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译制片

作者: 柳叶青 | 来源:发表于2024-05-24 09:31 被阅读0次

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经常去永嘉路上海电影译制厂看外国电影(以欧美居多)。因为小姐夫在卢湾区副食品公司工作,和区内各个企事业单位食堂有联系。     

      那年代,基本上国营集体单位都设有食堂,其副食品按计划由各区副食品公司供应。一般各单位的食堂负责人都巴结副食品公司的有关人员,搞好关系,期冀分配质量好些的禽蛋肉类及豆制品。

      我去译制厂看电影的话,大多是步行去的,约一小时路程。可以一路欣赏沿路的老式里弄,花园洋房,在法式梧桐的映衬下,显得静谧祥和,赏心悦目。

      那时候年轻,顶多只停留在表面浅层的观感,丝毫没有诸如历史的沧桑感等的喟叹。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芜杂和心境的迥异,见到年代久远的建筑或文物,会油然生出藐藐思古之情,怆然之意溢于胸际。     

      电影票基本上是非卖品,也许是译制厂专门为有关单位及关系户而印制的。

      电影中印象较深的是《佐罗》,《野鹅敢死队》,《第一滴血》。当时看后直呼过瘾。以往呆板教条的国产电影看腻了,乍一见到此等佳片,自然如久旱逢甘霖,欢欣雀跃不已了。     

      译制厂的环境也很幽雅,座落于老式洋房里,绿树掩映,草坪环绕。每次观摩新片,均会提前到达,在花园里溜跶片刻,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觉得也是一种享受。     

      后来小姐夫工作调动,电影票也随之杳如黄鹤了,自己自然而然罕有踏足此地,以往渐渐成了记忆。

相关文章

  • 一说|我好喜欢玩译制片腔

    可能是译制片看多了,这种小腔调是真的很好玩(对不起)。 译制片的梗我记得之前看相声的时候还在里边被cue到了——“...

  • 谈虎色变

    谈虎色变 各种不同声音出现,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小的时候看译制片都是东北口音配音,感觉那个时代就是如此,随着长...

  • 印象

    印象 小的时候看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印象深刻,对白、唱腔都听不懂,像看译制片,八戒说:“肚子饿的咕呀估咕叫!...

  • 《摇滚藏獒》和郑钧:国际化外衣救不了土摇情怀

    一个问题:《摇滚藏獒》算是国产动画还是译制片?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简单到看一眼演职人员表就有答案。只是这么问出...

  • 内参片译制片

    提到20世纪80年代的译制片,很多人,尤其是年长些的人是有着特殊感情的,大家非常热衷于回忆80年代最早看到的「外国...

  • 《至暗时刻》

    昨天晚上看了英国电影《至暗时刻》,是译制片,少了看字幕的麻烦。 全程没有用快进,难得的好片子。 丘吉尔首先是一个可...

  • 「电影+」诗情画意之壮观–看美国电影“走出非洲”

    出国前看过不少外国电影。那时候的译制片,经典的非常多,所以很多我都反复看。最多的看过5遍。而相对晚一点的好莱坞电影...

  • 写给没落的译制片

    前两天正在重温《玩具总动员》,朋友看到问:你居然看配音版?我说是,配的很好啊。朋友道,哦,我只看原版。我笑了笑没再...

  • 电影传奇 |《人证》:关于人性,关于战后的日本

    1978年,日本影片《追捕》、《望乡》以及《狐狸的故事》,风靡全中国。趁热打铁,正在恢复建制中的长影译制片部,开始...

  • 那些年,曾经看过哪些译制片

    央视电影频道在午后的时间里,经常会重播外国译制老片,重温精典,不禁勾起了我的怀旧情结。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译制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dx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