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故事,让人想起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里的一个人,奴隶将军卡塔帕,其言:战斗后,亦要镣铐劳作,不得与主人同席。
有人说,中国不会出现印度的种姓制,不会出现这么顺服的人民,因为我们信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理念。因为每个民族不乏英雄人物,不乏反抗或持续反抗之事例。
但我觉得,不是这个义愤填膺的口号,而是幸好没进入政教合一境地,有也只是某个阶段,时间短,于是宗教意识不强,特别是民族一直以来都是祖先崇拜,从商一代就是如此,盘庚对那些不愿迁徙的贵族就是就是这么说的:你们的先祖都是我先祖的臣民,你们现在反对我,我就去告诉我的先祖,让我的先祖折磨你们的先祖,到时你们的先祖就会在天上很不爽。他们很不爽,就不会保佑你们,还要搞你们,到时看你们怎么办?这段话,很有分量,立马就奏效了。
正是这种祖先崇拜,再结合五行替代说,于是就变成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思维产生,使得古代处于一种摇摆中寻求一种平衡,这样就避免了印度那种先用武力征讨,再加上宗教麻痹,寄托来世的希望,种姓制度就被贯彻下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