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简介
遥忆在英国做博士研究的岁月,我囊中羞涩,却没有丢弃寻奇觅胜、访古探今之心。凭着自己精心设计的旅游线路和一双韧腿,我穷游了英国的许多地儿。后来我认识了史蒂文。这个原本只爱户外攀岩和摩托赛车的大小伙儿愿意背上沉沉的行囊陪我走世界。有了壮汉的陪伴,我的胆子也就长毛了,设计的旅游线路越发蔓延。走出了英国,从欧洲到美洲,都留下了印记韶华的足迹。
然而,两个娃娃的诞生中断了我俩那种挑战体能极限式的漫游。尿布和奶瓶毕竟难以成为这种旅途的惬意伴侣。弹指间,两个娃儿已长成活蹦乱跳的大姑娘。妈妈见她俩腿脚强健,掂度她们能跟上父母的步伐,便心生重拾往昔风流之意。2018 年暑假,妈妈没有带她们去悠闲度假,而是设计了一条挑战她们体能的线路。
这样的旅途对两个娃娃来说并非易事,然而她们却在这初次尝试中获得了挑战自我的乐趣。妈妈因此将会设计更多类似的旅游线路,带上两娃儿寻幽探秘。同时,我们也在“英国文化园”公众号开设新栏目“寻幽探秘走英国”,跟读者们分享我们旅途的点滴。我和史蒂文向来不喜欢往人堆里挤,因此我们所走之地可能是一些大家未曾听说过的非旅游热点。
英国一直不是国人出国游的热门目的地,主要是因为英国签证难办且在英消费高。自英镑贬值以及英国政府放宽对华的旅游签证政策,到英国旅游的国人大幅增加。英国交通部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就有11.5万中国游客抵英,较2016同期增长47%;旅游开销增长2.31亿英镑,较2016同期增长54%。多数中国游客选择跟团游,约占42%。
英国的确是一个值得游览的国度。从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堡与庄园,到风光迤逦、未经玷污的自然景观,都散发着迷人的风采。英国的各大名胜古迹就不需我多言了,大家可以在互联网中一网打尽。在大家尝遍网络上的旅游大餐后,“寻幽探秘走英国”系列给大家提供几碟特色小菜,以供茶余饭后消遣之用。
“寻幽探秘走英国”的第一个系列是记述我们刚刚结束的北上苏格兰自驾游的五篇文章:
(1)地裂 –Gordale Scar:造化随意挥鬼斧,天崩地裂生幽谷
(2)英国北部及苏格兰自驾旅途:牧草莽莽蹊径盘旋,客路匆匆山水自闲
(3)山中小村– Ettrickbridge:山林古村别样绮,养在深闺人未识
(4)灰马尾瀑布与西藏宝刹–Grey Mare’s Tail Waterfall & Samye Ling:翩盈玉带青嶂上,静谧宝刹溪涧旁
(5)苏格兰女王被囚禁地 Lochleven Castle:身陷囹圄志不贫,秀色难留帝王心
****************
身陷囹圄志不贫,秀色难留帝王心
苏格兰女王被囚禁地 Lochleven Castle
偶遇利文湖城堡(Lochleven Castle)可谓一种缘分。我们驾车从尼斯湖到爱丁堡会经过金罗斯(Kinross)这个小镇。利文湖城堡就位于金罗斯镇。然而我在安排行程的时候仅打算在金罗斯住一宿,第二天一早便赶路到爱丁堡游玩,因此没去留意当地有什么景点。
利文湖城堡(图片来自网络)
那一天,当我们从尼斯湖驱车三个小时,快到达金罗斯镇时,已是下午6点了。由于白天游玩时仅仅随便吃了三文治和一些零食,我们此时已饥肠辘辘,想要找家好餐馆饱餐一顿。丈夫厌倦了旅游区和城镇的餐馆,希望能在金罗斯附近的小村落里找到用新鲜食材做的饭菜以及喝到新鲜啤酒。他没有径直开车进入金罗斯镇,而是在附近的村落绕行。然而,附近的村落都很小,仅有民居。丈夫失望地驾车进入金罗斯镇。
他先开车在镇内绕行一周。镇子不大,餐馆和酒馆倒是不少。丈夫有这么一种本事,他能从酒馆的外表看出那家酒馆是否出售好啤酒。他选择了一家能进入他法眼的酒馆。我们驶进酒馆后面的停车场,发现这里停满了车子。丈夫颇为得意地说:“瞧,这么多顾客。这家酒馆应该不赖!”
