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城市故事
守护心中的那片桃林

守护心中的那片桃林

作者: 牛虻宝贝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5-10 00:26 被阅读0次

从苏州回来,小美同James在上海相聚,这是他们今年的第19次相聚。James工作很忙,几乎不眠不休,周六清晨吃完早餐就出去了。小美总跟我说,有James在身边的时候,她几乎没了方向,没了思想,走路得贴着,坐那儿得依着。所以James早晨出门的那一刻,小美就非常慌张,喊着要他出个主意把今天给安排了。

James凑近,看着小美说:“你,要不就回宾馆休息,不想休息,就找个地方看看书,我下午四点结束来找你,好么。”

小美并没有看书,她现在正跟我坐在九江路附近的一家咖啡厅抱怨着清晨的那一幕。

她继续说:“上个周在苏州,机缘巧合地吃了一顿斋饭。那车本来在大马路上一路开,开着开着就到了一个非常幽静的地方。《全唐诗》里描绘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完全就是这个意境!”

我在她对面差点一口咖啡吐出来:“拜托你说点人话。”

她白了我一眼,继续跟我讲。原来确实是一次不寻常的体验。安排小美苏州一行的是一个在苏州坐拥众多产业的女老板,如果她听故事没走样,苏州新区的马运路,就是苏州政府以此女老板的姓氏命名。这位马老板五官小巧漂亮,头发浓密,齐肩长发,略有染色烫卷,个子1米7左右,那天穿了一件黑色宽松上衣,牛仔裤,帆布鞋,性格直爽大方不做作。马老板带小美到了苏州周边的一个寺庙,因为小美自己打算要开个店,所以一起去找大师看看。在寺庙用完斋饭,这位马老板就开始跟大家分享她学习密宗的心得和烦恼。我坐在小美对面,静静地听着她说,心里想,世间人,有谁能逃得掉“贪嗔痴”的折磨,每个人都在寻找救赎。

我们坐了一会儿,小美跟James一起离开了。我继续坐在咖啡厅,打开带来的《哲学简史》,调调还真的跟小美的经历搭,要不然怎么说一个人的引力场总是会吸引它熟悉的东西呢。

书中说圣人最高的成就是个人和宇宙的同一,欲得到这个“同一”,是入世还是出世呢。

“出世的哲学”,脱离社会,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入世的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但这两种,都是极端。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入世的理想人格。反过来理解,“知生,便知死”么。“活够了”知死,那位马老板“活得翻天覆地”,也知死。两种人生都在寻找救赎,人生的意义在哪里呢。天壤之别的活法,最终还都是活了个“不通透”,最后都是想死,生不如死。

书中又引用了《系辞传下》里一句话:日盈则昃,月盈则亏。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就反向另一个极端…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所以,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很实用,但是并不肤浅。这就是为什么,寺庙大师白天处理事务,下午5点准时关机,天塌下来都跟他没关系,他要闭关、打坐、写字,看书。文字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隐秘通道。大师犹要如此寻找平衡,何况凡夫俗子。

“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了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目光从书本上移开,抬头看到对面两个嬉笑的女孩儿,高中左右年纪,谈笑风生。“未知生”的岁月阿。

静默。

这一点,我总是很难做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晚上回来的路上,收到小美的一条信息:“James又出差了,聚少离多,聚也似不聚。”

我回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小美说:“屁。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笑了笑,没有再回。

晚上看了个华为的报告,被冲击到了。很多人因为工作,莫名地掉入一个又一个漩涡,卷入到莫名的斗争中,不值得。《过得刚好》里不是说了吗,坚持和斗争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但此种却是不值得的。多出世,少入世吧,市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一整天都不在状态,半梦半醒中似乎看到小时候误入的那片桃花林。摘录《桃花源记》,最恰当形容当时和当下的心境: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我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叫《牛虻宝贝儿》

相关文章

  • 守护心中的那片桃林

    从苏州回来,小美同James在上海相聚,这是他们今年的第19次相聚。James工作很忙,几乎不眠不休,周六清晨吃完...

  • 那片桃林

    那片桃林,用来安放我的灵魂。 那片桃林,一年四季,繁花似锦,一片粉耀,只静默的,开放在我的心间。 走在人生路上,其...

  • 那片桃林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宋)黄庭坚 今日,路经图书馆...

  • 心中那片林

    春,亦步亦趋,不急不缓,迈着优雅的步伐款款而来,蛰伏了一冬的灰暗和寂寥慢慢褪去。看树越发绿起来,小草和各种不...

  • 守护心中的那片温暖

    感觉自己就像擂台上被打到的拳击手,一次次被对手打倒,又一次次拼命爬起来,嘴角带着伤痕,眼里带着不服输的倔强。

  • 守护心中的那片绿洲

    小小心愿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论在哪个朝代或在哪座城市,人民教师都是受人敬仰的职业。 ...

  • 守护心中的那片绿

    这是关于幼儿园托班自然角创建的文章,我来分享一下。愿童真童趣,带给亲爱的们一份安宁和愉悦的心情。周末愉快。 《幼儿...

  • 心中的那片柚林

    我的家乡在梅州离“叶帅故居”不远的一个小山村,父亲出生于解放不久的新中国,由于祖父早逝,年幼的父亲没有继承...

  • 灼灼桃花凉

    这些年,我想念那片桃林,想念回不去的童年

  • 小说连载 | 野草湾的那些事儿(11)

    老粪头瞧完水,天已半晌了。 老粪头回家时,不经意地经过了村后的那片桃林。 桃林里的桃是五月桃,现在不是吃五月桃的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守护心中的那片桃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in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