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古体诗词散文闲话古诗词
张志和的这首小词,完美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张志和的这首小词,完美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作者: 公子楸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18:32 被阅读18次

张志和生活在唐朝,被唐肃宗贬官后,索性不再出仕,纵情山水之乐,字号烟波钓叟。

他著作的《渔歌子》一词一共五首,描写了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渔夫生活。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他最为著名的一首。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的前两句写景,富饶的江南水乡,前一句描写了远景,后一句描写了近景。五点景物依次排开,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并且,诗人擅长从动态着笔,写白鹭是飞,水是流,鳜鱼是肥。点名了地点,季节,写景极具画面感。

中间两句写人,虽然只写了两个雨具,却勾勒出了人物的外形特征。同时,对揭示全诗的题旨和情趣,有了很好的表现力。青和绿,不只写出了雨具的颜色,给我们鲜明的印象,和整首词描绘的烟雨蒙蒙的景象也非常和谐。

最后一句,诗意隽永,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不仅写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写出了人物的生活态度。最妙的就是“斜风细雨”的“斜”字,信手拈来,写出来人物的感受。风,有大小,有疾徐,有冷暖。但风斜,非体察入微者不能言之。说风斜,是从风的参照物细雨来说的,因为雨脚斜,所以感受到风斜。其实诗人在这里不是要表现风的方向,而是要表现风的微弱。如果也能反映出人物对风的感受,但是不能引起读者对风的视觉印象。削弱了这首诗的感染力。这一句表现了渔夫不畏风雨,热爱自然,纵情山水的垂钓生活。

诗中的渔夫其实是一个忘情江湖,志不在渔的隐士形象。也是诗人自己的真实写照。这首词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达到了完美而自然的艺术境界。一首短小的词作,取得了如此的艺术效果,不得不让人叹服。

这首词,诗人并不去刻画心理活动,而是把人物放在高度典型化的环境中。通过对人物生活情趣密切相关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外在形象的勾勒,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诗人做到这些,又不事雕刻,采用白描的手法,只见自然之趣,不见人工之痕,自然,生动。

刘熙载称之为风流千古。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影响。和诗者无数,很快传入日本,日本天皇还曾拟作过五首词。

相关文章

  • 张志和的这首小词,完美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张志和生活在唐朝,被唐肃宗贬官后,索性不再出仕,纵情山水之乐,字号烟波钓叟。 他著作的《渔歌子》一词一共五首,描写...

  • 千盟园景浅谈明清园林设计的审美意境

    明清园林设计的氛围可以使人们体验到不同艺术和意境的美。它揭示了人的完美、美丽和真实。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氛围,体现了...

  • 彦子八毛~儒道释

    儒道释的区别,同样也是修身、修行、修心的差别 三家代表三个境界 儒家:人与人的和谐; 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 佛家...

  • 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

  • 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午带小宝出门,在小区里溜达,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白猫在长椅上蹲着,豆豆走过去伸手就把自己正在吃的棒棒糖要喂给小白猫,...

  • 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它和我打招呼 今早五点二十分,我从机场回来,打开车门耳旁便传来两声特别又熟悉的声音...

  • 人与自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 读《天人互泰》 开哲学境界

    读《天人互泰》开哲学境界 “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

  • 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道教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与追求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问题。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

  • 人与自然和谐

    凌晨四点起床,带上水和干粮和大菜头一起就往白云山上冲,由于昨天下过雨,早晨山顶一般会有雾,如果运气佳,赶在日出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志和的这首小词,完美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p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