酒馆外的啤酒园(英国的许多酒馆都有一个啤酒园beer garden,供喜欢在室外喝啤酒的顾客使用)里坐满了人。我们推门进入酒馆,眼前的景象没吓我一跳。酒馆内没有一张空桌椅,而且还密密麻麻站满了人!服务生在顾客间疾步穿梭着,连瞧都不瞧我们一眼。我好不容易才逮住一个服务生问什么时候会有空桌子。她说:“不好意思,我们今晚全订满了!”
我们只好怏怏而去。没想到第二家酒馆内也是相似景象。到了第三家,我说:“你们别下车了,我自己进去问问吧。”这家餐馆面积很大,外观很豪华。我进入门廊,两位美女知客笑脸相迎。门廊与内室相隔,看不到室内情况,但我听不到鼎沸的人声,心中不禁暗喜:估计这家有空座位!
然而两位美女说:“我们有座位,你们可以进来坐,但大概要等45分钟左右才能点菜。厨房忙不过来。”我一听,暗暗叫道:还得等45分钟?我们肚子都饿瘪了!
我问两位美女:“为什么镇里的餐馆酒馆都这么忙啊?”她们告诉我:“今晚镇上有场大型音乐会,大家都在音乐会前约出来喝酒吃饭呢。”
回到车上,我对丈夫说:“看来所有的馆子都满了,还是买外卖填填肚子算了。”可是丈夫仍不甘心,说要到小镇的边缘看一看再买外卖。
我们来到镇郊,看到一片很大却很简陋的停车场。远远望过去,停车场的另一边有几座货仓式的建筑物,而在货仓建筑物旁的屋子建有奇特屋顶。丈夫的视力好,指着那边说,那里好像是家餐馆。我们穿过停车场,看到“The Boathouse (船屋)” 的牌子。这究竟是啥?我们心中都没底儿。
“船屋”餐馆外部
我下车走进这座奇怪的建筑物,发现这的确是家餐馆。在前台等了一会儿,一位服务生向我走过来。我询问有没有供四人用餐的空桌子。她说要去问一问。等了老半天,她回来说可以给我们安排一张桌子。我兴高采烈地把这消息告诉大家。两个娃儿在我们找餐馆的一路都闷不作声,一听这消息马上就欢呼起来。
环视“船屋”餐馆,我不禁忆起广州那些以“渔村”命名的餐馆。广州有不少以吃河鲜、海鲜为主题的酒家和餐馆。“渔村”的名字清晰地告知食客餐馆以鱼为特色,而且这类餐馆往往还会把活蹦乱跳的鱼虾呈现在食客眼前。很多“渔村”餐馆的水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之多可与水族馆媲美。我在英国也上过几家以吃海鲜为主的餐馆,但它们并没有凸显餐馆做海鲜菜式的特色。
这家苏格兰“船屋”餐馆却主题彰显,与广州的“渔村”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船屋”餐馆虽没有在食客们面前展示鲜活的鱼类,却在其室内设计上花了一番心思。推门进餐馆,那些悬挂墙上貌似残旧的渔具便霍然入目。走近接待台,三条硕大的鱼标本更是抢眼球。
入座后,我边喝着饮料,边四处打量,细细品味这餐馆设计师的胆识和创意。趁隔壁长桌的一大帮人用餐完毕刚刚离场,我可以近距离欣赏墙上的画作,感觉有点儿像参观艺术馆。这设计师不但喜爱多种题材以及表现手法的画作,还在设计中掺入一些冷幽默。
餐馆内挂满画作的墙
先看看憨豆先生的脸被嫁接到蒙罗丽莎身上。画中憨豆先生一副满足自得的神情,不知是因为他对餐馆饭菜十分满意,还是为自己能与这位世上最有名的女士结合而洋洋得意。再来瞧瞧第二幅画,画中题词为:There is a fine line between fishing and sitting by the river like an idiot. (垂钓与像个白痴那样坐在河边仅是一线之差。)人们要是没有宽广的胸怀,估计是难以接受这位设计师的冷幽默的。下面第三张照片最上方那句话便是设计师人生观的最好总结:Only dead fish go with the flow. (只有死鱼才随大流)。这位设计师正是处处显示其独立特性之风,以摆脱随波逐流的平庸设计。
