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摔跤吧!爸爸》—’父亲’训练’女儿’成为世界冠军,是自私的欲望,还是深沉的父爱
——让你不再依赖父母——
——进大学校门就是独立日——
——助学宝助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
——本文剧透,谨慎点击——
《摔跤吧!爸爸》是最近大热的一部电影,电影讲述了巴比塔和吉塔两姐妹与’父亲’之间的励志故事。
这部影片刚公映时争议声不断,对于片中’父亲’这一角色在
训练’女儿’成为世界冠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还是为了让’女儿’有更好的出路,网友们各自持不同的看法。我们看看网友们是怎么说的。
为了便于理解,小编将网友的评论分为正方:满足自己的私欲,反方:为了女儿能有更好的出路。
正方评论
‘父亲’这一角色的价值观令人作呕,以梦想、金钱、冠军强制’女儿’的人生,所谓的父女情不过是满足私欲后的奖励。
价值观确实有问题,或许只有放在印度的语境里才能成立吧。看完很不舒服,沦为’父亲’实现梦想的工具,真的就比沦为别人生育和家务的工具,更值得赞美吗?不过是同样恶心的两件事罢了,哪有高尚和胜利可言。
一部处处衬着男权和父权的女性电影,女儿没有任何选择权,被父亲残暴地教育成为世界冠军,这个冠军的“正确“结果就意味着父亲教育的正确了。
反方评论
如果你本该有几十种人生选择,而’父亲’强制你选择你不喜欢的,这叫压迫,这叫剥削。可是她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父亲’给了她一条不用丢失尊严的出路,你说这是强迫?简直可笑……
电影中的父亲一开始就不是专制的,妻子没有生下儿子,他从来没有责怪过妻子,发现两个女儿的摔跤天赋之后,他和妻子说给他一年,如果失败了就放弃,也体现了他对两个孩子的尊重,如果两个孩子真的没有天赋不爱摔跤,父亲早就放弃了。此外在故事的结尾,女儿是靠自己的决断赢得了比赛,而非父亲的判断,也可以说是证明了自己,表达了电影的思想。
也有网友道出不一样的观点
这位‘父亲’强迫自己的’女儿’训练是夹杂着自己的私心的,他想让她们完成自己的梦想,他想让她们为国家得到一枚金牌,但是,他对’女儿’的心是真的,他爱她的’女儿’们,而且他是有理由的,他是先发现了’女儿’有这部分的潜质才采取的行动。
用一种束缚去摆脱另一种束缚。对于这位’父亲’的两个’女儿’来说,其实依然没有选择。可能它在印度的语境下有一定进步意义。
我认为这个电影最出彩的地方,是以下三个:第一个,在看到同龄的女孩嫁人之后,姐妹两人开始意识到只有去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摆脱被设定的命运,事实上,她们被设定的命运不是成为摔跤运动员,而是做家务、嫁人和生孩子。第二个,是同村的小女孩千里迢迢来看比赛,说明她们的事迹已经影响到了其他女孩,她们成为了其他女孩心中的榜样。第三个,是最后大女儿通过自己的意志战胜对手而非听从父亲的帮助,从此她是一个完整的人了,她独立了。整个故事说的还是女权,父亲只是帮助她们的引路人,一个小女孩,缺乏对抗世界的勇气,但如果有人能拉她一把,她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让更多的女孩看到,自己也可以摆脱被设定的人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片尾也说,这个故事鼓励了至少一千个印度女性进行摔跤运动,这一次,她们可能是主动说的:“让我摔跤吧,爸爸。”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出身,不同的视角,就有不同的评价。相互理解最重要,不要为了喷而喷。
电影往往能够反映现实
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普遍的心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小时候你爸妈有没有给你报各种辅导班、买各种书籍、习题,天天练呢?这都是为了能让你学习好,将来考个好大学,记得有句俗语:“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就是考个好大学。”而电影中的’父亲’也是这种心理,他自己的’女儿’有天赋,当然希望她们有所出息,而不是默默无闻的嫁人,而且,电影中他们约定了一年时间训练,失败了就放弃。
在印度,女性地位低下,没有自己的选择权,就像我国古代一样,这也是印度强奸案频发的主因。电影中的’父亲’起初为了圆自己的金牌梦,无意间发现女儿的天赋,打算训练女儿成为世界级摔跤选手,争取世界冠军。但是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最后都解决了,增进了父女之间的感情,’女儿’们也理解了’父亲’的苦心。并最终成功夺得世界冠军,女孩们也为自己打开了新的出路。起初父亲是有些私心,但是他对’女儿’们的爱并不少,父爱是沉默的,是含蓄的,在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看出。如果你想正真了解这部电影,去影院看看,细细感受吧!
我相信两位’女儿’就算输了比赛没有拿到冠军,甚至是放弃比赛,’父亲’也会原谅她们的,因为父爱如山。为了自己的父亲不再那么辛苦,大学生们早点独立生活,助学宝一直在背后支持着你们。
最后#父亲节#快要到了,小编提前祝所有的爸爸们节日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