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
升钟卧龙鲊

升钟卧龙鲊

作者: 永远平安_4c64 | 来源:发表于2018-10-11 17:03 被阅读85次

           

    升钟卧龙鲊

            升钟湖,国家4A 级旅游景区,自然风光隽美秀丽,湖光山色,宛若人间仙境。

            升钟卧龙鲊,味美爽口,流传久远,美名远扬。

            来到升钟湖畔的农家小院,吃一口鲜美、肥而不腻的卧龙鲊,看一眼烟波浩淼、绿岛棋布的升钟湖,听一听卧龙鲊那穿越千年历史的有趣故事,学一学卧龙鲊奇特的制作方法,你一定会由衷地感慨:能来一趟升钟湖,真是不虚此行啊!

    一,久远的传说

            诸葛亮号卧龙,他与升钟的卧龙鲊到底有何联系?公元213年,张飞受命刘备、诸葛亮,率军打通米仓道,扼守阆中,实现了刘备”北拒曹操、南抗东吴”的战略目标。当年,张飞屯兵升钟与阆中一带,传说他吃了当地百姓蒸制的鲊肉,赞不绝口,将之命名为卧龙鲊。

      张飞一进营盘,炸雷般的嗓门就响了起来:

      “拿酒来,拿酒来!”

      侍饭的老兵迎上前来,深作一揖。“三将军,今天并未准备酒菜。”

      张飞环眼圆瞪,脸上立即阴了下来。

      “将军莫急,有好菜下酒,”见张飞就要发作,老兵忙笑着说,手往帐篷边一指:“将军请看!”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走了过来,向张飞深深地作了一揖,“三将军好。”

            老者说着转过身去,将身后一青衣小童提着的小篮子接了过去,再向张飞揖了一躬,说道:“将军保境安民,使我们升钟阆中一带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胜感激!我们敬家湾的众位乡亲特托老朽向将军道谢,献上此菜,请将军笑纳!”

      “哪里哪里,老人家客气了。”张飞满脸堆笑,扶住老人,恭恭敬敬将老人扶到桌旁坐下。

      老兵接过小篮,将小篮放在桌上,打开篮盖,从中端出一个瓷盘,盘中堆满裹着米粉的大片大片的肥猪肉,猪肉很宽很长,两头在盘沿上担着,一闪一闪地,甚是撩人。

      张飞早就闻到了肉香,一见那粉嘟嘟、黄灿灿的大肥肉,口水就止不住地流了出来,老兵刚把肉盘放在桌上,他就叉开两指,夹起一大片猪肉放在嘴里嚼了起来。

      “好肉好肉,”张飞接过老兵递过来的酒碗一饮而尽,向老者一拱手:“多谢先生和众乡邻厚爱了!请问老先生,此肉何名?”

            “此肉只在阆中、升钟一带蒸制,并无什么名称,”老者还一拱,“将军若喜此肉,请将军赐名。”

            “这个……”,张飞略一思忖,又夹了一片肉嚼着,“容张飞琢磨琢磨!”

            “我看就叫将军肉好,”老兵跟了张飞数年,倚老卖老,壮着胆笑着向张飞说,“或者就按将军大名取名,叫……”

      “大胆!”张飞一拍桌子,房梁都在震动,“你敢叫‘张飞肉’,那不是叫曹操那贼子天天吃此肉,奚落我吗?‘’

            老兵吓得一膝头跪在了地上,白发老者也惊得差点从凳子上跌了下来。

      “先生莫慌”,张飞站起来一把将老者扶住,重新将他搀扶到凳上坐好。

      “先生你看,”张飞脸上和缓下来,指着盘中的肉对老者说:”这肉横在盘中象什么东西,像不像龙,一条卧龙。”

      说着,张飞端起那盘肉,凑到铜铃般的眼前,仔细端祥着,得意地笑了:

      “咱们孔明先生就叫卧龙,若把此肉称为’卧龙肉’,我看那曹操老儿还敢不敢吃,哈哈哈哈……‘’

    二,鲊肉传真情

            解放前,升钟人民倍受土豪欺压,食不果腹。红军来到这里,带领当地人民打土豪分田地,用鲜血和生命建立起德丰红色苏维埃政权。在那残酷的白色恐怖下,一块卧龙鲊,见证了当年红军与人民深厚的军民鱼水之情

      敬老头忍不住又向门外探头看了看,天色已渐渐黑了下来。

      “队长,你说来的首长是多大的官呀,”敬老头冒了口旱烟,“天都黑了,山路可不好走!”

      “我也不知道,”游击队长也往门外瞅了瞅,“你这辈子见过多大的官?”

