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母,总在不断地被需要,甚至某些时候,养育孩子的压力便会将人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研究指出,约14%的父母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体验过倦怠情绪。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触,觉得现在当家长真的是一门苦差事,但反过来自己小时候,我们的父母可没有遭遇过这个难题。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引起了现在家长们的种种不适和焦虑,这并不是偶然。
1
“累”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家长的关键词了,为什么这么累?前有800W的学区房,午夜十二点的陪读吼叫,后有高不可攀的家委会简历,为什么现在的家长会如此不同?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记者,背靠陕北黄土,采访一个正在放羊的小娃娃。记者问:“你每天都在干什么呀?”“放羊。”小娃娃答道。记者又问:“放羊为了什么呢?”“挣钱。”记者再问:“挣了钱呢?”“娶媳妇。”接着问:“娶了媳妇呢?”“生娃。”记者不放弃:“生了娃呢?”……小朋友想了想,说:“放羊。”
小时候看这个故事,觉得这样的人生太无趣,思维平庸愚昧无知,但这种情形在过去农村就是这样的死循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好打洞。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孩子仿佛一出生就自带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
家长们不过问孩子学习的随缘心态背后是对于命运的认同。这也使得大部分家长对于教育的投入(包括金钱投入和时间精力上的投入等)都是有限的,更何况在巨大的生存压力面前,读书比现在刚毕业大学生买一个名牌包包可要奢侈多了。
既是命运,那就是注定好了的。孩子会读书被认为是天赋,是不是那块“料”很重要,与生俱来自然也就不需要去努力争取。并且,社会阶层流动通道的狭窄使得针对教育的投入显而易见,但受教育之后的出路却成为问题,读书在很多家庭看来根本上不是一本划算的“买卖”。
2
随着大学的扩招,精英教育开始走向大众教育、平民教育,许多寒门孩子经由教育走向了一条他们父辈望尘莫及的道路。阶层流动通道的开放、社会的包容和接纳(比如社会的用人需求等)使得现在的家长群体中不乏从农村经由教育走出农门者,他们尝到了教育的甜头,成为了打破“子承父业”枷锁的尝鲜者和受益者。并且这样的案例在身边发生得越来越多。教育被神话,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阶层的流动让他们看到了比之父辈们脚下土地更大的世界,也因为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更多的焦虑和不安全感。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在城市辛苦打拼生活,忍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房价上涨、高昂医疗、育儿成本等;另一方面,脱离土地情感的他们生活方式与之父辈们有着千差万别。
无法融入的城市和无法回去的农村无不透视着他们无处安放的身体和孤独寂寞的灵魂。
比之过去,他们显然已经收获了希望,但比之未来,前景依然迷茫。
从之前的命运死循环到后来的人生天花板被推高,教育被赋予了更多改变人生命运的意义,也使得更多孩子被寄予了厚望,毕竟未来是属于孩子的,生为孩子具备更大的机会和可塑性。
3
如何塑造孩子呢?这个问题成为了困扰家长们的普遍性难题。
孩子的成长可塑性迎来了家长们的期待,但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家长们在培育孩子过程当中目标和方向感的缺失。
别的孩子都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了,我们要不要上?如果不上,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别的孩子都在吃好几百块一桶的洋奶粉,我们不吃,会不会影响孩子发育?
别的孩子都在穿名牌、大牌,我们不买,会不会被笑话很穷?
别人、别人、别人……在相当多的家长眼里,时时刻刻都看到太多别人,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常常以别人做什么、怎么做为准则、指南。既要时刻看着别人,自己又要时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队。
发现需求进而帮助孩子去完善自己的人生,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这种优秀如果只是发生在一个孩子身上,那么父母显而易见一定是劳苦功高的,现实是这种优秀的提升是全社会层面的,自家孩子在进步,别人家的孩子也在进步。父母找不到价值感,里煎外烤,焦虑也就随之产生了。
照过去家长们的经验,循老路重教育是必然的。但过去只看分数就够了,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考个好成绩出来万事大吉。坏就坏在未来的规则是什么呢?没有人知道。但无论规则如何演变,所谓的终点势必有人会抵达,有人拔得头筹,有人逆风翻盘,有人抱着积累经验打怪的想法来闯关,有人注定沦为陪跑黯然离场。
就像某首歌唱的那样:
直到最后一刻
决不后退
就算战火连天
希望还在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