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交通不发达,通讯不方便,要是有个好朋友要远去他方,那必定是再难见上一面,所以说,一定要作诗一首,以表自己又惋惜又珍惜的心情,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反过来说,有很多文人雅士能齐聚一堂,那更是不得了,必须要多写点字,于是,《兰亭序》、《滕王阁序》、《岳阳楼记》从此就在文学史上落下了狠狠的一笔。古人高兴了要写,生气了要写,悲痛更是要写,《祭十二郎文》、《泷冈阡表》、《祭妹文》哀恸之意切切,伤悲之情深深,莫过于此。
1844年,中国第一张照片诞生,此后,经过岁月漫长的洗礼,人们也终于接受,并乐于用照片这一更为鲜活的方式,来记住自己人生中的喜怒哀乐。在手机还没有替代照相机的时候,老一辈的人总爱翻开一大本相簿,开始孜孜不倦的给后人讲照片里的故事,只是,大多都是快乐又有趣的,或许是因为人们本能的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哭泣的脸,也或许是拍别人伤心的样子是不礼貌的,所以,我们从照片里看到的人永远都是快乐的。现在细想一下,其实是有点恐怖的,你的哀伤,你的愤怒,你的委屈就在一张张鲜活的照片里被隐藏了,被淡忘了,最后,被剥夺了!
如今,到处都是高科技了,想要看谁谁的照片,去他的微博微信和QQ找,不然就去别人家的微博微信QQ里找,总能找到一打,开心的、忧郁的、搞怪的、装X的,凹造型的,什么奇形怪状的都有。再也不需要被洗出来的照片了,毕竟,一部手机要比一本相簿轻便些。
然而,在某一天,可能是十几年后,也有可能是几十年后,或是几百年后,记载这你人生的数据库被清了零,然后,就有如下对话:
N+1代问,“某某是谁?“
N代回答,“我们的祖先。“
N+1代又问,“他/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N代回答,“他/她是个……嗯,男人/女人!“
没毛病!这回答我给满分。
许多年后,你的后代会知道唐宋元明清,会背李白和杜甫的诗,会唱过时的经典歌曲,会记得乔布斯,会怀念他幼时的吃穿和游戏,唯独不记得你!因为你,没写下一字半句,没有留下一两句深刻的名言。那个时候,若你还有灵魂在世间游荡,会不会惊诧,原来,这就是文字的意义!
文字,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是民族精神的载体,然而,我却觉得它更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我们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一个好学有礼的智者就在你的耳边开始了谆谆教诲;我们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个饿脱了型的翩翩公子就坐在你的身边诉说他的痴情和无奈;我们读“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个紧锁眉头的深闺妇人就在你的面前倚栏眺望;我们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时,一个愤世嫉俗的正人君子就背对着你深思国家大事;我们读“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一个豪迈的英俊女子就在你的眼前发表她的爱国宣言;我们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个一身傲骨、慷慨赴死的背影就渐渐地走出了我们的视线。
我们读一篇篇文章,细嚼一个个文字,那些华丽的、朴实的、喜悦的、哀切的、激昂的、平淡的,一个个鲜活的身影就在我打开书的刹那间活了过来,他们就在字里行间中继续演绎他们曾精彩无比的人生。
我们都将会死去,我们的人生经历、我们的喜怒哀乐也都将被遗忘,唯有留下的文字才能告诉我们的后人,我们曾是这么鲜活的生命,我们曾是这么努力的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