      “团长,”敬老头陷入了回忆,“还是个炮兵团长呢,刘湘的部队,那炮可多可大了,全是汽车拉的,”

      说着说着,老头就气得咬开了牙,“那龟儿团长脾气大,我给他当厨子时,我把鲊肉端上去晚了一会,他就连到踢了我好几脚。”

      队长知道老头怕官,这会儿已经往灶屋里跑了好几趟了,生怕出了点儿什么差错。

      队长正准备安慰他几句,黑暗中出现了火把的光亮,接着,一位十七八岁的红军小战士冲了进来。

            “来了,队长。”小战士向队长行了个军礼,队长还了礼,与小战士一起站在门口迎接客人的到来。

      进来的是一位较胖较壮实的青年军人和一位较高较瘦的青年军人,他们都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灰色军装。他们与队长握了握手,又与敬老头握手。

      老头赶紧伸出一双有些油腻的手,他感到那位又胖又壮实的军人虽然笑着与他问好,骨子里却藏着一股吓人的杀气,一双大手把老头干瘦的五指握得生疼。

            那位瘦高的军人平易近人,他向敬老头问好,又询问了敬老头的姓名和年龄,他温暖的双手让老头体会到了一种莫名的温馨。

      “首长饿了,开饭吧。”队长说,并示意敬老头赶紧准备。

      一会儿,饭菜就上桌了,菜很简单,总共三样,左右各为一盘炒蔬菜,中间一个竹编的小篓,里面不知装的什么东西,十分显眼。

      敬老头抖缩着把手伸进篓里,小心翼翼地从竹篓中捧出一块巴掌大的用树叶包着的东西,轻轻地放在一只空盘中,接着他继续拿第二块,一共拿出了十来块,堆满了整个盘子。

      “什么东西?”那壮实的军人向敬老头问道。

      “叶包肉。”敬老头紧张得不敢说话,队长赶紧帮他搭腔,“几家乡邻刚杀了年猪,蒸了些鲊肉,请首长尝尝。”

      敬老头将树叶剥开,露出了金黄的裹着米粉的又肥又厚的猪肉,他用竹筷给两位军人碗里各夹了一片肉。

      “树叶包肉,就是传说中的‘卧龙鲊’嘛!”瘦高的军人端起碗,享受地闻了闻那块猪肉:“王师长,升钟湖的卧龙鲊是很有名气的哟,已经传了快两千年了!”接着,他讲了张飞和卧龙鲊的传说故事,一屋人听得入了迷。

      敬老头听呆了,他做了大半辈子菜,蒸了几十年鲊肉,还不知道这肉有这些来历。

      “首长,快吃吧,凉了就不香了。”队长提醒道。

      高瘦的军人示意壮实的军人吃肉,壮实的军人毫不客气,拿起筷子,夹起那块肉就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好吃,要有碗酒就更好了。”

      高瘦的军人将鲊肉用筷子分成两半,夹起一半喂进小战士的嘴里,“小李呀,你也来尝一尝,可要记住升钟的老百姓对我们的恩情啊!”

      剩下的肉没人再动了,高瘦的军人征得队长和敬老头同意,叫小战士把那些肉包好,一会儿就给后面的红军伤病员们送去。

      临别前,敬老头听见队长在向小战士小声打听两位首长的名字,那瘦高的军人也听见了,他站起来,轻声地说:

      “对不起,我没给大家介绍清楚,这位是红四方面军第99师师长王波,我是红军独立师师长于江震!”

    王波(1908~1999),四川宣汉人,红四方面军33军99师师长兼政委,1935年3月29日率部进入升钟建立“德丰县苏维埃”红色政权。

    于江震(1911~1967),四川西充人,红四方面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配合红99师在升钟建立“德丰县苏维埃”红色政权。

    三,婚宴唱主角

            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物质贫乏,人们婚丧嫁娶依然要摆酒席,每桌酒席依然要讲几荤几素。卧龙鲊自然成了当地老百姓婚宴上的压轴大菜。

      父亲昨天晚上就到了升钟湖,他住进了老敬的家里。

      老敬是村支书,他就是当年敬老头的幺儿子,年龄与那时的敬老头相当。老敬待人很是热情周到。

      第二天一早,父亲刚起床,老敬就进门对父亲说,中午一起去吃酒,参加他一个侄儿的婚礼。父亲是县里派到升钟保城乡来指导批林批孔运动的蹲点干部。

      老敬侄儿的家就在半山梁上的土路旁。一字排开的五间土墙瓦房背靠青山,面向巍峨的群山。群山下空旷的山谷,就是后来的升钟湖水域,山上宽阔起伏的山脊则变成了后来的凤凰岛屿。

      瓦房前的院坝足有百十平方米,呈正方形状,地面用长条青石铺就而成。院坝里摆有四四一十六张木桌,每张木桌由四根笨重的宽木板凳围着。

      客人们陆陆续续到了,平时寂静的山梁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父亲和老敬被安排在中间一张桌子的上席坐下,那是专门留给尊贵客人的位置。

      这是一场七十年代偏远农村的坝坝婚礼。没有闪烁的灯光,没有热情奔放的主持人,也没有新郎新娘轰轰烈烈的爱情宣言,只有一个三分钟的简短仪程一一老敬站起来,走到害羞的新郎新娘面前,拿着大红的结婚证书,高声念了一遍,众人一起鼓掌一一整个婚礼仪程宣告结束。

