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呆了将近一个月了,在宾馆待不下去的时候就到周围散散步,不远的新华书店总店也成了我们经常拜访的地点之一。
今天和同伴在看书时,直接坐在了楼梯小垫子上,正当我们看的入神的时候,身后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一个看起来也就七八岁的小女孩,拿着一本书,蹑手蹑脚地一阶一阶台阶手脚并用地往下走(可供阅读的台阶有点高),一边走一边对着自己的鞋子说“嘘,小点声,姐姐在看书。”只见她费劲走到我和同伴中间,看了看我们的位置,找了我俩正中间的位置坐下,然后一本正经的开始翻书看。起初只是觉着这个小姑娘很好玩,在学我和同伴看书,也就没有理会。没过多久小女孩的爸爸来了,把她领到了我们下一阶台阶,爸爸温柔地给孩子读着书,小女孩可能感冒,总是咳嗽,但是她努力压低自己的声音,偶尔那一次狠狠地咳了一下,立马跟爸爸说“我的声音太大了,会不会打扰姐姐看书……”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教育出这样的小孩子,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影响到其他人。自己独处的时候能坐的住,爸爸念书的时候还要求爸爸声音放低。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核心,也都是被捧在手心长大的,但是为何起点相同的孩子们却发展不同,这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
一直就认为,一个人的外貌可以改变,但是气质是改变不了的。什么是气质,我认为是道德、品德、性格、能力的综合词语不带偏见的说,在同龄孩子停不住脚步在书店里到处奔跑时,这个小女孩可以静静地坐着看书,她就称得上气质两字。
和她行程对比的是一位中年大叔,也是带着自己的小女儿来看书,只因为保安不让他把电动车停在书店门口而起争执,两人破口大骂,羞辱之词不堪入耳,“你不就是个破保安么,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说话啊”“你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穷酸样”……而他的小女儿就在一旁“冷眼旁观”,甚至还觉着爸爸和别人吵架这种场景很好玩,还笑了出来……小女孩脖子上带的鲜艳的红领巾在此刻格外扎眼,自己做错了事情却当着孩子的面如此的辱骂别人,这难道不是教育的缺失吗,难道不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种植上根深蒂固的职业歧视思想吗?
职业歧视,这种从古至今广泛存在的问题,看到一个人住着破旧烂尾楼,就认为人家是穷人,遇到了恨不得绕着走,甚至还用手扇一扇自己心中臆想出来的汗臭味,可是一旦哪天有人拿着红漆在那栋烂尾楼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圈,在中间这一个拆字,那些曾经嗤之以鼻的人又恨不得和人家扒关系攀亲戚……在公交车上看到民工打扮的人就看不起人家,但是如果看到从豪车上下来就会称赞他工作辛苦,这么有钱还努力工作……当今社会职业偏见的例子举不胜举。
曾经班里有个同学小邹,他爸妈是养黑猪,班里的同学经常嘲笑他说:“你爸妈养猪的~丢人!”
小威都不和他们计较,自己的生活丝毫不受影响,参加美国高考,假期回家支教,去自己想去的国家旅行,过那些嘲笑她的同学只在书中看到过的生活,渐渐地大家都闭上了嘴巴。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要让别人看得起你,就要学会自爱,如果连自己都不爱自己,又有什么资格让别人来喜欢你?尊严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如果你对自己尊重,同时自己也尊重别人,那么你就获得了相应的尊严。就比如说农名工,很多人认为这个称呼是一个贬义词,但其实并不是的,如果每个农名工都能建立自己的职业自信,别人也就没法来讽刺你,正因为有一部分农名工骨子里认为自己的职业地位比别人低,所以当别人说自己农民工的时候你才会觉得这是歧视。
说到职业歧视,让我想到了前些天在动物园执勤站岗的情景。那天恰巧和两位武警士兵站在了一起,两身藏蓝两身军绿看起来应该是和谐的画面。而一位老伯带着小孙女经过的时候,看了我们一眼然后对小女孩说“你看看,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将来就不能进去玩只能像他们一样在外面站岗”,也许老伯这话无意伤人只是想鞭策小孙女好好学习,虽然警察和武警不是多么高尚的职业但至少也维护着一方平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脱口而出的话尽管无心却透露出根深蒂固的职业歧视的思想。好好学习的确可以丰富自己的思想,但是学会尊重别人武装的却是道德灵魂。工人、服务员、保安……每一份工作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每一个拼尽全力生活的人也都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事情虽小,不过也引发了我对职业观的思考,对于我们学警来说更有警示意义,不论工作对象是谁,无论是位高权重还是社会底层,我们都不能因为他们的职业而差别对待或者糊弄了事。有人可能因为我们的一句暖言,看到善;也可能会因为一句恶语,毁掉一天。
职业歧视你怎么看? 职业歧视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