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叙事助益回归心灵
我们自己的心灵舒适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会更加亲密无间。——帕克·帕尔默
如何超越小我内心强大?(赶走心灵寄生虫)
帕尔默《教学勇气》核心概念之一:这种密切联系生命根基的自身认同是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这种联系中,自我生命中所有力量汇聚,进而形成神秘的自我:我的根基组成,赋予我生命的父母的性格,我成长的文化环境,支持过我的人,伤害过我的人,我对别人和对我自己做过的有益的或无益的事情,爱的体验和痛苦的感受,所有这些,明朗面对毫不回避,安住其上,复归内在完整,体验平和自信,力量汇聚不分离。
核心概念之二:自身完整:识别选择,接受原本是的整体
自身完整要求我识别那些所能整合到我的自我个性中的东西,分辨其中哪些合适我,哪些不合适我——我选择的赋予生命活力的方式与汇聚在我内部的各种力量有关:对这些力量我是欢迎它们还是害怕它们,认同它们还是反对它们,追随它们还是拒绝它们?通过接受我原本是的那个整体,就意味着变得更加真实了。
在学生面前暴露短板没有关系,但要真诚。
穿越恐惧,净化心灵
只有当我们识别认领我们自己的阴影(恐惧),并且对我们创造的黑暗负有责任时,我们才有可能唤醒"我们天性里的更美好天使,"即一种使得个人和制度机构都更具人性化的内在源泉。——帕尔默《教学勇气》
迎向恐惧穿越恐惧,不迎合,不躲避。如叙事写作,贴近实相,触及心灵的柔软处。
二、如何穿越恐惧复归内心安适自在?与内心对话:叙事分享
(一)与内心对话,对万物有感觉
对万物有感觉——永恒的觉知,这是我们每个人身上天生拥有的宝库,贴近生命实相毫无界分的洞察。
洞察是慈悲之花,只在纯净的心灵上绽放。
教育智慧,结缘纯净的心灵。心灵纯净,靠自己开启自我净化模式。
《另一种可能——一位特级教师的跨界生长》作者池昌斌说:"一个不能对万物有感觉的老师,就不会设计出能够滋养儿童心灵成长的教育!"
1.对万物有感觉:与内心对话,与好书对话,回归心灵。
2.对万物有感觉:叙事分享,叙写体验,助益回归心灵。
(二)叙事分享助益回归心灵
叙事探究是一种助益回归心灵的体验方式,真正的共同体是我们教师自己。
叙事探究:借助一线教师日常工作的最细微处用心领悟教育的精妙极致道理,激活心灵智慧,唤醒和提升教育者内在生命力。
专家的建议杯水车薪,真正的共同体是我们教师自己。——帕尔默
线上+线下精神家园(互联网让乡村教师也能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这是有温度的故事)
谦恭来自于平等心,我们的教育需要安歇在心灵的祥和中。(愉快的时候不散乱,不愉快的时候能去找解决之道)
人类的心灵不想被人解决,只是想要被人看到和听到。——帕尔默(面对学生,学会倾听,助他回归心灵)
案例一:汪琼《阅之光》
1.教学,是永无止境的相遇
2.那些受伤者教会我的事
3.人啊,先认识你自己
节选:真理向来简单,但抵达它的道路从来不会简单。教学其实也是生命体,链接和贯通学生、学科、教师彼此的生命。生长亦是它全部的意义。认识到这一点,几乎将坎坷尝遍。如果没有阅读、写作之光,长夜未必有镜头。
如果学生和学科可以解释所有教学的复杂性,我们付诸世界的标准方式可能就有了。尽可能与我们的专业领域保持联系,学习足够的技术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但是,还存在第三种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我们需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帕尔默觉得这才是教学最大的困境。解困之路,就在《教学勇气》。这本书几乎是我的真名天子,只觉得书中每一句话都是为我而写,为我而来。痛感相逢恨晚,又不免自我安慰:如果早早相遇,你没有对等的能量跟它进行心灵呼应,精神互动,不也枉然?面对这本书,仿佛在冰冷的山脚下晒太阳,冰冷的身体一寸寸暖和起来。眯起眼睛,整个世界仿佛浸照在阳光下。这种滋味,已是久违。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
"儿童是成人之父"。回到求知者的位置,悄悄地从专家的位置撤退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