**************************
丈夫这一路都在找出售新鲜啤酒的酒馆。所谓新鲜啤酒就是被英国人称为“cask beer (木桶啤酒)”的两度发酵啤酒。丈夫认为这样的啤酒才是真正的啤酒(英国人称之为real beer),也是他最喜欢喝的啤酒。英国的传统啤酒是用大木桶(现在大多使用金属桶)来酿造的。酒厂在啤酒完成了第一次发酵后再次加入糖和酵母,然后把酒桶送往各酒馆的地窖存放。因为没有经过加热杀菌,木桶啤酒的有效期短,但也因此保留了原味。各酒馆的人员需自行判断啤酒是否完成了第二次发酵以及何时开桶,所以每个酒馆的“木桶啤酒”都有其个性。这也就是英国传统酒馆的一大特色。
无奈这家餐馆只提供瓶装酒,使丈夫有点儿失望。他浏览了一遍酒单,发现了当地酿酒厂酿制的“玛丽女王”啤酒,便想尝尝当地啤酒。当我看到酒瓶,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酒瓶正面有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图片,后面有一段关于玛丽的简介。
我还是第一回见到印着人物简介的啤酒瓶,便忍不住拿起酒瓶细读起来。一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玛丽女王被囚禁在此地并被迫退位。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原来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呢!尽管年月久远,玛丽女王仍在很多苏格兰人心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苏格兰与英格兰统一之前有过两位女王,第一位女王两岁登基,七岁驾崩,因此只是名义上的一位女王。第二位就是被称为“Queen of Scots (苏格兰人的女王)”的玛丽女王。虽然这位命途多舛的女王执政时间也不长(在位25年中真正掌权时间仅为6年),但她是一位真正掌控过实权的女王。而且玛丽女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世人津津乐道,她的故事更是文学、艺术家们喜爱的素材。
玛丽女王(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吃完了餐前的面包条,饮料也喝得差不多了,却仍不见上菜。小可燊坐不住了,要我带她到外头走走。只见窗外是一个巨大的帐篷,帐篷内摆了十来张大圆桌和许多餐椅。英国人夏天喜欢在户外搭建大帐蓬开派对,既可享受新鲜空气,又不怕风雨和日晒。
我跟可燊推开餐馆的侧门走出去。我这才发现外头是一个木搭的平台。绕过大帐篷,我们眼前豁然开朗!原来这个木搭的平台和餐厅建在湖边的岸上。湖面非常开阔,眼前是码头和停泊的几艘小舟,而远处是连绵的树木和山丘。平台上有好几张咖啡桌和藤椅。我坐下来欣赏远处的湖光山色。可燊安静地坐在我的大腿上,似乎也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
我的目光突然被远处朦胧的炮楼建筑(下图从左数起第二和第三根旗杆之间)吸引住了。难道那就是玛丽女王被囚禁地?