            老敬的声音刚落,客人们就迫不及待地动起了筷子,一时间,杯盘叮当,竹箸翻飞,银白色的包谷酒瀑布般地倾入土碗之中。

            父亲想见识的是最后那道压轴的大菜一一卧龙鲊。那个年代的肉是很难吃到的,肥肉更是人们难得的奢侈品,今天来参加婚礼的人们,嘴里嚼着菜,眼睛盯着桌面,心里盼望着的也是尽快见到那片又肥又厚的卧龙鲊呢。

          突然, 院坝里安静了下来,所有的人们,喝醉的,没喝醉的一一都一齐盯着新婚小两口端出来的那一只只还冒着热气的蒸笼。

            每一桌都放上了一只蒸笼,客人们揭开蒸笼盖子,一股白气的蒸汽散去,笼里那橙黄粉嫩的卧龙鲊便露出脸来,它们都足有半斤重,一尺多长,沿着蒸笼一周分层叠放着。

            父亲发现,每桌共坐八人,每笼的卧龙鲊也刚好八片。人们依次每人夹出一片卧龙鲊放在自己碗里,却没人吃,每个人都从身上的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一一有报纸,有树叶,也有各种颜色的布一一用它们将那片卧龙鲊包好,放在桌旁。老敬告诉父亲,这些包好的卧龙鲊是带回家去吃的。

            散席后,父亲与老敬一人捧着一片卧龙鲊向老敬的家里走去,老敬的两个孙子老远就欢快地扑了上来。老敬的老伴接过卧龙鲊,进了厨房,父亲与老敬也跟了进去。

            老敬拿出一个木蒸子,将煮好的大米盛在蒸子里,将那两片又肥又厚的卧龙鲊放在大米面上,盖好盖,将蒸子放在灶上的一口大铁锅内。

            老敬在灶内添上柴火,噼噼啪啪的柴火声响了起来,灶台很快就淹没在了升腾的蒸汽之中。

            两袋烟的功夫过后,老敬减弱了火势,他揭开锅盖,端出蒸子,双手用湿帕子取下蒸子盖,一股米香和着肉香,立即弥漫了整个厨房。

            老敬用筷子夹出卧龙鲊,开始舀蒸子下面金黄油亮的米饭。父亲一看,卧龙鲊已经变得稍薄稍小,它的油已经被蒸汽蒸出,流到蒸子下面的米饭之中去了。

            老敬陪着全家人吃着那香喷喷的米饭,父亲看得出来,老敬现在比中午在酒席上吃得可高兴多了。

    四,卧龙鲊飘香

            现在,卧龙鲊走出升钟湖,成了川内一道名菜,人们也不再只有在宴席上才能吃到它了,只要你想吃,你可能在你家楼下的小摊上就能买到。当然,如果你也会亲手制作一笼如此厚重的卧龙鲊,那就更好了。

            我刚把车停稳,老敬就乐呵呵地迎了上来。

            此老敬非彼老敬,这个老敬是当年接待我父亲那个老敬的孙子。

            朋友们跟着老敬进了屋子,我则站在湖边,望着前方的凤凰岛。我在想,父亲当年也一定站在过这个地方,远眺空谷雾景吧。

            按照与老敬的电话约定,我们主要想要尝尝升钟湖的鲜鱼和卧龙鲊,我还想学学卧龙鲊的制作手艺呢。

            我走进厨房,与老敬聊着天。不一会,他拿出一盆肉,便开始边聊边制作卧龙鲊了。

      老敬将一块五花肉洗净,用刀将它切成巴掌那么大那么厚的肉片,毎片大约有300至500克,长约16厘米至20厘米。他说,最好的卧龙鲊原料是在猪的肩胛处。

      然后,他将这些肉片放进一个洁净的不锈钢盆子里,加入葱姜蒜细末,打入一个鸡蛋,洒入适量的料酒和酱油,将这些东西与肉片一起搅拌混合起来。

      静置大约十分钟,让肉片充分入味后,再向盆内加入米粉,继续搅拌混合,让每片肉上都均匀附着上佐料和米粉。至此,卧龙鲊制作基本完成。

      老敬将这些肉片一片一片沿蒸笼一周码好,用大火蒸制,不一会,卧龙鲊的香味就悠悠地飘了出来。

      老敬介绍说,卧龙鲊要用柴火蒸制大约五十分钟,才能将肥肉中的油蒸发出来,这样的卧龙鲊才会香而不腻,口感舒爽。只是现在生活好了,那蒸发出的油就没人再拿去泡饭了。

      卧龙鲊还要蒸制一会,我们继续东拉西扯地聊着天。我们聊起了他的爷爷,聊起了他那为王波、于江震两位将军蒸制卧龙鲊的曾祖父,也聊起了三国时期五虎上将张飞张翼德在敬家湾品尝卧龙鲊的遥远故事……

      哦,那浓香厚重、耐人寻味的卧龙鲊啊!

    (永远平安原创)

    升钟卧龙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升钟卧龙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ab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