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是想到了这个话题,还没有深入研究,源于今天儿子在学校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我在反复思考,儿子、同学和老师之间,包括我自己,到底是谁存在的问题更多?
同学:因为着急出教室,书包带勾到了儿子的座位,嫌儿子没给他让一下,伸手就打人,连打几下就跑了。
儿子:因为被同学打,赶出教室追打,老师劝开后,因委屈生气,说话负气。
劝架老师:是教学主任,看到后劝开两人,在劝解过程中又说,如果想打就接着打,没打完别走。
后来赶来的班主任:在劝解中问儿子想怎么办?儿子说接着打。老师看儿子情绪激动,打电话叫我到学校,先说了事因和同学先动手不对,让同学道了个歉。
儿子不服,说想打就打吗?打完道个歉就算了?
因为儿子从小就不是调皮捣蛋的孩子,但也不是胆小怕事懦弱的性格,所以长到快13岁,不会主动挑事,极少跟同学发生矛盾,13年间发生的矛盾十个指头都数的过来,每次事出原因都是被别人先侵犯了,如果对方态度不好,他不服,就会矛盾激增。
在性格上他可能偏向敏感一点,不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如果没有得到公正的处理,当下心里会很委屈介意,言辞也过激,会唱反调。随着年龄渐长,他的情绪也越冲动,反问我:以前遇到这样的事,你就说算了,每次都算了,我为什么要一直忍着?
这个问题我也在想,打完人道个歉就算了?还是打一架解决?这是适合小孩的解决之道吗?老师该怎么处理才是合适的?家长该怎么聆听和劝解才能让孩子觉得被理解?
说实话,虽然这两年看了很多家庭教育或儿童心理的书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还是没法快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以至于今天我在跟那个同学沟通时,我是平静地跟他说:“你先动手打了人,然后你说你错了,道个歉就完了。可是你做过的事对别人已经造成了伤害。”我只是跟他先说了这个观点,后面也说了同学间以后注意点多沟通不要打架。我并没有严厉指责他。而老师在后来和我的语音通话里说,“你当时那样的说法有没有想过也伤害了那个同学?”同时还强调儿子的心理太脆弱,性格不太好。因为当老师问他们还打不打的时候,那个同学马上就说老师我不打了,而儿子的回答是接着打。由此觉得儿子不够大度。标签由此贴上。
讲真的,我觉得老师的处理方式太简单了,因为他们是小学生,所以就只说谁对谁不对,错的道个歉就完了。如果这是发生在成人世界里的事,故意打人,打完就跑,这事怕不是两三个字就能解决的。所以对挑事打人的孩子没有采取有效的惩罚措施,对被打的孩子没有进行心理抚慰,都是不妥当的处理。
当然,我的想法并不是要怎么严惩才够,对于孩子只是通过一些行为来反省一下,比如让在操场跑几圈或做一些俯卧撑,长点记性。被打的孩子也没必要追着不放,只要让情绪得以疏导表达出来,知道别人是理解他的心情的,并且没有敷衍了事。
也许我的观点不够成熟,不是专业手法。所以下午下单了两本关于儿童交际的书,听闻不错,希望能够答疑解惑。
另外正好在头条小视频里看到一段内容,关于伊能静的女儿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欺负,跟老师反应了以后,男孩还是每天去推挤小米粒,伊能静表示很心疼,秦昊聊到这件事直接就掩面而泣,转学不是解决办法,他们也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而米粒奶奶的看法是只管好自己的孩子,别人的孩子由他的家长去管教。
我今天在跟儿子沟通的时候,向他提议去学习一些强身健体和防卫的技能,提高自己的力量,不是为了去和别人打架,而是在遇到无意的伤害或恶意的攻击的时候,有能力保护自己,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他接受了这个提议。
![](https://img.haomeiwen.com/i20769649/2dea527e666460a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