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件事没有了限制,我会怎么做。
没有限制,不是说为所欲为,而是假设去掉限制性条件,再去看一个问题,这个时候会发现什么不一样的视角和方法呢。
比如说,以前我上班就是跟别人一样,要么骑车去,要么坐地铁去。坐地铁次数更多。当时住的地方距离上班地点地铁只有三站。而且这个地铁路线还是L型。这意味着直线距离大概也就五公里多一点。坐地铁不过十多分钟。可是我从来居然没有想过换个方式去公司。
中午的时候,吃完饭后我经常出去走一走,一般走四十分钟,五公里多一点。因为公司附近有一个公园,基本上绕着公园走两圈,就够五公里了。
有时我也在想,从住地到公司应该不远吧,毕竟也骑过车子。但是每次都是因为有上班时间限制,所以优选地铁。
直到有一天,一件意外事情打破了我的出行习惯。我发现一个新来同事每天居然走路上下班。他跟我住在一个地方,一样的距离。可是他选择了走路,也顺便锻炼身体。有一次他也邀请我一起走,我本来有点距离,后来想想反正是下班时间,就一起走吧。结果,全程下来四十多分钟而已。我有点惊讶,惊讶的不是距离,而是这点时间和距离对于我早就可以接受,平时每天运动量都在十公里以上,有时二十公里。那么为什么我可以做到每天走路十公里,却没有想过直接走路上下班呢。
这个想法没有实施的阻力不是我的体能,而是我总感觉距离很远,要走很久,选择走路意味着会迟到或者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可问题是,我宁可刻意找时间去走路十公里,为什么不充分利用上下班的路程呢。退一步,上班可能走路一身大汗,那下班呢。
这是一件小事,是否走路上班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我想过尝试走路上下班到真正落地执行,中间间隔了居然四五个月。最后咱不是别人主动邀请我,我可能还会继续犹豫几个月。
什么东西限制住了自己?
还有一件事,我前两年经常出差成都,我住的附近有个很大的公园,具体多大不清楚,每天上下班经常路过这个公园。经常可以看到公园里游客特别多。我一直想抽时间去看看,却一直没有实现。直到两年后的一天,我也是第N次去成都出差。恰逢冬天,一位在北京的朋友出门运动,远程喊我一起。于是我也就顺着马路走下去,半个小时不到竟然走到了这座公园门口。于是鼓起勇气走了进去,结果走了两圈下来,发现公园很美,占地面积也很大,旁边还有网红慢行道,联通了周边几座公园。那一天我走了近二十公里。虽然很累,但是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对身边美景视而不见,错过了两年多。
这又是什么把自己限制住了?
两件事都很小,但是底层逻辑是自己想做却没做,其实真开始做了难度也不大,而自己迟迟不做就是自己夸大了困难,并且坚定的认为自己不应该这么做。谁给的限制,还不是自己么。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尝试下或者推算一下可能性,而是找了不少理由来逃避。最后能做下来还是在别人的推力下,被动的尝试。从被到主动,差的可不是一个执行力那么简单。背后的鸿沟是自己预设了几个限制,比如上班要按时不能迟到,上班不能带着一身汗,公园太大可能走不完,特意去趟公园要花费很久的时间。可是为什么没有考虑到,上班可以早走一会,空气好,早起也可以路上提前考虑下工作。公园走路太远,可以坐车去,或者骑车去么。周末有时闲着不知道干什么,何不先把周围环境熟悉熟悉。
当我们把自己预设在一个范围内去决策时,我们常常会自信的认为这个范围就是能力边界。可是如果这个边界定小的呢。原本能力是5公里范围,而我们误以为是3公里,那么这个圈子也会把自己困住,甚至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现状。还有一种是,放大自己的边界,本来五公里正好,却定了十公里或者二十公里。一下子用遥不可及目标制造出一个注定失败的结局,这也是一种局限,也是一种误判。因为限定导致或者停滞不前,或者轻敌冒进,结果都是一样不可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