旁边,从书架上抽出这本书给他讲。这时老二也凑到跟前,学着我的样子,从上面抽了一本书,坐在我们旁边,也开启了“外语”朗读模式:“@#¥%&........”,里面的话不知道是怎么组织起来的,听着每一个都是字,但都不是词,可她读的很有连贯性,也很认真,但是没有一句我们能听懂得话。差不多能读五分钟之久,翻到了最后一页,然后再换了一本继续。我和老大都被这小家伙惊呆了。
惊叹于老二的超强模仿力。
案例四我老公的口头禅“好了好了”的应用
昨天晚上,老二又拿起他爸爸放在桌上了手机欣赏自己,我看见后说:“芮芮,你怎么又拿爸爸手机看,不是说好看五分钟,刚才你不是看过了吗?.....”我正还要继续。小家伙转过头,把手机递向我并说“好了好了,不看了,不看了”。我接过手机,对她讲“看手机久了会吧眼睛看坏的,.......”正要往下说。“好了好了,别说了,别说了。”表情里还带着嫌弃。他爸正喝水,差点把水喷出来,我被她噎得说不下去。和我老公四目以对,都被惊着了,这是一个不到两岁半的孩子的语言表达吗?
什么时候我老公的口头禅也成了她的口头禅,而且用的那么到位,那么贴切。
相信这四种场景做父母的一定不陌生,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小小的缩影。像这样父母影响下的好习惯、坏习惯举不胜举。我们作父母的这个模具,时刻在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模型。孩子的这面镜子也时刻照着我们作父母的言行。
如何让这面镜子照出正向的、合适的、我们期待的美照呢?
让我想起了在《正面管教》中有个两列清单,这个两列清单向我们展示出一个蓝图,一列全部是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另一列则是父母对孩子未来所期待的品质。而连接挑战与品质之间的桥梁则是正面管教的育儿理念。
每一份挑战将是孩子未来品质的机遇。
所以当我们被孩子这面镜子照出各种挑战时,我们将庆幸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们应该珍惜。利用镜子的功效,照出美的你。
以前以为上完大学学就上完了,有了孩子之后,才知道学是上不完的,学习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并不是任务,而是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的修行。所以不断地学习,不停地进步,持续不断地努力,把原件由内而外的改善升级,复印件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转变认识,换个角度
我们以为我们在教孩子长大,其实孩子在帮助我们成长,谁说我们不需成长,其实我们比孩子更需要成长。而且我们的成长关系和影响着好几代人,所以我们的成长比孩子的成长更重要,影响更深远。
育儿即育已,生活中的我们时刻用孩子这面镜子进行自检,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这个原件,复印件肯定差不了。榜样的力量润物细无声的就发挥出来了。
为人父母做好自己的样子,为人子女也做好自己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