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终于在自家书房里,找到了这一本书《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没有转发袁老逝世的文章,但我找到了写他的书,他比我父亲年纪还大,他们都是农民,父亲生前是乡农科站站长,我为父亲写过两本书,有一本叫《水车转啊转》,我像怀念父亲一样,怀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这是5月24日,我发表在蒋坤元的小岛的一则短文。
今天,我想与简友们谈谈《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这一本书的写作方法。这是一本报告文学,袁老一生事迹很多,但这一本书只有144页,如果剔除插图、附页,那页数更少了。然而,就是这样一本比较薄的书却浓缩了袁老求索和奋斗的一生,是一本非常精彩的书。
你知道,报告文学书名很重要,以力争产生一种吸引力和震撼力。我想当初买这一本书就可能是被这一本书名所吸引了吧。《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很形象地突出了袁老的“杂交水稻之父”的形象,而且这不是一般的一粒种子,是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这本书的开头就是震撼人心的,配了袁老的一张近影,页面的下方有2004年度CCTV“感动中国”给袁老的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我写过两本人物传记,一本是《我们的范阿姨》,还有一本是写我父亲的书《水车转啊转》,如果写这两本书之前,我能够读到《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我想应该采纳这本书的写作方法。那么,这本书是什么写作方法呢?通读这本书发现其写作方法借用了散文“以线穿珠”的结构方式,将袁老的事迹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
《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插图这本书一开头就提出一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最好?”,然后围绕这个主题回答“用一生做好一件事”,接着交代“育种工作的过去和现在”,把袁老从事的杂交水稻种植的困境摆出来,这为他杂交水稻繁育成功做了铺垫。杂交水稻繁育的成功,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成功,更是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那么,如何做一粒优秀的种子,在祖国的大地上繁育生长呢,这就是需要引起当代人思索,并且励志前行的。
在这本书的封底,我读到了袁老的一首诗。诗是这样的:
我梦见我们的超高产杂交稻,
植株长得比高粱要高,
穗子有扫帚那么长,
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我好高兴!
太阳那么晒,我就走过去,
坐在那个稻穗下遮阴乘凉,
于是我就给这个梦取了个名字,
叫做“禾下乘凉梦”。
可以说,袁老不仅是“杂交水稻之父”,还是一位有梦想的农民诗人,他的诗就写在辽阔的稻田里——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所以,我们怎样写报告文学,就是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一个人?
《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封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