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楼学短》学习录5

作者: flyinrain12123 | 来源:发表于2019-07-01 16:12 被阅读5次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释义

齐景公:名杵臼,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

得:可以。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诸:代词。

感受

上一篇是子贡问政,这一篇是齐景公问政。提问的人不同,孔夫子的回答也不同,体现了很强的针对性。

齐景公问政时,隔壁鲁国刚刚发生了政变,鲁昭公被“三桓”(指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个政治家族,因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驱逐,正在齐国流亡。这相当于邻国国君被氏族头领推翻,也就是“君不君,臣不臣”。而孔子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是针对这一“国际”事件,作为听者的齐景公对这种状况也是感同身受,因为他当政之前,齐国刚刚发生过崔杼弑齐庄公之事,也有崔氏、庆氏先后控制齐国政权的往事。更重要的是,就在齐景公问政孔子之际,齐国国政也是被国氏、高氏、陈氏等几个大的政治家族所掌控的。

脱离当时的背景,单看夫子回答如何治理国家这句话,似乎没什么意义。无非是说,君要尽君道,臣要尽臣道,父要尽父道,子要尽子道。简单说,就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如同今天讲的,各自有各自的样子,领导有领导的好样子,干部有干部的好样子。

然而,什么是君道、什么是臣道、什么是父道、什么是子道?夫子没有细说。我想,这其中还有一个标准问题,或者说话语权问题。就是各自的道,或者各自的好样子,标准是什么、谁说了算?这就是话语权的问题。作为一国之君,齐景公自然希望朝内君臣各守其道,国内百姓家庭有道,长幼尊卑各自有序。

然而,这只是一种结果,而非一个方法或过程。所以,夫子的回答,表面看是针对齐国当时的问题,然而并没有回答齐景公如何治理的问题,只是抛出了一种与那时情况相反的理想状态。可能这也是夫子的一种方法,先告诉你需要达到的状态,你认可了,自然会询问我方法,到时候我再慢慢传授。

相关文章

  • 《念楼学短》学习录5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

  • 《念楼学短》学习录34

    原文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君其纳之!”公...

  • 《念楼学短》学习录29

    原文 孔子之故人曰原壤,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原壤登木曰:“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歌曰:“狸首之斑然,执女手之卷然...

  • 《念楼学短》学习录33

    原文 狄侵我西鄙,公使告于晋。赵宣子使因贾季问酆舒。且让之。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

  • 《念楼学短》学习录3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释义 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匹夫:古代指平民...

  • 《念楼学短》学习录2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释义 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

  • 《念楼学短》学习录1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

  • 《念楼学短》学习录7

    原文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 《念楼学短》学习录9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

  • 《念楼学短》学习录10

    原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念楼学短》学习录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ag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