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推过一篇文章:杨永信,你到底是恶魔还是天使?在这篇个人随笔中,我从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一些推文上对“青少年网瘾治疗大师”杨永信的口诛笔伐。具体内容,我在这里不再赘述。
这篇随笔发出后,后台像是被捅了蚂蜂窝一样炸开了。很多姑娘在后台私信我,“为什么我读大学了还那么喜欢玩游戏?这种网瘾该怎么治疗呢?”起初后台的这种评论我没有回复,但这并不是说我不愿意回答他们,而是我觉得自己资历尚浅。后来,问的朋友渐渐呈现爆炸性增加。我开始询问一些本科是社会心理学的朋友,根据谈话的录音稿并结合我大学个人经历整理出这篇随笔。
舍友小A在大三时搬出了宿舍。我们学校属北京六环,租房2500元/间。
那天舍友小A最后收拾行李时,我刚好回宿舍拿几本书准备去自习。“什么时候打算搬出去的?”我随便问了句。
“大一就想搬出去了。”小A声音很洪亮,好像这两年来我第一次听见他声音如此高亢。
此时,6人间宿舍的剩下4个舍友没有停下手中的英雄联盟,仿佛对舍友小A的离去并不感兴趣。我脑袋里突然回想起什么,似乎这两年来,他们感兴趣的只是那款高雅点的叫法是“王者荣耀”的电脑游戏。
王者荣耀宣传图那时还是大一。
舍友小B高考了三年考上了我们大学,一切似乎来的并不容易。然而,和小B一起来的还有那款叫“王者荣耀”的游戏。渐渐地,我们宿舍除了我和小A之外,似乎都陷入了这款游戏无穷的魔力之中。宿舍常年充斥着饭菜打包上来留下的味道,以及袜子常年未清洗的刺鼻。我由于社团活动多,很少回到宿舍,但小A明显属于爱呆宿舍的那款,但他不爱这款游戏。
“Double kill”
“敌军还有三十秒到达战场,粉碎它”
宿舍这两年都充斥着超强分贝的靡靡之音,小A为此还和他们吵架过几次。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狼多”。
这次,我倒还有几分庆幸,小A终于解脱了。
我在后台给关心自己的姑娘们回复,这样写道:
这其实并不是网瘾!
这一切的谜底,就隐藏在以下这几种因素中。
第一,学习因素。从高中的老师“填鸭式”教学到大学“自主学习”过渡的不适应性。大学生其实大多还沉浸在考入大学后自我放松的喜悦中,久久没有得到收敛。
每周不到十节课,剩下时间基本宅居宿舍。而宿舍自带的喧嚣氛围,很难让自己沉迷学习。因此,让生活更舒服点的愿望便带领着自己一步步走向“王者荣耀”的怀抱。找到好的学习环境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第二,环境因素。进入大学住宿生活后,爸妈再也管不到自己。由此生出一种惰性循环,舍友如何,我便如何。一旦一个舍友沉迷英雄联盟,后果便是整个宿舍的沉沦。
而宿舍生活的群居性特点,决定了一个宿舍的沉迷,必然带动整个楼层宿舍的驱动。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论的突出特色便是环境的选择因素。因此,如何营造好的宿舍环境无疑是一款济世良方。
第三,心理因素。高中时的学业负担进入大学后理所当然的应该自我解压的心理,这会驱使着自己找到更舒服的排遣寂寞的方式。
每个人都必然会有惰性心理,如果无法克服这种心理,那么必然会想着去玩王者荣耀这款游戏,而不是去学会更好的“自主学习”。尽力去形成勤勉的心理因素,这绝对是带动自身发展的一种正确打开方式。
第四,生活因素。大学生活的单一性,让自己一时找不到具体的方向,因而必然会让自己找到一个排解空虚、寂寞的地方。
学校校园终归有限,而更多的大学生是从外地而来,对学校所在城市并不熟悉。所以对校园生活的单一性理所当然会产生无聊。去尝试着开始一段恋爱吧,或许为了她/他,你会放弃这款王者荣耀,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第五,社会因素。整个大学生生活模式的相似性、模式化。似乎所有大学生都在谈论英雄联盟,即使因为好奇,也足以让每个大学生去尝试一把。
在社区、直播平台里,无不充斥着电竞的身影。如何超越“人民币玩家”成为段位达到“最高王者”的游戏达人,仿佛成为了整个大学生朋友圈的谈资。去学会寻找自己的目标,或许才是瓦解英雄联盟统治力的关键。
第六,游戏因素。不得不承认,“王者荣耀”确实是一款制作、更新、画面、广告营销都极其不错的电脑游戏。即使当年的“DNF”、“穿越火线”都有所不及。
竞争性极强的“排位”模式、近乎完美的动作特效、让所有游戏迷近乎疯狂的“战斗之夜”,似乎“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火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排位模式”:最强王者管中窥豹,聊聊数语,难以列举所有因素。
我曾经问过舍友小B,“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王者荣耀?你对得起你的高中5年吗?”
小B放下鼠标,侧过头来看我,“5年高考3年模拟,我得在大学好好休息休息。”
然后,又继续按动着鼠标右键。
姑娘,你为什么也如此迷恋王者荣耀?
如果觉得喜欢,给我买个烤地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