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3)
贺知章
文/石岩磊

描写春天景物的唐诗数不胜数,贺知章的《咏柳》便是其中的精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将柳树形容为亭亭玉立的美女,把春风比喻成剪子,不仅形象生动十分贴切,而且活灵活现别出心裁,足见贺知章的文字功底之深厚,也可体味出他洒脱自然的个性,事实上他的确是个豁达之人。
贺知章出生于公元659年,他小时候就以能诗善画闻名,是浙江历史上第一位有资料记载的状元,曾任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工部侍郎、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等职。虽称不上位高权重,但也享受到了省部级待遇,他直到86岁时才因病辞官,可谓一生仕途顺遂。如此好命,在历代文人中并不多见,或许这与他的脾气秉性有关。
贺知章为人豪爽,从他与李白的交往中即可窥见一斑。公元742年,贺知章与小自己42岁的李白偶遇,当他读过李太白的《蜀道难》之后,惊叹道:“看来,你就是谪仙人呀!”二人一见如故,贺知章便邀请李白去酒馆畅饮,不成想他身上并没有带现金,就随手将腰间佩戴的心爱之物金龟解下来抵作了酒钱,成就了一段“金龟换酒”的佳话。后来贺知章向唐玄宗李隆基力荐李白,“诗仙”才有幸进了皇宫被任命为翰林待诏。

贺知章的好酒是有名的,他位列“饮中八仙”之首,杜甫曾写诗称:“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这话虽有些夸张戏谑,而一向以严谨认真著称的杜工部,绝不会捕风捉影捏造事实,人们对此非但没有厌恶,反而觉得贺知章是个性情中人值得敬佩,就连皇帝也对其敬重有加。公元744年,已到耄耋之年的贺知章请辞告老还乡。唐玄宗下诏让百官为其送行,还亲自撰诗赠别,祝他“行路满光辉”。
回到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家乡,贺知章感慨颇多,即兴作了《回乡偶书》两首,其一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为:“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可他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86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绝对算得上高寿了。
尽管贺知章喜欢饮酒,但他绝不狂放不羁,始终以旷达之心为人、以乐观之情处事,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阴郁愤懑,都是欢快喜乐之语。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他处在大唐盛世,另外与他本身的品性有很大关系,旷达豪迈的个性令其心胸开阔,身为高官的他,能对一介布衣的李白赞不绝口,老态龙钟的他,可与小孩子相互嬉戏。也正是开朗的性格,成就了贺知章的长寿之道,造就了其不朽的诗篇。
2021.3.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