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调的核心,在于把爱献给每个孩子,在教育活动中就有了美好的情调,教书育人,在细微处见真情。
如何保存、保全、尊重和保护每个孩子的独特体验生长?这是一个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反思的问题。生长不同于成长,我们以敏锐的触觉,在孩子生命体验的关键事件、关键细节中倾听观察,用同理心感受儿童,小步子跟进,用我们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始终陪伴孩子——生命在场,就这样一个个“小调调”在我们的陪伴中优美的组成了孩子们婉转悠远的人生河流。
那个女孩儿,现在已经上了初三了,那天看到她妈妈发的朋友圈,我知道这孩子有多努力,成长力有多强!在小学六年中,我们彼此守护着内心的渴望。记得有一次:她的语文成绩掉了队,我找孩子谈话,她哽咽着告诉我:“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是妈妈看不见,她只喜欢弟弟,每次说话办事,眼里全是弟弟……”说到此处已是泪流满面,我心疼的把她一把揽在怀里:“你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孩子,因为你敏感地感受到了这些。你知道你名字的由来吗?它来自于《诗经》中的一句话,如果父母不喜欢你,怎么会取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呢?老师好喜欢你的名字,也好喜欢你!如果你不介意,就做老师的女儿吧。不要告诉别人哟,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我和孩子拉勾,拥抱。孩子一脸的被宠溺的模样,一蹦一跳的回到教室。
后来与她妈妈谈话的过程中,也知道她的妈妈确实有点重男轻女的现象,但不太明显,只是对女儿苛求多了一些,孩子一直达不到他的高期望值,所以时常有点泄气。我告诉她:“我一直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她绝对不会差!哪个孩子能一直优秀?如果一直能保持优秀,是不是也是一种成长的缺失?”这个妈妈笑了,在这一刻,她接纳了孩子的不完美。
这个孩子在我的尊重与保护,我的保全孩子内心的动力元素,我们也内心欢喜地保存着六年中的每一个记忆时刻——有泪有笑,有幸福,有失望……那一张张手机里的照片,我都珍藏着:从一年级的懵懂无知的眼睛,到课堂上的小小辩论场面,每一个小小的精美的舞蹈动作,直到我刚刚保存的孩子的青春奋斗模样,这都是我教育生涯中的一个一个的“小调调”,心生欢喜的陪伴孩子六年时光,每一个时刻都刻着“爱的记号”,彼此幸福着的教育情调!
教育机制的大智慧,其实我们每一位用心的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做到。因为校园里的每一个教育情境,都是一个个激情体验的时刻,你我的体验站在儿童的角度,探寻儿童成长的秘密,守护体验的纯真,犹如每天新生的太阳一样,保持那份好奇,不做从一而终的教书匠,做孩子成长中的不断的发现者——发现孩子的不足,发现孩子的内心缺失,发现孩子的小确幸,发现孩子清澈的眼眸……每天的新发现,促使我们的教育智慧每天都在开启,无处不在碰撞着内心的激动!
一朝为父母,永远是父母;一朝为老师,永远是老师。其实孩子是天生的宽恕者,他们始终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无限的爱,所以有了问题,我们彼此以理解之爱,支撑我们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孩子才能敞开心扉的与你相处,才能互相体验到老师和父母的关爱,宽恕并不一定代表着忘记,但最起码通过爱和理解,能恢复父母与孩子,恢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的生命个体是独特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唤醒孩子内在的动力,激发他的潜力,提升他去爱他人的能力等等,然后再反思中改进,再成长,再反思……这一个个的教育现象,一个个的生命个体就在我们的身边逐渐鲜活起来,不是我们每天的小小的教育中的小确幸吗?
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大概永远都保持着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鲜活感,好奇感!永远!

网友评论