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一些人是有条不紊的,另一些人则是杂乱无序的。当然也有中间状态,这和当今世界性别也有处于中间状态的同学们一样。当然,一成不变是没有的,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一般人不可能那么极端,非黑即白的,中国人和稀泥水平很高,这多多少少拜儒家的中庸所致。说回生物钟,自己睡眠相对比较少,属于精力偏旺盛型,对自己起床时间蛮有把握的,不管是早上还是中午都觉得自己可以正常醒的,睡到自然醒也一直是自己的愿望,所以我一般都不设置起床闹钟的。
这一年,我大女儿熹儿每周六上午8:30和下午3:15都安排有课外兴趣班,有时候妈妈送她去,有时候则是我送她去。天晴的时候还好,我骑自行车带她,一般都可以十来分钟;妈妈带她的时候,一般坐公交车几分钟,再走十几分钟,加上等公交车的时间,预留半小时是必须的了。在下雨天,我也无能为力,只能坐公交车过去。熹儿和很多小朋友一样,中午和晚上都不想睡午觉,其实我小时候也一样,不想按时睡觉,也不想按时起床。好不容易哄她睡着,到早上四点半或下午两点半之后叫她起床的时候,她总是不想起床,“我不想起床”,边赖床边呜呜地嚎啕大哭,而且嘴里时不时会蹦出“我恨你,妈妈!我再也不跟你玩了!”,妈妈自然也不成多让,假装去找衣架子吓唬吓唬她。看到这个场景,不知道你是否听到类似的对话。
我是慢性子,老婆是急性子,她自然是非常着急的催,我这种佛系人员自然是让熹儿折腾会儿,好好跟她讲道理,大不了迟到会儿呗,当然这是不太好的习惯。每次给自己剩下的时间都不多,可以说是盲目自信,最后都是匆匆忙忙小汗淋漓地赶去上课。
由于没有设闹钟的习惯,我起床基本都按生物钟进行,但一般早上都醒得比较早,自然也没有啥影响。偶尔睡过头也没关系,心理自然觉得挺庆幸的,既能休息好,也不影响弹性上班的工作,自然这也是挺好的。但对于女儿按时上课这件事,我觉得还是需要改进的,毕竟让她养成好习惯,有备无患,泰然自若比匆匆忙忙准备好得多。比如提前准备东西,提前叫醒她,提前出发等。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说自己啥好,纠结,死板,不知道当时心理咋想的,我觉得这不是自信,而是自我的残缺。拘泥而不懂变通,就如老板发个会议请求,没有邀请我,但我也不主动通知大家参会,虽然我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不知道在纠结什么,这种发出去既能体现主动性,又能体现参与感的事情,为啥不做呢?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混球,这无疑也是老婆不太愿意看到的。
仅以此篇文章献给总是自认为生物钟比闹钟好的我,期望自己可以适当利用闹钟或记事提醒等工具,一点小小地改变,比如主动在微信发一句话,比如提前一点叫醒女儿,比如面试前预留多些时间在路上,比如提前买火车票而不是总是最后疯抢,比如老板要求在某个时间点前完成某些事情。相信使用了这些让生活工作更便捷的工具,一定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