我盯着炮楼出神,思绪飞到470多年前战火弥漫的苏格兰……
1542年,玛丽出生仅一周父王驾崩了,她六天大便登基成为苏格兰女王。英国军队不断袭击苏格兰,苏格兰王室为了联法抗英,把玛丽许配给法国王子。玛丽的母亲担心英国人攻陷苏格兰捕获玛丽,便把五岁的玛丽送往法国,由法国皇室抚养。玛丽在法国宫廷中生活和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了一名多才多艺的少女。十年后,玛丽与法国王太子完婚。婚后一年,她的丈夫继承了法国王位,她成了法国王后。1560年玛丽的丈夫驾崩。成为寡妇的第二年,年仅18岁的玛丽返回苏格兰,接管苏格兰王位。
此时的苏格兰教派斗争激烈,毫无政治经验的少女玛丽周旋于一群老谋深算的政客之间。她选择了对内采取平衡新教与天主教两方势力,对外争取与英格兰修好关系的策略。然而,她的表姑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其血统耿耿于怀,生怕她抢夺自己的王位,对她处处设防。
玛丽与自己的英格兰表弟成婚,诞下一子(后来成为统治英格兰与苏格兰的第一位君王)。然而婚后不到两年,他的丈夫就被谋杀了。玛丽在丈夫死后3个月就与谋杀其夫的嫌疑人成婚,引起贵族们以及广大民众的不满。贵族们联合起兵,把玛丽囚禁于列文湖城堡。就在这个城堡内,玛丽的一对双胞胎死于腹中;接着她被迫退位。她一岁大的儿子被强行带走。
想至此,我不禁长叹一声,感觉眼前的湖光山色很难与历史上那些血雨腥风沾上边。也不知是湖风带来的凉意还是作为一名母亲对另一名母亲失去三个孩子的悲怜,我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可燊……
然而,玛丽绝非等闲之辈!这一片旖旎风光并没能给她带去归隐之意,雄心勃勃的她很快就逃离了这个孤岛并设法招募到一支军队,打算东山再起。玛丽的军队被击败后,她逃亡英格兰,请求表姑伊丽莎白一世协助她夺回苏格兰王位。可是伊丽莎白一世对玛丽并不信任,把玛丽软禁在英格兰19年。1587年,45岁的玛丽女王被判策划刺杀伊丽莎白女王。玛丽以王者的姿态从容赴刑场,被斩首处决。她至死不认罪,被很多天主教徒视为殉教者。历史学家们至今仍对玛丽有否参与策划刺杀伊丽莎白女王争论不休,这就更让玛丽女王的故事显得扑朔迷离、引人入胜。
*********************
“船屋餐馆”的特色是每天给食客现做从利文湖捕捉的鲜鱼。我自然不会错过一尝利文湖鲜鱼的机会。利文湖是苏格兰境内最大的低地湖,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利文湖土生土长的野生鳟鱼以其独特的颜色和高质量而闻名于世,鱼苗被送往世界各地培育。
大多数英国人吃鱼不会吐刺,因此英国餐馆都是用剔除了鱼刺的鱼肉做菜。我点的菜是一大块鱼柳,上面撒了咸咸脆脆的面包碎。鱼柳非常嫩滑,稍稍用盐调了味,带出了鱼的鲜美。英国人喜欢用柠檬汁除鱼腥味,餐馆通常都会给鱼配半个柠檬,让食客自己挤柠檬汁在鱼柳上。然而我完全吃不到鱼腥味,柠檬没用得上。我也没有蘸塔塔酱(tartar sauce 是英国人配鱼吃的一种蘸酱)。虽然我挺喜欢塔塔酱的味道,却不愿意让酱料浓烈的味道掩盖了鱼的鲜美。
我的盘子上有一些细细长长、颜色十分鲜绿的植物。我和丈夫都没见过这样的植物。我问服务生那是什么。她告诉我那是一种叫 samphire的海生植物。我小心翼翼地尝了一根,进口爽脆多汁,味道不错。
“船屋”餐馆以鱼为特色,鱼做得好不足为奇。他们的甜品也做得相当不错,无论是颜值和味道都可圈可点,给这顿晚餐增色不少。我和丈夫各点了一个巧克力慕斯。慕斯的巧克力味浓郁,感觉可可粉用得很足,而且做得不太甜,比较适合我的口味。吃完了一杯,一点儿都不腻,有想再吃的感觉。两个娃娃对各自点的巧克力豆泥配椒盐蝴蝶脆饼评价也很高。
酒足饭饱,我们又欣赏了一会儿日暮下朦胧的湖光山色。我临行再次眺望古堡,才兴尽而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