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职场菜鸟成长记人在职场
20几岁的我们感到“迷茫”应该怎么办?

20几岁的我们感到“迷茫”应该怎么办?

作者: 42d06eeb5034 | 来源:发表于2016-07-02 10:34 被阅读89次

      昨天是2016年7月1日,也是党的生日。阔别2016年的上半年,一年过去了一半,在年初定下的计划都完成了多少?说好的健身、说好的学英语、说好的好好工作、说好的找对象都执行了吗?还是依旧在各种综艺节目、逛街打游戏中惶惶不可终日呢?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懒癌已到晚期,20几岁的你是否打算将就过一生呢?

向左还是向右

一、嘿,听说你很迷茫​

      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成千上万的毕业生陆续从高校的象牙塔走向社会。带着对未来的期许、憧憬或迷茫、焦虑的心情。从今以后学校的食堂、小树林、操场、早已空空如也的宿舍再也没有了你的踪影,不会再有每晚聊到凌晨1点的“卧谈会”,也不会再有男生在一起打游戏的场景,有的只是岁月了无痕的踪影。

      学校除了”保研党“、还有考研党、考编党以外,大部分人都活跃在校招和人才市场的现场上。不过,一切好像跟想象的不一样,人才市场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一片,哪哪都是人。好不容易挤到用人单位的桌前,将精心准备的简历递到用人单位的手上时,她只瞄了你一眼问你能吃苦吗?我们这个工作要经常加班的。你向小鸡啄米似点点头说可以的。但等来的结果却是不好意思,我们不招女生。这,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就是初入社会的第一课。

      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就得一头扎入找房子的大军里,搬离学校之后总先得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于是收集了一大堆租房广告、在网络上找了一大批租房信息,还得甄别信息真伪。确认好合适的位置、价格,又得跟房东斗智斗勇磨嘴皮,搬家到入住到求职的过程早已精疲力尽,累的只能摊到在出租屋沉沉睡去。

      好不容易经过初试、复试等复杂的面试脱颖而出找到工作,作为一个职场新人的小白更是面临着新同事不熟悉、工作环境陌生、工作总出错、跟不上老员工的节奏等等。其实这些都没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都能慢慢克服和解决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杜拉拉升职记》或《欢乐颂》这类职场剧,杜拉拉和小蚯蚓一开始都是处在职场最底层的人。虽说两位最终在各自的剧中都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曾遭遇到“办公室”政治,说到这个话题其实很敏感,当处于这个情况之下的我们感受到了气氛的微妙、有些人能左右逢迎、但更多人是无所适从吧。

      等工作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稍稍稳定下来,手上的工作也拿捏自如了。又进入一个“职场倦怠期”,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因此,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

      其实我本身也是20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刚刚说的那些都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人生经历。借着第三人称“你”说出来,相信曾经有相似经历的大家肯定也能感同身受吧。自己周围的朋友也多是这个年纪的人,某次和朋友聊天她就告诉我自己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天天重复做一件工作、早就把工作的流程摸索的清清楚楚,她笑称闭着眼睛也能把事情做了。同时她也觉得自己的工作似乎没什么技术含量和升值空间,上班也就是耗时间。不过她说因为这份工作工资尚可、属于旱涝保收的那种,她告诉我说现在的处境是觉得迷茫没有方向,但是因为生存的原因又不得不“苟且”度日,问我该怎么办?

二、月亮和六便士,该怎么选?

     接着刚刚说的继续说下去,我试着问朋友的业余生活,她说因为白天要上班、上下班通勤来回也要2个多小时。然后买菜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等等都到了九、十点,这个时候整个人都累到不行。所以每次都是选择看看电视、敷着面膜、吃着黄瓜美美的待在空调房里。

      好吧,那周末呢?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追问道。周末?早上补个觉、中午出个门吃饭、下午洗洗涮涮,一天就过去了,第二天好像也差不多。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说道。

      如果“月亮”是理想,“六便士”是现实的话,该怎么选呢?这两者看似不能兼得、其实也不尽然。首先我建议朋友先列个计划、把要做的事情都写在上面。然后便是每日计划分割了,有个定律叫“21天习惯”,说的是人只要坚持21天,自身的生物钟就能自己调节并形成新的生物钟,而只要坚持21天,你的身体就会自然而然的习惯。

      有了大的计划后,我们当然要将其进行每日的计划分割,就拿看书这件事来说吧。如果你打算一周看完一本400页数的书籍,可以利用坐公交、午休等碎片时间浏览,每天看一点就能如期完成。

      言归正传,职场上和生活中最怕的是一层不变,我建议朋友做个职业测试、然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一个初步的规划,首先明确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适合干什么。然后在平时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8小时以外多参加职业培训、多看想从事职业的相关书籍、多考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同时广交朋友,最重要的事笃定一个目标,坚持下去。

      我不知道我说的话她听进去了多少,但是毕业这几年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我们绝大部分的人穷极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情、如果在不相关的事物上耗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的话,那最后势必得到的结果将是一事无成而又徒劳的。

      相信道理大家都很清楚,我也就不再重复复述。现实生活中,也有人两者兼顾的,比如同样是画家的莫奈,为了爱情不惜与父母决裂,爱妻也成了他创作的灵感和光;《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曾过着程序员和写作者的双重生活;就连鲁迅也曾为了写作,去从事过自己不喜欢的教书工作。

三、写在最后

      这个世界或许有这样或那样的无奈,又好多的不公。但上帝赐予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多的,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一辈子就算能活到90岁(大多数人可能还活不到或者不止),也才32850天而已。时间转瞬即逝,20几岁,正是人生的黄金年龄。面对迷茫,面对理想与现实的pk,你是打算迎难而上还是将就过一生呢?一切都交给时间来评说。

      (声明:此文章著作权本人所有,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我,谢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几岁的我们感到“迷茫”应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jq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