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
墨子目睹战争的残酷无情,公开倡导兼爱、非攻,反对战争,开始了他为实现“国际”和平而奔走呼号的正义征程。
墨子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天下诸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指挥其爪牙侍从,驱动其舟车卒伍,披坚执锐,以攻无罪之国,践踏他国的庄稼,斩伐他国的树木,拆毁他国的城池,杀戮他国之百姓,掠走他国之财物,这是“亏人以自利”的不道德行为,是最大的不义不仁之行径,天下应共起而讨伐之。
墨子对那些挑起战乱、仗势欺人的大国之暴行深为愤慨,同时对遭受蹂躏的小国人民则寄予深切的同情。墨子是“非攻”的倡导者,也是这一思想的实践者,为了避免战争,减少灾难,他尽了应有的努力,历史上,“止楚攻宋”的故事即为著名的例证。
楚国当时是南方的大国、强国,而宋国是中原地区的小国、弱国。楚王为攻打宋国,请鲁班制造了一批云梯,准备随时进伐。宋国危在旦夕。墨子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震惊,一面吩咐弟子禽滑厘带领300 多人前往宋国支援,一面亲自前往楚国,劝说楚王放弃不义之战。
止楚攻宋,兼爱、非攻的救世精神哲学02
孔子出走,还经常坐马车。他最拼命,没有坐骑,只靠自己的脚,走、走、走。他为什么走得那么远又那么急呢?因为他要去阻止一场战争。
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思想理念。他的理念,可以用这么四个字来概括:一个叫兼爱,一个叫非攻。“兼”就是兼顾四方的兼,兼爱就是人人都爱,这比孔子讲等级的仁爱就要宽广的多了。非攻就是不攻,否定一切战争和攻击。
这四个字连在一起意思很痛快,那就是爱一切人,否定一切战争。正是为了这四个字,这个人越走越快。走在路上,这位哲学家还有一个醒目的特点,那就是黑。他的衣服是黑色的,鞋子袜子是黑色的,连皮肤也是黝黑的。
浑身黑色的墨子,在连续走了十天十夜之后,终于到了目的地,发现战争还没有发生,他松了一口气,立即去找到鲁班。接下来,他立即要发挥诸子百家时候的口才了。
鲁班问他,走那么远的路赶过来,到底为了什么急事?墨子说,有人侮辱我,你能不能帮我去杀了他,我会给你黄金。
鲁班一听就不高兴了说,我讲仁义,绝不杀人。墨子一听,立即站起身来,深深地作揖说,楚国打宋国仁义吗?你说你绝不杀人,但你帮助打仗,明明要杀很多人啊。
鲁班一听有道理,但他说,我已经答应了楚王,那该怎么办呢?墨子说,你带我去见他。一见到楚王,墨子就说,有人明明有好车却去偷别人的破车,明明有锦衣却去偷别人的破衣,明明有美食却去偷别人的糟糠,这是什么人?
楚王说,这人一定有病。墨子说,楚国又大又富,宋国又小又穷,你去打宋也有病。我这么说你可以把我除掉,但是我已经派了300名学生守候在宋国的城头。
止楚攻宋,兼爱、非攻的救世精神哲学03
楚王一听,就下令不再攻打宋国,宋国得救了。这就是墨子对于“非攻”这个理念的成功实践。做完了这件好事大事,还有一个小小的幽默的结尾:为宋国立下了大功的墨子,十分疲惫地踏上了归途,仍然是步行。
走到了宋国,下起了大雨,他就到一个门檐下去躲雨,但是看门的人连门沿底下也不让他站。这就是他刚刚救下的宋国给他的回报。
想想看,如果不是这个淋在大雨中的黑衣男子,此地已经是战火熊熊。他只笑了一下想到,救苦救难的人谁也不认,喜欢显摆的人天下皆知。想着他又投入到雨中,于是他又成了一名孤独的黑衣步行者,只不过这次是走在大雨之中。
墨子以这种孤单英雄的侠义精神带出了一批学生,被称之为墨家弟子,他们也都是赴汤蹈火的道义之士,留下过一些惊人的事迹。比如,据记载,有一次一百多名墨家弟子,受到某君的委托守城,但是这个托他们的人找不到了,守城的托付却很难坚持,支撑不下去了,那怎么办呢?这一百多名墨家弟子便全部自杀。
司马迁所说的那种游侠精神,也就是“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的品德,在墨家弟子身上体现得最为鲜明。这种品德在后来两千年间,也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永远让人肃然起敬。
这段止楚攻宋的故事,是墨子兼爱非攻和平思想的典型表现,历史上已传为美谈。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墨子出面援救宋国,纯粹是由他的哲学思想使然,并非为了做官或发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