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系列之张若虚(上3)

作者: 子玉央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20:19 被阅读24次

    过年的时候贴在每一个老百姓家门口的对联,是中国诗句的第一个组合因素,上联和下联的对仗形式,变成我们所观察的诗的基本形态,经过第三句的变化到第四句做结尾的时候,它构成了四句一组的形式。

    《春江花月夜》开始的时候推出了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四句落在同一个韵部,“平”、“生”、“明”,用听觉上的韵的关系,把四个分离的句子构成一组,总共有九次的转韵,九次的韵的改换,变成三十六句的一首长诗。

    我们会用四句作为一组来介绍,各位也会发现非常有趣,九是中国数字里面的一个极限,如果有朋友对《易经》比较熟,我们会发现《易经》的九基本上代表了阳数的极限,也就是无限,数字从零到九,到九归零,九是在数学上人类早找到的最高的阳数的极限,到九以后就回到零再重新开始,所以中国讲至尊,说九五至尊,都用九作为阳数的至尊的一个极限,张若虚几乎完全合于《易经》卦象的这样一个排列,用一个无限的数学上的九,用九次的转运,做了三十六句的一个铺叙,他到三十六句结尾的时候,会转回来又从一开始,这首诗有一点像长卷的一个形式,有一点巡回的形式。

    我讲一下背景,张若虚他不是一个以诗作为职业的一个人,唐代的时候知识分子读书考试,为了做官或者是为了社会有一点贡献,诗只是生活当中表达他情感的一种方法。张若虚有一次从北往南回家,在路上经过一条河流,在河流的旁边住下来,也许是等船,也许是放马,也许是等车子要去赶路,在回家的半路上,在江边的一个夜晚的投宿。江边,夜晚,刚好月亮圆了,江水在涨潮,恰好是春天花在开放,几个因素使在旅途中要回家的张若虚,在那一个刹那忽然看到自己的生命,跟春天,花朵,江水,月亮,夜晚的对话的形式。

    他开始写诗的时候时间大概是在黄昏入夜时,也许是五六点钟的时候,因为他讲说江水在涨潮,春江潮水连海平,一直涨越涨越高,像大海一样,一直连出去,它用一个平面的空间推出一个展放的一个形式出来。接下来我们看到月亮升起来了,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面的月亮跟潮水一起升起来,从一个平面的空间推开,变成一个三度的空间往上升起来。

    太多口头语吼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蒋勋系列之张若虚(上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aa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