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信仰的问题,是我想重点谈一谈的,无论你有没有信仰,信什么或不信什么,都不影响我们接下来要谈的话题。
现在人们因为忽略精神的构建,太过于追求物质的满足,让人们失去了自己也失去了幸福的本源,试问,一个不知道自己存在意义的人,拥有足够的财富以后真的就幸福了么?可能很多人会因为我的反问表示不屑,因为现实里我遇到了太多对我问题不屑的表达。我不是传道者,但我想尽我所能让想找到自己意义的人给予文字的帮助。因为一个还没有开始认识自己的人,对我的直接否定我是可以理解的。
人为什么会产生信仰?因为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孤独,所以信仰给了我们力量,当然这种意识还是一个幼稚的阶段,也正是信仰的产生阶段,很多人的信仰阶段也会一直持续在这个阶段,不去深入思考,尤其不能辩证思考的人,会在某个阶段停滞不前。任何信仰,无论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都不会独立自私的发展。都是与自身,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
跟随佛洛姆,我们首先来谈谈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跟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独有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是以母亲为主体的母系社会,在母系社会阶段母亲是最高的生命,她就是神。理解以母为神的宗教本质,我们可以通过理解母爱的本质进行理解,母爱是无条件的,母爱保护一切,促进一切,所以母爱是无法控制和不能通过努力获取的。无论信仰西方宗教或者东方宗教,很多人停留的便是这个阶段,母爱的本质,让我们把自己变成弱小和需要帮助之人,以期望得到神的爱。我们祈求神的保护,希望得到神的无条件的爱,因为缺少母爱就会引起一种茫然若失和绝望的感受。这个阶段的信仰,让我们只期望索取爱,因为母爱平等,而我们都是神的孩子。例如,很多人会祈祷,无论祈祷的是西方宗教或东方宗教的神。母系社会的神话中国有女娲造人。所以母系神就是我爱上帝或其他神如爱包罗万象的母亲一样。我信赖她的爱,不管我如何贫穷,如何卑微,不管我犯有多少罪孽,母亲将永远爱我,永远不会爱其他的孩子胜过于爱我。不管发生什么事——母亲将帮助我,拯救我,祝福我。
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我们从母系社会进步了父系社会,原始社会进步到封建统治社会,宗教信仰进步到父系神。父系神的本质便是父爱,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父亲的爱取决于孩子顺从他的程度。跟封建统治同样的思想是,父亲最喜欢那个与他本人最相像,最听话,和最适合当他继承人的儿子。西方宗教的上帝,最开始便是父系神的形象。我们可以从父系社会的宗教发展中看到对神的爱有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开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专制的,嫉妒心十足的神。上帝把他自己创造的人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上帝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弄人。这就是上帝把人从天堂里赶出来,不让人吃辨别善恶之树的果子,从而也变成神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帝还决定用洪水来消灭人类,因为没有一个人能给他带来欢乐——只有他心爱的儿子诺亚活了下来。在这个阶段上帝还要求亚伯拉罕杀死他唯一心爱的儿子,以证明他对上帝的爱。与此同时也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上帝同诺亚缔约,上帝答应不再消灭人类——上帝通过缔约承担责任,上帝不仅受他许下的诺言之约束,而且也受到他自己的原则,即正义的原则之约束。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上帝不得不同意亚伯拉罕的要求,如果至少有十个义人在,就得宽恕所多玛城。这个新阶段不断地发展,一直到上帝从一个专制的部落首领形象变成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受他自己立下的原则约束的父亲。然后又从父亲的形象变成正义,真理,和爱的原则的象征。上帝是爱,是正义。发展到这一阶段上帝就不再是一个人,一个男人和一个父亲。上帝成为统一各种现象的原则。”所以父系社会的神就是让我像爱一个父亲那样爱神,我应该相信神是正义和严格的,神赏罚分明。
很明显,大多数人还处于前两个幼稚的阶段,因为我们还没有从追求全知和全权的虔诚愿望中解脱出来,我们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客观性,以认识作为人的我的局限性,认识我的无知和无能。我们像个孩子一样始终强调应该有一个能无私爱我,保护我的母亲或者有一个能帮助我,惩罚我的父亲——一个我顺从时疼爱我,不顺从时迁怒我的父亲。
佛洛姆通过他的哲思,让我们明白宗教信仰的成熟跟爱的成熟是同步进行的。我们孩童时离不开母亲的爱,长大后离不开父亲的爱。而一个感情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把母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以达到独立完整的自我。
宗教神学的核心——便是导致否定神的概念。“当一个真正有宗教信仰的人按单神思想的本质行事,那他就不是请求神给予他什么,而且也不会期待从神那儿得到什么,他爱神不是像一个孩子爱他的父亲或爱他的母亲。他更多的是达到一种谦恭的态度,他知道他对神是一无所知的。“神”对他来说变成了一种象征,人在他早期的进化阶段中就已经通过这一象征表达了他所要追求之物,那就是爱,真理和正义。他相信“神”体现的各种原则。他诚实思考,生活在爱和正义中,并感到只有能够使他充分发展自己力量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这样的生活是唯一有价值的现实,是“最终知识”的唯一对象,他终于不再讨论神,也不再提神的名字。爱神——如果我们想在这儿再使用一下这个词的话——就意味着努力达到爱的全部能力,努力在我们内心实现神。”所以上帝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名字,所以禁止画上帝的像,滥叫上帝的名字或者干脆禁止称呼上帝的名字,都是为了使人从上帝是父亲,上帝是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尽管宗教的这一概念已经被人类的一些伟大的导师和小部分人所克服,但这一概念一直还是宗教信仰的主要形式。
“在无神论的体系中,不存在什么置身于人体之外和超越人的精神实体。爱,理智和正义的范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在进化的过程中有能力发展他内心的力量,因为自身能力,从这一观点出发,生活除了人赋予的意义外是没有别的“意义”的。”
“神的概念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通过这一概念,人表达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人对他自己最高力量的体验,以及追求真理和统一的努力。”但宗教主义和不体验精神实体的非信神主义所得出的结论虽然不同,却绝不互相排斥。
也正如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对于爱我们更多的是需要体验和感悟。
下一篇我会讲解爱情里的错误认知,我们自我的错误认知和社会导致的错误认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53198/1cbf6dc5ed017ad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