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听过很多故事,但往往我们并不明白故事背后的真意。
但实际上很多生活智慧都是通过故事一代一代传承的。
比如说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我们都听过吧?
这个故事源自于庄子,讲的是有一年粮食欠收,养猴子的杂耍人就对他的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没有晚上多?”养猴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的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
实际上,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猴子们所得到的橡子总数都是一样的。只是改变了分配方法,猴子们却觉得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我相信,看到这的,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就是故事中的猴子。但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情不自禁的就去当这只猴子。
比如说那些刚进入一个团体不久,就觉得自己被排挤,觉得自己不被待见,觉得自己不被重视,觉得大家抱团欺负自己的女孩子,其实就是不知不觉在当“朝三暮四”的“猴子”。
人都能量都是有限的。
对新人好,必然对旧人比较起来不那么好。
对旧人好,必然对新人比较起来不那么好。
一个店铺不可能同时对新人打折,又给旧人打折。
一个团体也不可能同时对新人好又对旧人好。
一个人也不可能对新人旧人都一视同仁。
不分亲疏远近这种“好”,是没有存在的根基和必要的。没有差别,那就没有区分度,那就没有意义。大家也不会领情对吧。
大体上来说,我们所见到的促销,大多是两种做法,一种是新顾客初次光顾打XX折,一种的回馈老顾客打XX折。
如果你不满意刚认识的人对你生疏冷漠,那你就只能和刚认识就对你热情如火的人相处愉快,而这种人,必然在和你熟谙之后,会对你越来越差。因为他们的心力永远都只会给新人,你享受过了,那就该别的新人享受了。
现在网络上很多平台招新政策也如此,滴滴打车也好,盒马也罢,招募新人都是不余遗力,但如果你每天都在用,他们就不会给你任何优惠,但如果你隔一段时间不用,他们就给你疯狂发券。
你喜欢被这样对待吗?这就是一见你就很热情的人,以后对你的样子啊。
不想以后得到的待遇越来越差,那就得熬过新人期,耐得住寂寞。甘蔗是没有两头甜的。
当然,也不是说熬过新人期就一定啥都有哈,有的人一直不受待见也是有可能的(这又是另外一个范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