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们不常回去的地方,称之为故乡。
“多少人长大后,踏上车的那一刻,从此后,故乡只有冬,再无春夏秋。”
因为有个很远的地方,所以世界上才会有故乡。---------题记
每一个远走在外的人心里肯定都会有一个角落,是只留给故乡这一座城的。也许她早已拆迁,或许她还在那里等你,只是你为了生活离她远去。但是,每一个人再功成名就,心里都会有一方土地一个角落是只留给故乡的,或回忆、或缅怀,虽然可能再也回不去... ...
偶然间看《跨界歌王》听到了陈建斌自作词的歌《给内个谁的第一首诗》:
二环路上明月光
照在钟鼓楼就象是霜
抬头望着被人踩过的月亮
低头想起我的小村庄
叮叮铛铛铁匠房
我舅爷在钉马掌
蝴蝶穿过啤酒花停留在
我爷纳凉的床
黄渠边我姨洗衣裳
我问渠水流向何方
麦场上我舅带我看露天电影
有人睡在回来的路旁
最爱跟着我奶走亲戚
觉得别人家的饭菜真香
记得是谁看着我跟我奶讲
他长大要去很远的地方
八家户,我的小村庄
庄稼地已盖满了房
... ...
看着到处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故乡的印记只能留在回忆里,抹不掉,更忘不了。
我们越来越爱回忆以前了,只有那个时候的自己是最纯洁的,也是最简单的。曾经的玩伴、校门口的零食、集市上的烧饼夹辣条、庄稼地里的冰西瓜、一毛钱一根的雪糕... ...回首看,再也找不到这些踪迹。
终于到了小时候羡慕的年纪,却发现不是当初想象的生活。
一年一度的春节,也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当你绕着自己出生的村落走一圈,看着满地打闹的孩子们一个个充满童真的脸,似曾相识又未曾相识。除了家人,这座村落里也只认得几位腿脚不利索的爷爷奶奶们了,和他们聊聊家常,心里竟不由得一阵感动。
那个整日身穿军装给我讲抗战生活的太爷爷,好久没听他坐在我家门口讲故事了;
每次见到我都会给我拿零食吃的奶奶,好久不见了;
那位喝完酒在村里耍酒疯、总会被婆婆追的叔叔,以后应该不会再酗酒了吧;
亲爱的爷爷也不会给孩子们堆雪人了,二伯再也不会回老家来了... ...
原来,我只是还活在自己的回忆里,现实却早已物是人非。也好似应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说: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不是我们不回去,而是故乡我们再也回不去。自从少小离家后,归来却已无路。
他已值中年,人生阅历无数,在外尝尽了山珍海味,也听惯了各种阿谀奉承,但是每次回老家面对父母,面对自己马上要拆迁的村落,他就变回了一个孩子。他会直接用手去拿刚出锅的饺子,也会随手摘院子里妈妈种的大葱、黄瓜、西红柿吃的津津有味。
在世间的物欲横流及浮躁之外,这好似两种角色的对换,是最放松的地方,也是最温馨的时刻。
是否还记得鲁迅的《故乡》?还有那一幅“闰土瓜地月下、胡叉刺猹”的经典插图?初中时并不能真正理解,只知道老师说“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形象、还有鲁迅的“三个”故乡:记忆中的、现在的、未来的。十几年后重读文章,竟别有一番情怀: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愿我们归来,仍是少年... ...
来自网络关于你的那座城,有哪些抹不掉的记忆呢?欢迎文章下方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