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

作者: 筱笑盈盈 | 来源:发表于2024-03-05 09:04 被阅读0次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75期“礼”专题活动

    “发乎情,止乎礼”是一个古代的成语,它的意思是在人际交往中,要表达情感,但也要尊重礼节和规矩。

    品味这句话,古语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男人自重,女人自爱。这句话同时也道出了一种神圣、一种责任与担当。

    通俗点说,喜欢是天性。那个人不会对美好的事物自然而然的产生喜爱之情?

    但是有人往往在喜欢时想据为己有,这就不合规矩礼仪了。“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个人要懂得欣赏喜欢,但也应该有君子之礼!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来劝戒“性情中人”,众所周知,有些性情中人往往会不拘小节,行事比较冲动,不计后果,容易陷入僵局。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切记不能被情绪驱使,而要驾驭住情绪。

    比如近几年曾经那么红的明星李易峰、吴亦凡等都出事湮没在大众视线中,不外乎不懂这些道理吧?“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看似道理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很难很难!

    童言可以无忌,但作为成年人,尤其是公众人物,说话做事不管不顾、“捧杀”和“棒杀”就一字之差。

    所为君子,就在于既要坚持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古人对此开出的底线就是“发乎情,止乎礼”,这话还是不无警示意义吧。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易经》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往,情感的产生是自然的,但是必须受到礼节的约束。

    鲁国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一位叫孔周的人,他被派往齐国做使者。孔周在齐国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颜回的朋友,他们交往非常深厚。

    当孔周回到鲁国后,他对颜回说:“你在齐国给我帮了很多忙,我该怎么谢谢你?”颜回回答:“我们之间的交情不需要用物质来衡量。我只希望你能把你在齐国学到的东西教给我。”

    孔周非常感动,他认为颜回的这种表达方式,既传达了他对颜回的感激之情,也符合礼节和规矩。

    于是,他就写了一篇名为《齐忠宣王》的文章,详细记录了他在齐国的见闻和学到的东西,并将这篇文章送给了颜回。

    颜回看到这篇文章后非常高兴,并表示这才是真正的感谢。

    从此,人们就把孔周和颜回之间的这种交往方式,总结为“发乎情,止乎礼”,强调了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要遵守礼仪和规矩,不失为一种高尚的交往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交往方式仍然非常重要。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例如与父母、朋友、同事、上司、客户等等的关系。

    如果我们能够在交往中发乎情感,同时也遵循礼仪和规矩,就能够建立起健康、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

    《笔奁录》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李姝者,长安女娼也。家甚贫,年未笄,母以售于宗室四王宫,为同州节度之妾,才得钱十万。

    王宠嬖专房。渐长,益美,善歌舞,能祇事主意。

    一日忤旨,命车载之城里龙州刺史张侯别第。张顷于宴席见其人,心动,私愿得之,虽竭死无惮。

    说而获焉,以为笼中物,喜骇交抱。罄所蓄妓乐,张筵五六日不息。

    姝事之曲有礼节,大率如在王宫时。然每至调谑诱狎,辄庄色敛衽。饵以奇玩珍异,却而弗顾。

    张固狂淫者,必欲力同之。乘其理发檐下,直前拥致之。

    姝大呼,啜泣走,取其佩刀将自刭,婢媵夺救得止。由是浸不合张意。张耻且怒,被酒挺刃,突入室逼之。

    姝殊自若,谓之曰:“妇人以容德事人,职主中馈。姝不幸,幼出贱污,鬻身宫邸,委质妾御,不获托久要于良家,罪实滋大。

    幸蒙同州怜爱,许侍巾履。同州情严忌,虽亲子弟,犹不得见姝之面。偶因微谴,暂托于君侯,则所以相待,愈于爱子矣。不图君侯乃欲持利见蛊,而又凭酒仗剑,威胁以死。欺天罔人,暴媟女子,此诚烈谊丈夫所不忍闻。姝宁以颈血污侯刃,愿速斩姝头送同州,正死不憾。”

    遂膝行而前,拱手就刃,张羞愧流汗,掖之使起曰:“我安敢如是!而今而后,何施面目复见同州哉!”自是不复与戏言。

    姝竟缢死。他日,张昼寝,见姝披发而立曰:“为姝报同州,已辨于地下矣。”

    张大惧,悒闷不食,数日而卒。时主山为作传,见《笔奁录》。

    故事以悲剧终结,发人深省。你喜欢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逾越礼法的界限,不能苟合,更不能强迫。人与人之间相处,到了礼法所允许的范围就要停下来,不能因为喜欢就做出逾越礼法的事情。更何况李姝是去龙州刺史张侯别第避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便是礼法,岂可逾越?

    “发乎情,止乎礼”即使是在互相喜欢的爱人或是恋人之间,也是需要遵循的礼法。

    林徽因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是正确爱情观,是遵循“发乎情止于礼”的。

    林徽因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四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每每为人们道来。

    林徽因的爱情之路上与三个男人紧紧拴在了一起,一位是她结婚前遇到的著名诗人徐志摩,一位是与她相濡以沫后半生的梁思成,一位是默默陪伴守护着她的著名文学大师金岳霖。

    而在与这三位男人的爱情之路中,林徽因没有滥情,没有不知所措,也没有拒之门外,她的爱情和婚姻观堪称后世佳话,值得现在的人们细细去学习,去品味。

    《诗经》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司马光《资治通鉴》也说: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

    在男女之间的感情交往中,情感的产生是自然的,但是必须受到礼节的约束。

    “发乎情,止乎礼”这句话强调了在处理感情问题时,要坚守理性,遵循道德礼仪,保持自制,不要失去控制,突破道德的界限。

    这是一种对双方感情的负责任的态度。

    “发乎情,止乎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往方式,它不仅能够让我们与他人建立更好的关系,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

    让我们在交往中都做到“发乎情,止乎礼”,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我们在交往中要做到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真正的互信和互动,让我们的关系更加深入和牢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乎情,止乎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td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