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士师记全景 (九)

士师记全景 (九)

作者: 生命之光曹燕斌 | 来源:发表于2019-07-21 22:09 被阅读0次

士师记全景

士师记记录了从约书亚死后直到立了以色列的王期间(约300多年)士师的活动。圣经指着这一时期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21:25)“约书亚在世和约书亚死后,那些见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长老还在的时候,百姓都侍奉耶和华。”(2:7,参考 书24:31)

第一代人出了埃及,但因为不信没有进入应许之地,第二代人征服了迦南地,定居在那里,而第三代人却忘却了拯救他们的神。

士师记可以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论部分(1:1-3:6),相当于原论,第二部分记录了序论中出现的不好现象的恶循环史(3:7-16章),第三部分有两个附录,展现了当时时代的腐败之貌(17-21章)。

士师记当中出现了七次这样的恶循环。以色列民犯罪得罪了耶和华。神震怒,兴起仇敌来惩罚他们。他们向耶和华哀求。神又立拯救者拯救他们。于是那地就拥有了和平。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又开始健忘了。又在耶和华眼前行恶。神又将他们交给仇敌惩罚他们。他们又哀求耶和华,神又设立拯救者拯救他们。和平再次临到那地。但是他们却又犯罪了。诸如此类的恶循环反复不断发生了七次。仔细想一想,这样的恶循环在整个历史过程当中已经反复发生了无数次,坦白地说,这在我们的里面也在不断地生演。

一句话,士师时代就是一个黑暗的时代。那么,他们不断失败的原因何在呢?关于这一点,士师记的序论部分给我们作出了答案。第一点,因为以色列人没有完全赶出悖逆的迦南人七族。神早已知道留下他们就是祸根,所以命以色列人除灭他们(申7:2,16,20:17)。但是,以色列的子孙不但没有将其赶出去,反而与他们通婚,去侍奉他们的神(3:5-6)。这就意味着神的百姓已经世俗化了。第1章中“没有赶出”这句话反复出现在了9次。这就说明了这一事实是何等重要。我们从第34节——“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可以看到他们反遭到赶逐。

第二点,因为以色列人忽略和轻视了对子女的信仰教育。第2章10节说:“那世代的人也都归了自己的列祖。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这就意味着他们在信仰教育上的失败。摩西临死之前嘱咐以色列人定居迦南地时要怎样做,他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 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 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 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4-7)而以色列却轻视了这一点。

“后来有别的世代兴起,不知道耶和华”(2:10)并非指一般性的对耶和华的认识,而是指通过启示的话语从知、情、意的角度认识全人格的神。先知何西阿叹息说:“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何4:6),因此,“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何6:3),最后呼吁我们“当归向耶和华,用言语祷告他”(何14:2)。士师时代的人欠缺这样的对耶和华的认识。今天也同样如此,只进出教会不足以抵制世俗化的风波激流,也不可能安全无忧。

第三点原因在于利未人没有担当好自己的职责。利未支派不像其他支派一样聚居在某一地方,而是散居在各支派为他们让出的48个城中。也就是说以色列居住的各个角落都有利未人。他们所住的48座城有包括神所设的6座逃城,从神设立这6座逃城的目的也可以对利未人的使命略见一斑。误杀人者可以逃往逃城避难,如果逃城的距离太远,在逃跑的途中可能被捉住,这考虑到这一点,在各处设立了6座逃城。这意味着什么呢?神要借着住在48座城中的利未人来影响全以色列人,因此,选民以色列如此急速堕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利未人没有担当好重任,起到光和盐的作用。士师记里面没有出现过会幕,祭司,也没有对利未人活动的记录。那么,在士师们管理以色列的混乱时期,利未人都到哪里去了,在做些什么呢?

士师记第17章以后的内容相当于两篇附录,为我们展现了当时时代的黑暗情况,其中记载了关于利未人的两件事。他们在这黑暗的世代不但没有起到光和盐的作用,反倒成了腐败堕落的例子。这就是士师记中出现的利未人的面貌。从士师时代末期的大祭司以利和他的两个祭司儿子何弗尼、非尼哈的无能和堕落(撒上2:12-36)可以推断出士师时代祭司和利未人的属灵光景。这一事件给我们这些“有君尊的祭司”带来了冲击和警告。如今,“祭司”散居在全国各个角落,教会建得比茶馆还多,但是我们果真在这世上起到了光和盐的作用了吗?

