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吃货的尊严美食
一个水果控的内心大戏

一个水果控的内心大戏

作者: 少女勺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6-03 08:02 被阅读13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

    每次去水果摊上,我都挪不动脚步,根本不需要挑三拣四,看到自己想吃的水果,一把乱抓,只恨没法全部拿下,只有到了付账的时候才觉得肉疼。

    抱有如此心理,倒不是因为我对绝大多数水果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而是每一次看到水果总在会在自己的脑海里演一场生物进化的大戏,由此便觉得眼前稀疏平常的什物多么来之不易。

    比如面对的是一堆荔枝,估计是店家刚从冰库里面拿出来的,连着小枝丫的每颗荔枝都润润的,摸上去,触碰过荔枝的指尖立马被打湿,需要好几秒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干燥。我从来不去询问“这荔枝产自哪里”,但我知道水果店的绝大多数水果并不是产自于附近的郊区或者省内的那个地级市。现在交通便利、物流发达,要不了几十个小时的功夫,我们能吃到的水果可能昨天还在东北三省或者南至广东哪个小山村。

    除了感谢这一点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福利,看到荔枝和其它任何一样水果,我脑海中总会这样想:看吧,一棵果树好不容易才能结出果子,结出果子也并不一定好吃;即便是过了好久,果子味道不错了,有可能也会被虫鸟吃掉一些,或者是在成熟之前不小心掉落了;有一些幸运果子好不容易长大,于是被农民伯伯摘了下来,但其中有些长得不怎么好看的,总被遗弃在哪个地方了;好不容易,一批最完美的果子被运上了汽车,可是路上磕磕绊绊,其中哪些不够幸运的家伙肯定遍体鳞伤,没法儿再出现在大众眼前了;经过供应商的挑挑拣拣,又淘汰了一堆,终于,最后一批幸运儿被放到了市场上。所以每一颗被我看到的果子,都必须足够幸运。

    一想到果子们为了出现在我面前,经历过那么多的波折,还损失了一大批我没见着面,却能够想象在它们自出生后的各个阶段不幸陨落的兄弟姐妹,我便越发珍视眼前的每一颗果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

    和这些远道而来的新鲜水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家超市和水果店里总在某个不太招人待见的地方有一个破败的框子或纸盒,里面装的是所谓的“处理水果”,价格总比普通的水果便宜太多。

    说起处理水果,脑海中飘出一件事,那也是唯一一件跟处理水果直接相关联的事。

    上大学时,忘了是什么理由和某同学去干一件什么事,总之我们最后到了一家水果店,在里面转悠了一趟,我打算买香瓜,她却挪到了处理水果的那一隅仔细挑拣起来。

    我有点儿不知所措,却也不知道说点什么才好,只好装作没看到的样子专心去挑香瓜,结账的时候非常自然地要求一起结账——两个人出去买小物品时这种举动并无他意,同学坚持自己付钱,我也就没勉强。

    那个时候我其实有一个疑问:即便是家里不怎么有钱,也不需要这样呢?后来我想,的确不是什么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没必要上升到个人的思维习惯什么的,纯粹就是不介意买处理水果,仅此而已。

    我对处理水果并不抱偏见,每次看到处理水果摆在那儿,即便自己不会去买,也会不由自主多看两眼:明明几天前还是好的,现在有点儿坏了就不太好吃了,这白白损失的天然资源啊,我为何不早两天买了它们了?这激励了我购买尽可能多的能够放心实用的新鲜水果。

    或许你会疑问“这还不是对处理水果有偏见吗”,并不是。

    光是从经济角度考虑,比如我花5块钱买到了一个烂了四分之一的苹果——如果只有一两个坑坑洼洼是不会被当成处理水果的,意味着其中四分之一完全不能够吃,另外四分之一差不多也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感染,剩下的一半的口感肯定抵不过新鲜的。如此一来,相当于我为了半个苹果就花了5块钱。但是我买一个完好的苹果都只需要10块钱,口感还更好,何乐而不为?

    虽然这样典型的比方不能代表全部,但我形成的观念是——与其节省小钱去买残缺品,不加点钱去买正品,尤其是针对一些质量万不可打折扣的物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

    说实话,在我身边,我还没有见过哪个人比我更爱吃水果、买水果。而每次当有人和我一起去了水果店,看到我会花上百块买各种各样的水果,他们要么惊呼“你好有钱”,要么觉得不可思议“买这么多,你吃得完么”。

    我想我没法跟任何人解释上述的一场大戏,所以基本上回应“我吃水果很猛的啦”。

    偶尔有朋友多次问起,我简洁却正经地说几句“你看有些水果在树上时就被鸟儿吃了,有些烂在了路上……”往往是我还没有说完,朋友就粗暴地打断我的话:“别说了别说了,吃个水果也有那么多话。”好吧,虽然我住口了,但心里真的是那么发散思维般想的。

    其实在工作之前,我也并不是一个水果爱好者。

    上大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自个儿去买水果,从来都是和朋友一起。说白了,那个时候去买水果更像是一种两个人的社交活动,不是为了补充身体的任何元素,纯粹就是“哦,好久没吃了,那就买点吧”。

    依凭我模糊的记忆去追溯,上中学的时候寄宿了六年,学校并没有水果店,家长只在心血来潮的时候给我送水果。那六年时间,我在学校吃过的水果大概不会超过50个,且都是苹果。

    而在家的时候,也不如城里那般,水果是客厅桌上的必需品,对我而言,水果简直是一个月难见的奢侈品。毕竟,直到如今,我们的小镇上也没有一家专门的水果店。除了应季水果供应得稍微多一些之外,只有一些卖蔬菜的小店铺会顺道进一些水果货,不外乎苹果和香蕉,再难见其他。

    虽然市场上供应的水果并不多,尤其在十几年前,我们只能够吃到包括西瓜、橘子、葡萄、梨之类的当地当季水果,但也并不会觉得没有水果,生活就很匮乏。

    除了自家随便在菜园里播个种就能够收获的甘蔗、黄瓜、西红柿可以当做水果来吃,漫山遍野的野树野花野草丛中也会盛产不少的果子,比如猕猴桃、茶苞、杨梅之类。

    一旦到了特定的时节,呼朋引伴招呼着去山上采野果子,好不快乐。又或者哪天一个人走在放学的小山路上,看见路边长了覆盆子,不趁机把它们一次性吃完,是不会挪开回家的小脚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水果控的内心大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yp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