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鹿原》

作者: 伊人幽梦 | 来源:发表于2022-10-01 19:54 被阅读0次

巴尔扎克曾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有一本小说就深刻的诠释了什么是民族,什么是秘史。这本书就是《白鹿原》。

《白鹿原》这本书是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由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该小说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通过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表现了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化。

1998年,该小说获得中国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电视剧、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2019年9月23日,该小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白家人沿袭村子里的族长,主人公白嘉轩一生娶过七个妻子,最后一个陪他终生,并育有三儿一女(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白灵)。

鹿三是白家的长工,黑娃是他的长子。鹿家以鹿子霖为代表,他有两个儿子(鹿兆鹏、鹿兆海)。小说主要讲述了他们的下一代白孝文、鹿兆海、黑娃这一代人的生活:白家后代中规中矩,黑娃却从小就显现出不安分。长大后,白孝文继任族长,黑娃在外做长工,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将她带回村后,受到村人的排斥。

黑娃离开村子后投奔革命军,又成为土匪。在此期间,鹿子霖、白孝文等都吸上了鸦片,将家败光,去异乡谋生。鹿三以儿媳田小娥为耻,最终杀了她,因终日被田小娥死时的情形折磨而死去。白孝文则在外重新振作,终有一番作为,白灵加入了共产党。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

作者陈忠实出生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下的蒋村,年少时就在这片黄土地上挖野菜、拾柴火。白鹿原的春夏秋冬、草木荣枯,陈忠实都再熟悉不过了。陈忠实了解白鹿原昨天的办法,一方面是走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从他们的记忆中去找寻家族历史记忆的残片。另一方面,他仔细查阅有关白鹿原的县志。

尤其是当他看到二十多卷的县志,竟然有四五个卷本是有关“贞妇烈女”时,感到既惊讶又费解。那些记述着某村某某氏的简短介绍,昭示着贞节的崇高和沉重。县志里往往是某女十五六岁出嫁,隔一二年生子,不幸丧夫,抚养孩子成人,侍奉公婆,守节守志,直到终了,族人亲友感念其高风亮节,送烫金大匾牌悬挂于门首。

这些布满了几个卷本密密麻麻的贞节女人们,用她们活泼的生命,坚守着道德规章里专门给她们设置的“志”和“节”的条律,经历过漫长残酷的煎熬,才换取了在县志上几厘米长的位置,这让陈忠实产生了逆反式的怨念。田小娥的形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陈忠实脑海中浮现出来。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但它的现实主义又不同于以前的革命现实主义。为了创作这部作品,陈忠实用了两年时间准备,用了四年时间写作。这部作品是陈忠实在其44岁时开始准备,至50岁时才完成的心血之作。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潮流在此后逐步泛化为80年代的一种普遍的文学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90年代的不少长篇创作,都在不由自主的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使得这期间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陈忠实出生在西安东郊白鹿原下的蒋村,年少时就在这片黄土地上挖野菜、拾柴火。白鹿原的春夏秋冬、草木荣枯,陈忠实都再熟悉不过了。陈忠实了解白鹿原昨天的办法,一方面是走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从他们的记忆中去找寻家族历史记忆的残片。另一方面,他仔细查阅有关白鹿原的县志。

尤其是当他看到二十多卷的县志,竟然有四五个卷本是有关“贞妇烈女”时,感到既惊讶又费解。那些记述着某村某某氏的简短介绍,昭示着贞节的崇高和沉重。县志里往往是某女十五六岁出嫁,隔一二年生子,不幸丧夫,抚养孩子成人,侍奉公婆,守节守志,直到终了,族人亲友感念其高风亮节,送烫金大匾牌悬挂于门首。

从1988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子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的祖屋,潜心写作。四年的艰苦写作,每天陈忠实都要经受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陈忠实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般深刻。1992年3月25日,近50万字的《白鹿原》终于画上了句号。

《白鹿原》的寻根主题主要是精神和心灵的寻根,带着对精神中“真”的追求写出儒家文化的精髓,并通过文本中人物的个性描写,来宣传中国文化的深刻价值,表达自己“寻根”理念。作者的寻根性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以道德的人格追求为核心的文化之根,而是进一步更深刻的揭示出传统文化所展现的人之生存的悲剧性。《白鹿原》在以关中人生存为大的文化背景下,展开了一系列的人物活动,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慎独隐忍的儒家精神,则透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体现出来。

对于《白鹿原》文化寻根的主题研究者也有许多异议,因为作者在《白鹿原》中尽可能地突显了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侧写了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也具有新历史主义小说的意义。

作者正是通过这种魔幻描写,模糊了生者与死者、冥界与人间的界壁,在人与鬼的冲突中来展示人性深处的东西,揭示人性的悲剧、人生的苦难。同时,这种手法还给所叙述的历史带来一种不可预知的神秘性,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仿佛冥冥中有一只巨大的手掌握着人物的命运和历史的发展。

《白鹿原》出版以后,因其尖锐的历史政治观点及大胆的性爱描述,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和争论。有人认为书中的性爱描写称得上是“惊世骇俗”,甚至因此将其与贾平凹的《废都》相提并论,有人认为《白鹿原》的情色描写是比较有节制的,小说中有关性的描写并不是为了描写性本身,都符合小说本身的需要。也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情色描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也应该属于成人级的。

相关文章

  • 《白鹿原》

    《白鹿原》 当我从人民文学收藏到家的《白鹿原》,我开始阅读了封面,封面作者...

  • 一股能量风激荡白鹿原4读白嘉轩和鹿子霖

    一股能量风激荡白鹿原4一对亲家和冤家 上一回白鹿原阅读体会之三“[没了皇帝的白鹿原,是怎么走到1949(http:...

  • 一股能量风 激荡白鹿原7读黑娃和兆鹏

    一股能量风 激荡白鹿原7/摆动意识流 继续写白鹿原阅读体会,码字刚码到7,突然就闪出“来到了拐弯处”的意识,阅读体...

  • 阅读《白鹿原》

    第一章:白嘉轩死了六个老婆后,被冷先生建议找阴阳师看看。 第二章:白嘉轩去找阴阳师的路上发现了姐夫朱先生口中的白鹿...

  • 阅读《白鹿原》

    巴尔扎克曾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而有一本小说就深刻的诠释了什么是民族,什么是秘史。这本书就是《白鹿原》...

  • 生命在于折腾

    《白鹿原》,盛名久闻,一直未读。近日方得阅读,不忍释卷,一气呵成,心绪难平,与诸君分享。 《白鹿原》是中国当代著名...

  • 冷秋月和田小娥 作者:爱

    《白鹿原》这部小说我早就阅读过,这部剧我现在已经是第二次观看。 《白鹿原》这部小说,给我留下深刻映像的人物是冷先生...

  • 封建社会女人的命运,和现在社会女人的命运 作者:燕爱

    《白鹿原》这部小说我早就阅读过,这部剧我现在已经是第二次观看。 《白鹿原》这部小说,给我留下深刻映像的人物是冷先生...

  • 《白鹿原》读后

    8月读了《白鹿原》,这是阅读的随笔和总结。前几年《白鹿原》的电视剧热播,我也是早闻陈忠实大名。在一个介绍优秀小说开...

  • 读《白鹿原》——一幅浑厚多彩的乡村历史长卷

    书店五折处理书籍,正好又置假期,有时间阅读,便买了一摞。其中有陈忠实的《白鹿原》北京出版社的。 对于《白鹿原》,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白鹿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lo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