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渴望能够被聆听和被表达,那么“症状”就可以转化为资源。
《停止你的内在战争》作者:黄仕明
黄老师书里有一个案例,一位去找他做咨询的强迫症患者,会控制不住不停的洗手,直到把手洗的蜕皮都停不下来。
在约好咨询的时间里,这位患者没有按时到达咨询室,黄老师等了患者好一阵子还是没有出现,黄老师通知助理,不要给患者发信息或者是电话催促提醒。
全然允许接纳患者的迟到不守时,过了大概二十几分钟患者到来了,患者对黄老师说“我迟到了,但是谢谢你没有追问我,因为迟到对我来说很有意义,我只要约人见面或社交,都会很紧张,我的强迫症往往就会发作,忍不住不停洗手,停不下来,一直洗,一直洗”……
拖到最后,时间过了,我恐慌的无法出门,只想让自己躲起来不见人,就像刚刚我知道咨询时间到了,我就去洗手,我似乎有一种测试的感觉,看看你会怎样回应我……
我把手机放在洗手盆旁边,一边看着电话一边洗手,我看你会不会来电话或者信息追问我,但你没有,我就更加放松了,我真的很开心!于是我决定,再洗一阵子,我就来找你,现在我是带着放松和微笑来找你的!
在这位患者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非常挑剔,常常指责他,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他不断的要求自己表现得更好,用所有的力量去压抑自己的需求和脆弱。
“症状”是渴望的负面表达,但紧张、害怕、脆弱袭来时,内心深处自然的人性需求只能用“强迫”的方式表达,无声地向世界讲述渴望,我渴望被理解,我渴望安全,我渴望被温柔对待,洗着手,看着手机,等待着世界的回应……
在黄老师这里患者感受到包容,允许,信任…好像有一个回应的声音说:没有关系,我看到你,我感觉到你,我接纳你,我不是来改变你的,你就这样,世界就可以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