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体式,定终点;研学情,明起点;中间搭上两三个台阶。
一、依体式,定终点
比如,小说有各种各样的小说,不同小说的阅读方法不同,看到的关键处不同,不能用人物、情节、环境、主旨去套所有的小说。要明白“这是什么类型的小说”,“这篇课文的特质是什么”,“阅读这类小说的要点是什么”,这篇小说应该看什么地方,从这些地方看出什么东西来。
书中有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依据文体确定教学内容,就是根据不同的鱼,选择不同的渔网。”
文体意识重要,这里,更进一步细化文本特质,小说--哪一类型小说--某个作家的小说--某个作家的这篇小说(文本特质)。对比自己,备课时,对这样的文本特质的研读远远不够。即使学习课例时,更多的关注的是名师的教学艺术,对为什么确定这些教学内容关注不够。以后应多一点思考:名师是如何确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了什么教学内容,如果自己教,会确定什么教学内容。
二、研学情,明起点
课文教什么,教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这篇课文最要紧的地方。
老师素读课文,才有可能了解学生读课文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素读课文,有了自己理解感悟的过程,才有可能以自己的体验引导学生。教师深入研究课文,才有可能发现理解感受课文最要紧的地方。
作者指出,从学情出发的阅读教学: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不读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想想自己刚看的余映潮老师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余老师设计的三个学习环节:用一两个成语或四字词语评价赫尔墨斯,品一品课文中三问三答的作用,分析这则寓言的表达技巧。“三问三答”,就是“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这则寓言的表达技巧”,大概属于“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
教学的两头就是:课文最要紧的地方,学生阅读时存在最大问题和困难的地方。
感觉了解学情,需要教学智慧。余老师课例中,补充的字词、语文知识、文章材料等各种资料,感觉都恰好是学生理解理解品味赏析文章最需要的,余老师对学情的判断总是那样准确,提供的资料总是最需要的。了解学情,补充知识,唤醒经验,搭建支架。
三、中间搭上两三个台阶
教学活动的设计,不是设计教师做什么,主要是设计学生做什么。备课时思考,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怎么能更好地学习这个内容。教学设计,其实要设计的是学生的活动。
一节课设计两到三个学习环节比较适宜。一节课聚焦一个核心教学内容,这一核心教学内容花费的时间大概是15--20分钟。
每个教学环节包括两部分,一是“内容落点”,指学生在这一环节里的学习目标或学习内容。二是“学习方式”,指在这个环节里怎样学生怎样达成目标。不知道这里的“学习方式”,是不是设计怎样的学习活动,如“品一品课文中三问三答的作用”,学生思考--批注--交流。
教师备课时需要思考三个问题:1学生自己阅读的时候是什么状态(起点)。2.我希望学生上完这节课以后怎么样(终点)。3.怎么从起点到终点。这样,备课就是备五个点:起点、终点、两到三个环节。如果再延伸到课前课后,最多七个点,但要注意,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指向要一致。这提醒我们,我们的课前预习,课后作业,该如何布置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