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学校招聘老师我一直在听课,他们讲的是同一课的模拟教学(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我刚开始听还有点感觉,听过几节之后就像闻到发酵的白面味,没有了想吃馒头的心情。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散文,他把自己闻荷香、赏荷姿、变荷花的心情描写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读完仿佛展示在你眼前的就是一池的荷花在翩翩起舞。
这么美的一篇散文,讲课老师为了丰富自己的课堂,制作了许多的PPT,图文并茂,动画结合,音频播放,紧随着自己的课件一幅一幅的讲解展示。他们遵循着教学的原始模式先检查字词认读,整体感知课文回顾内容小结。接着分析内容(教学重点)把荷花和荷叶分离开来讲解,荷花的姿态(有的…有的…有的…)全开的、刚开的、未开的,结合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一句一句的品析。最后作者被这荷花的姿态吸引了自己也变成了荷花,引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和他打招呼,让学生想象还有谁和他来交流,老师说这是多么美的景色啊!
每堂课对于讲课老师来说,这是她们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认为是最好的一节课。可他们只注重了备教材,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要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对文本解读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挖掘出内涵,讲完之后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学生学到了什么,你教给学生哪些方面的内容,我想我们大部分的课堂都是这样套路式的进行。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这本来是课堂反馈的重要环节,大部分是一览而过,根本不需要学生的回答,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这就是我们备课没有备学生,不关注学情不研究教法也就很难达到教学的终点。
王荣生老师说一堂课抓住五个点或七个点来开展教学,不要贪多把每个点都落实到位让学生真正内化。我们教学不是把学生引进公园去浏览,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欣赏学会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应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学会积累词汇,学会交流和分享。有人说语文教学很难把握标准,教无定法,教材是没有明确规定教法但不能无目标吧!我们说不打无准备的仗,那上课也一样我们要看准靶心,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听得累我们讲的更累。
王荣生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要注重组织教学,这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文本重难点的讲解就要集中在这二十分钟的黄金时段,小学生的注意力很短暂,我们要随时关注启发引导,让他们积极互动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像欣赏《荷花》的美,我们可以采用不同方式的读,结合古人对荷花描写的诗句,激发学生读中理解体会想象感悟荷花的那种精神。
部编版语文教材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新的目标,既有人文素养又有语文素养,因为我们培养的不只是语文人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对我们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钻研来转变教学观念。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学而定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面对不同的鱼就要授予不同的渔,不能千篇一律,那样会让学生生厌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