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太阳大概要打西边出来了。
我家“旅行者一号”小朱今天下地干农活去了。
我这一天都没有“旅行者一号”的消息。下午五点,实在忍不住发了个抛砖引玉的笑脸给她。还好,三分钟后,小朱回复了。
这回复来的岂止是好,简直是太好了。我本来已经拿定主意,要是三分钟内不回,就咬咬牙发个红包过去试试。
您是不是以为,发红包的话小神兽就会回消息了。
您可真是太年轻了。
Too young too simple.
00后的家长们都懂的。00后的娃收红包从来是默默无闻,低调之极,连标点符号都不会回复一个的。
我们做家长不过是想,从“对方领取了你的红包”这一系统消息中,逻辑推算出小神兽一切正常——手机正常,情绪正常,状态正常。
然后长fu一口气,把一颗七上八下的心安放回原位罢了。
小朱回复发来两张照片。一张在挖笋,一张在锄草。
对,今天她领到的任务是挖笋和锄草。
照片看得我好激动。这可是我四十年前做的事情勒。
02
弹指一挥间,仿佛在昨天。
“昨天”我和我标哥在我爸的吩咐下,站在菜园子里,头顶大太阳,一人领三排,整整齐齐的踩着泥巴埋萝卜种子。那时旁边还有我们家的“小黑”在旁边摇着尾巴看热闹。
远离田间地头这么多年,这浪漫的“田园生活”场景,还深深的印在我脑子里,连冒出地面那一茬茬萝卜苗青葱的颜色都还那么新鲜,冬天保温大棚里的澡盆子还是那么热情腾腾。才发现,原来我记性也是不错的呢。
只不过,当年的“山水田园”生活可不如如今这么惬意。
我们兄妹俩个,在晨雾中踩过,在烈日下踩过,在清风中踩过,在汗水中踩过。
我们认认真真的踩,一方面是不得不踩,不踩萝卜籽就不老老实实的生根,不生根就发不好芽,就长不出萝卜,那样以后就没有菜吃;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踩,不踩我爸就会生气,一生气我们当天就没有菜吃。
真的好想去小河边拿玻璃罐抓鱼,想去水稻田里叉青蛙,想爬上树去兜知了,想去和刚从少林寺回来的同龄邻居学功夫,想去欺负我家那个老老实实的书呆子老幺。
但面对“生活还是生存”的选择题,我和我哥选择了生存。
我们不止学会了种萝卜,还学会了种西红柿、地瓜、红薯、葡萄、芹菜、红蒜苔、黄瓜、南瓜、小香瓜、四季豆。。。
咦?
难道当年我妈挑到街上卖的菜都是我和我哥踩出来的吗?突然间觉得我俩好厉害的样子。
我们不止学会了种瓜种豆,还学会了吃苦耐劳。通过长期的锻炼,如今我们终于拥有了吃不完的苦和耐不完的劳。。。
感觉好笑是吧。
但我们也学会了面对坎坷,苦中作乐。在艰苦的年代吃过那么多的苦,一路走到这光明开阔的现代,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笑看的风云,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笑对的坎坷。明天不会比今天更差了。
03
如今十指未沾阳春水的小朱,也勇敢的下地干农活了。踩着山泥,撸起袖子,弯下身段,搬起锄子,那威风凛凛的模样。。。锄头挥出了新一代农民的风采,更挥出了女中豪杰的霸气。
(不好意思,我好像发挥的有点过头了,此处加入了50%的想象,毕竟我就只收到了两张照片。而已。)
在这小小的旅行中,小朱同学不仅学会了自己提前规划,自主收纳,独立出行,准确定位,实时反馈,调整心情,积极应对预期之外的小小“落差”。
从这半农半娱的劳动中,小朱同学应该,至少,学会了①使用农用工具锄草;②挖笋;③到菜市场买菜并做饭;④带老乡家的小娃娃;⑤克服偏远地区生活设施贫乏的困难。
也许还有更多。
04
同样一场活动,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基础认知去做,带着不同的心态去做,得到的体验,和收获应该是不同的。
一千个孩子,变身一千个农民,产生一千种感受,引发一千种思考 。
包括奥运冠军郭晶晶家里那两娃。也妥妥的给富家少年作出了榜样,哪怕只是短暂的体验。
郭晶晶没有像李嘉欣那样带娃去乘坐私人飞机环游世界,没有带着孩子到处站台表演,打造星二代,或官二代,或富二代。
而是扎扎实实从生活的根本点开始,培育孩子做一个体能,心智健全的普通人。
世界也许已到达繁华,生活也许已接近体面,股票、金融、AI也许让这世界变得无比绚烂。
但土地的耕种,农业的发达,粮食的来源,才是人类历史延续的根本。毁林、填海、改农为商、轻视农学……没有粮食,世界分分钟到达末日。
勤劳朴素的品格,才是人类应有的精神基底。
在怀古思今,爱国强国的主题之下,这次“顺带”学到的农耕知识,待人接物的知识,感恩拥有的心态,所有这一些,都在赋予生命重要、不会褪色的意义。
这种摸不着,看不见的知识或意义,不在此处有用,就在彼处有用。
业力不在此时影响,就在未来的彼时照见,也许是明天,也许是明年,也许是十年后。今天所学的一切,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对你产生帮助。
05
我看着两张照片,手指扒拉着手机屏幕放大,缩小,缩小,放大,百看不厌。心中思潮澎湃,真是了不起的小朱朱,想不到此趟研学之旅还发现了有干好农活的天赋。
生存技能是不愁了。
但是,我家的地在哪呢?!
正在苦恼,小朱信息嘀嘀嘀进来了:
“妈,挖完笋子要去拔蒜苗了,我这一天要赶八趟农活,这哪是红色旅游,完全是劳动改造好不好。”
“这样,那,要不要请假提前回来?”
“不不不,也不需要的,这样也挺好。要能多给几天也行。”
——真是个人间清醒的娃。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07189/72de9ca16ed66a94.jpg)
我是三月,与君同频
感谢您的阅读时间
2024/3/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