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原阻击战片段,钉子战法!
李奇威站在朝鲜地图的面前,查看了历次战斗情况的数据,他发现了志愿军的一个规律,每到7天的时候,尽管志愿军的战斗优势明显,但是他们却放弃了继续追击的行动,几乎每一次战斗都有这样的明显规律,这个发现让他兴奋不已,根据志愿军后勤供给不足的弱点,李奇微发明了磁力战术!
所谓的磁力战术就是在志愿军进攻时,美军凭借机械化的优势采取战略性撤退,然后等到志愿军7天以后,给养供应不足时进行反扑,这一招也被称为美版的游击战争,志愿军因为不能得到有效的给养补充,180师被美军包围,只有2000人成功突围,7000多人被捕,1万多人牺牲,此时的战争态势急转直下,同时也到了决定朝鲜战争成败的关键。
这让彭老总忧心忡忡,他命令傅崇碧带领的63军在铁原实施阻击,并不惜一切代价坚守15天,为后方建立第2道防线争取时间。
让彭德怀落泪的铁原阻击战
傅崇碧带领63军,已经连续战斗一个多月,早已人困马乏,成建制的战斗减员十分严重,但是傅崇碧接受了命令!
在铁原这个正面宽约25公里,纵深20公里的丘陵山地展开了阻击美军的战斗,美军动用了4个主力师,1600门火炮,400辆坦克,还有强大的空军进行不间断的对地攻击。
189师师长蔡长元对“范弗里特弹药量”和美军进攻套路谙熟于胸,同时也深知美军怕志愿军的迂回包抄,不敢冒进深入的弱点,所以一反集中优势兵力的常规打法,制定了“钉子战术”:
他命令189师就地全部散开,化整为零,将全师9400人分成200多个单位,以7人或10人为一小组构筑防御工事,分散在种子山周围,凭借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敌人周旋。
为了确保思想统一和执行力度,蔡长元将副师级干部派到各团,将副团级干部派到各营,副营级干部下派各连指挥战斗。
美军因为怕志愿军的迂回穿插,所以他们必须得一个一个像拔钉子一样拔掉志愿军的每一个工事,自使美军无法找到攻击重点而感到茫然无措,陷入拔钉子的消耗战之中。
试着想一下由七八个人为一小组的志愿军隐蔽在简易的战壕里,面对美军的飞机、大炮、坦克、燃烧弹、火焰喷射器,以及两倍于我军的兵力,这样的战斗将是怎样的惨烈!
为了完成任务,许多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阻挡敌人的进攻,一个人倒下了,另一个人上,一批人倒下了,另一批人接着上,战场上被炸的血肉横飞,不忍直视。
美军苦战三天三夜,尽管兵力火力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却仍然没有突破志愿军的防线,然后不得不绕到侧翼发起攻击……
这只是铁原战争的一个片段!
美国战史分遣队观察员贝文·亚历山大回忆:在铁原低山丘陵地区,所有植被在一天时间全部消失,很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凭什么阻止美军一次又一次的优势进攻?
63军完成任务后,部队满打满算加上伤员还剩不到3000人,一战牺牲两万余人。
志愿军就是这样,用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执行力完成了任务。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就算有再好的方案,没有执行力也是枉然。
志愿军是打了14年的抗战,四年的内战,游击战的技战术素养已经达到了陆战的巅峰!
这种去中心化的指挥,是除志愿军以外的任何战斗部队都无法完成的,但是志愿军却做到了。
有人说我怀疑你的观点,我说:对,有时我也在怀疑我的观点,但是我却没有听到他继续说什么!
刻意练习的安德斯埃里克森,选择记忆实验者的时候选的都是坚持很久的职业运动员,回答这个问题时,他说因为他们能够在遇到困难时知道怎样坚持下来。
从505胶水的名称就可以看到结果,都是不断的验证创造出来的,不是绝对地正确做出来的。
当年明月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是欣赏,他说军队最可怕的能力是什么?
是沉默!
明知道是死也要去执行任务,所以说不要再寻找成功的秘诀或捷径,最好的方法是确定好目标之后就去努力地完成,哪怕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案并不完美,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找到一个想要的结果。
事实也证明了这个世上是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捷径,就算老师给你个梯子,你也必须自己爬上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