后来,北国以色列没有从亚述回来,而南国犹大却重返故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像以斯拉一样的利未人和祭司,将律法书教导给了他们。他们被掳回归之时,过多关注祭司和利未的理由也在于此(拉8:15)。但是,士师时代的祭司和利未人却突显了无能和堕落的样子。更令人气愤的是,第1章1节求问耶和华“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攻击迦南人,与他们争战?”的以色列人,在士师记的末尾却求问耶和华“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20:18)。这意味着什么呢?本应与敌人交战的他们反倒与同族起了战事。

士师记的中心在于“耶和华就为他们兴起一位拯救者救他们”(3:9,15)的“拯救者”。士师记省略了对“太平”年代的记录。这一时代也有过像“国中太平四十年”(3:11,5:31,8:28)和“国中太平八十年”(3:30)这样的太平时期,但作者却对此保持沉默,将写作的焦点放在了他们犯罪后处于危机状态下时神为他们兴起拯救者拯救他们的事情上。这也正是士师记的写作目的。

士师时代是寻求拯救者——王的时代。士师记中“没有王”一句出现了5次(2:25,17:6,18:1,19:1),每次都像附言一样出现在极其绝望状态的之后,最后一次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21:25),到此结束了整篇士师记。这明显地说明了,士师时代是渴望有王来治理百姓的黑暗时代。第9章出现了树木立王的寓言。有一时树木要膏一树为王,管理他们,就去对橄榄树说:“请你作我们的王。”橄榄树一口回绝了,后来树木又向无花果树和葡萄树发出邀请,他们都一口同声地回绝了,这就间接地见证了只有神是王这一事实。百姓曾经想膏立基甸为王,但基甸却说:“我不管理你们,我的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8:23)从救赎史的角度来看,神已经启示了他已经为这一时代的人立了一位王。

士师记和撒母耳记上之间穿插了短短的路得记的原因就在这里。路得记以“当士师秉政的时候”一句开始,结尾却说:“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得4:22),由此可见神已经在士师时代为他们准备了一人作王。撒母耳记上第16章1节,神差撒母耳到伯利恒的耶西那里说:“……我在他众子之内预定一个作王的。”先知以赛亚说:“从耶西的本必发一条,从他根生的枝子必结果实”(11:1),说明了神立大卫作王预表了神立最终的王弥赛亚。如此这样,我们在马太福音第1章21节看到了神预定的真正的拯救者,为此向神感恩。圣经说:“她将要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当百姓期待着王的到来时,马太福音第2章2节又借着博士的口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宣告了他的诞生。神借着士师时代这样的黑暗时代促使百姓在苦难中盼望拯救者,他们的王,即兴起他们对弥赛亚的展望。

弟兄们,耶稣基督成为了我们的主,我们的王,但是我们现在是否还过着“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21:25)的生活呢?住在全国的各个角落的基督徒,有君尊的祭司,是否担当了成为黑暗之地的光,腐烂之地的盐的使命了呢?

默想

1.整卷士师记记录了什么?

2.士师记分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4.以色列百姓三代人分别有什么的状态?

5.用一句话来叙述士师时代!

6.在士师记中利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

7.士师记的中心是什么?

8.请叙述一下士师记中出现的七次恶循环。

9.约书亚之后的时代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10.在士师记中“没有王”出现了几次?

11.神要通过士师记告诉我们什么,即士师记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文章

  • 士师记全景 (九)

    士师记全景 士师记记录了从约书亚死后直到立了以色列的王期间(约300多年)士师的活动。圣经指着这一时期说:“那时以...

  • 米迦的偶像——个人的信仰堕落17:

    《士师记》要点分享——“那是以色列中没有王”(一) 士师记1:-16:圣经作者从耶和华兴起士师,士师的生命...

  • 士师轶事——耶和华和基甸的刀(6:-7:)

    《士师记》要点分享——乱世出英雄 士师轶事——耶和华和基甸的刀(6:-7:) 《士师记》里关于各位士师的记载,除了...

  • 成就Vs品格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士师记 21:25 和合本) 看完士师记,很多的感慨,士师记详细记录了底波...

  • 路得记全景 (十)

    路得记全景 脊椎的每块骨头中间都是由软骨连接而成的,路得记就像士师记和撒母耳记上之间的软骨一样,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 士师轶事(二)——左撇子以笏(3:)

    《士师记》要点分享—— 乱世出英雄 士师轶事(二)——左撇子以笏(3:) 《士师记》里提到的第一位士师叫俄陀聂...

  • 士师轶事(一)——“上帝的狮子”俄陀聂(3:)

    《士师记》要点分享——乱世出英雄 士师轶事(一)——“上帝的狮子”俄陀聂(3:) 《士师记》1:-2:论述当时...

  • 心中无神 己作王

    《士师记》17:1---18:31节 《士师记》全书以“那时以色列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结束。这句话是作者对士师时...

  • 第十五天

    Day 15 2018/04/26 约书亚记 24 士师记 1-14 已读完,感谢主。 金句:士师记7:...

  • 《笑林广记》疑问四

    《笑林广记》的僧道部中有一篇《九思》其原文如下: 一秀士每日往寺中听讲法,师问曰:“请教何谓‘君子有九思’?” 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士师记全景 (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xb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