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娃的中年老母们除了辅导娃的作业外,还有个头疼的事就是
各种电子产品的管理。这不同事们有各种讨论家里的大大小小的娃在没收手机后,娃娃们的各种各样的斗争方式,比如哭闹、打骂、威胁等等,然后还跑来和我讨论怎么办?怎么办?凉拌!
我告诉她们:”做温柔而坚定的妈妈“。并且这一招可以应对诸多诸如此类的事情,最关键的是效果明显。
可是效果明显的背后同事们又开始诉苦:有效倒是有效,就是孩子和自己不如以前亲近了,这又该咋办?估计这几个妈妈为了达到效果是常常会坚定多于温柔吧。新的问题需要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两方面了解到”温柔而坚定“背后的原理,才知道为什么要”温柔而坚定”。
我们就来看看:孩子被拒绝玩手机或看电视的要求后,直接的反应是哭闹,哭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回玩手机或看电视的权力。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孩子的哭闹是因为你不让她看手机或电视这一行为触发了孩子的快速反应通道,这一外部刺激直接触发了杏仁核的攻击性,激发了它的战斗反应。于是爬虫脑本能的反应就是哭闹。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哭闹的这一反应背后的原理有两层。一是对挫折的反应。二是个体活力的来源。
攻击性就是孩子对挫折的一种最直接的反应。你不给我就不愿意我就哭,就闹,这是在为自己争取权利呢。当然也是试探家长的底线,“万一有效呢?”
其实,攻击性的意义就是孩子在探索和建立清晰的边界。有了边界孩子就有了安全感。换句话说,孩子哭闹就是在试探你的边界。那你是要被逼无奈的放弃还是要坚持呢?要坚持如何坚持呢?是恶狠狠地说“不让,就是不让呢?”这样孩子是找到了边界,但她的情绪会怎样?她的心里会怎么想呢?(会很不高兴、不服气、甚至会恨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这时就需要我们要“温柔而坚定”。
这里的“温柔”其实是在处理好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因为在一个家中,关系很重要。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都很重要。而在处理关系是又不能把边界(原则)失去。温柔是处理关系,而坚定是建立边界,它们度的把握是关键。
现在我更加清楚温柔二坚定背后的原理,运用的时候也就能更好地把握度的问题。
对于攻击性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攻击性的压抑:如有的妈妈天天我家宝贝可听话了,我不让他干什么他就不干,他不敢闹腾的。孩子的攻击性被压抑了,说明孩子在你这里没有安全感。而且孩子生长的弹性也就没有了,弹性没有了创造性也就收到了抑制( 慢的反应通道:是向上,丘脑→新皮质→丘脑→杏仁核、原始脑快速反应通道:是向下,丘脑→杏仁核、原始脑)。冲动抑制了,创造性也就被抑制了。——温尼科特
一种是太有攻击性。这种情况说明家长没有边界,孩子就会不断努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闹腾,不断地出现攻击性。二、是个体活力的来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他的个体性也在逐渐完成,而攻击性就是个体性的一种体现。孩子的个体性完成的越早,他才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再次融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