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不父,子若何?

作者: 海若何許 | 来源:发表于2019-02-12 14:12 被阅读19次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里有言“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今,我们仍重“孝道”,尊老在前,爱幼在后。年轻人不孝敬父母长辈,我们说他不孝;不奉养父母,我们又律法判刑。但,若果“为老不尊”,若果“父不父”,似乎却无下文。

父不父,子若何?

      昨天家里父亲又突然因为一件小事大发雷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坐在客厅,低头摆弄手机。并没有学会冷静,只是过年不想争执。话太难听,回房睡去。今天他带我们去喝早茶,我跟我的母亲说了六个字:不道歉,不和解。

      我的父亲是一个大男子主义很重的传统男人。他从来不会道歉,从来觉得自己没错。曾经,因为很多因素,也因为他是父亲,家里的支柱,所以我们都体谅他,都容忍他总是突如其来的喜怒无常。但这不代表那就是对的。他总是当时一顿发火大骂,事后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又或者是心情好了,便对你示意讨好。可伤害已经造成了,捅人一刀,再带你上医院,就完了吗?难道就能掩饰遮盖你捅了人的事实?天底下从来没有这样的道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使你是父亲,是长辈,犯了错也该道歉。

父不父,子若何?

      我很喜欢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在他的笔下,父亲就像个大孩子,和孩子像朋友。我认为,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也该如此。偶尔父母应该是父母的身份,教孩子做人道理;偶尔父母应该是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成长。若果“父为子纲”,“纲”为榜样,那我希望为人父母,便应该以身作则,做错了就该道歉。

父不父,子若何?

      如果父母长辈自己都没做好,那你如何教好自己的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为”,“子若为”。莫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影响了孩子,也莫让自己的行为举止寒了孩子们“尊老”的心。

相关文章

  • 父不父,子若何?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里有言“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今,我们仍重“孝道”,尊老在前,爱幼...

  •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 《论语》67:做好自己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 凌云日记【第860篇】:《真人#243》

    《太史公自序》 “夫不通礼仪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

  • 每天读《论语》之二十四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

  • 每日一则学论语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 论语每日一思第303天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 《念楼学短》学习录5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

  • 《论语别裁》134(颜渊)|君臣父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不父,子若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fk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