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逸后劳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2-12-25 20:19 被阅读0次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运之。”

凡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的,就掌握了主动权,能从容不迫,以逸待劳。后到达战场的就被动劳顿。所以善长用兵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所调动。能使敌人主动前来与我作战,是因为我用利诱之。能使敌人不能前来,是因为我用危害吓阻了他们。因此,敌人休整好的,可以让他们陷于疲劳,敌人粮足饭饱的,可以让他们陷于饥饿,他们安营不动的,可以让他们调动起来。

中央红军在赣南、闽西间连续取得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用得就是诱敌深入,运动歼战的方针,在战争中就采取了以逸待劳的战术,其中第二次反围剿胜得酣畅淋漓,在我军军史上也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从中也可看出毛主席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战争中不断成熟。

1931年2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刚失败不到一个月,蒋介石即任命何应钦为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大规模围剿。蒋介石吸取了第一次围剿“分进合击,长驱直入”招致惨败的教训,第二次围剿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首先在苏区周围集结兵力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断绝一切物资进入苏区。以主力分路推进,互相策应的方式,试图一举消灭中央红军,占领苏区。

国民党新调来的第5、第26路军及第25师、第5师4个团,加上第一次围剿后留在苏区周围的第6、第19路军等部,共18个师、3个旅、3个航空队,二十余万大军,分别在苏区周边集结完毕,何应钦于四月一日正式下达了总攻击令。

而中央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后,红一方面军三万余人即分散在苏区各地作群众工作,打击地主豪绅民团武装,巩固和扩大中央苏区。

在得知国民党军发动第二次围剿后,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毛泽东和苏区中央局等领导机关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确定了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并于3月17-26日,先后发出反围剿准备的指示。

指示将中央苏区划为十个游击区,以独立团、警卫营等地方武装,领导少先队、赤卫队等民众组织,运用游击战术,执行扰敌、堵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等10项战斗任务。苏区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机构则动员和组织人民执行坚壁清野和支援红军作战任务。红军主力则秘密南移至宁都、石城、瑞金地区,进行反围剿的准备和作战训练。

国民党军发起总攻击后,大军分四路向苏区推进。第19路军之60、61师主力由兴国向龙冈、宁都方向前进;第5路军之28师、47师一个旅、43、54师,分别由泰和、吉安、吉水、永丰向东固、潭头、沙溪方向前进;第26路军27、25师,由乐安、宜黄向大金竹、洛口方向前进;第6路军8、24师、5师四个团,由南丰、康都地区向广昌推进。但在苏区地方武装、赤卫队等的袭扰下,进展缓慢。

毛泽东仔细分析了各路敌军情况,提出应先打敌最弱的第5路军,然后向东横扫,在闽、赣交界的建宁、黎川等地扩大苏区。4月20日,中央红军主力由宁都、瑞金、石城等地出发,于23日秘密集结到退却终点龙冈、东固等地,设下埋伏圈,守株待兔,静等敌第5路军进入伏击圈。

这次伏击,三万余红军集中在东固、龙冈这个狭小的地方,隐蔽长达二十余天,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当时国民党军也派出了大量的特务进入苏区刺探情报。苏区中央局的一些领导也对红军隐蔽在敌人眼皮底下的行为十分担忧,将其称之为“钻牛角尖”。对此,毛主席表示,相信我们的红军,相信我们苏区的人民群众,红军一定能完成潜伏任务。最终国民党军也没发现隐蔽在他们身边的红军主力。

5月10日,国民党军继续向中央苏区中心区域推进。其中,第5路军28师和47师1个旅,于13日由富田地区分两路向东固前进,15日进到桥头江、择龙坑一线。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作战胜利后,利用缴获的一部只能收报的电台,建立了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而敌军并不知道这个情况。敌28师出发前一夜,竟用明码通告自己的行程,被红军获知。

14日,毛总政委和朱总司令命令红军集中兵力,歼灭由富田出动之敌28师和47师1个旅于运动中。15日拂晓,红军各部按部署开始行动。16日,中路红三军主力和右路红四军、红六四师,向正在沿中洞至东固大道东进的敌28师和47师1个旅展开攻击,竟日激战后,敌28师被全歼,师长公秉藩也被我军俘虏,后冒充士兵脱逃。

之后,红军向东横扫,半个月内五战五捷,共歼灭国民党军三万余人,痛快地取得第二次反围剿战斗的胜利。毛主席高兴地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山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相关文章

  • 先逸后劳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

  • 以劳为福,以逸为祸

    训曰: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有云:“天行健,君子...

  • 劳 与 逸 🦜🌿

    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天廿四小时。看你是如何做到合理安排,把时间量化到我们的生活,(7小时) 睡眠、(90...

  • 演讲课

    关键词: 一劳永逸地知识和技能 一劳永逸地知识和技能 拥有什么特性才称为“一劳永逸地知识和技能”? 1、高频技能—...

  • 第四计:以逸待劳

    在古代战场上以逸待劳在军事斗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先处战场者以逸,后驱战场者以劳。化为现代竞争中,在己方势力低于敌方时...

  • 易经64卦白话之《周易自测牌》第三卦屯卦哲学诠释

    《周易自测牌》第三卦屯卦水雷屯(屯卦) 时下艰难 卦象曰:刘备初不得志,出卖草鞋于市集,万事开头难。先劳后逸,苦尽...

  • 怎么会有一劳永逸的想法

    这世上真的有一劳永逸方法吗? 前几年对于追寻一劳永逸的事情乐此不疲,最近才发现一劳永逸的事情是海市蜃楼一般的存在。...

  • 技能的本质

    更简单,轻松,一劳永逸。

  • 一劳·永逸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道理。 我曾经总想一劳永逸。 总想用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到头来,不但无...

  • 好劳恶逸

    父亲一生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他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嗜好,便是劳动。“人无生活做,吃断斗量金”,是父亲的口头禅。记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逸后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mg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